骨头是会呼吸的 骨头虽然看起来像石头一样坚硬,但实际上如同组织一样是活着的细胞的集合。旧的骨头被溶化叫做“骨吸收”,新骨头形成叫做“骨形成”,这一系列的过程叫做骨重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骨重建的平衡打破,骨吸收的速度超过骨形成,则骨头内部则会产生裂缝,我们把此类症状称为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属于高龄人群的高发病症。 治疗的目的是防止骨折 高龄人群的骨折容易导致卧床不起 一般骨质疏松,患病人群自身并无自觉症状,但骨头却处于“亚健康”状态,容易发生骨折。 一般由骨质疏松引发的骨折主要是脊椎压迫性骨折、靠近大腿骨部位骨折、手腕处骨折等。其中,靠近大腿骨部位骨折一旦发生,则无法行走。该种骨折治疗时需要通过手术,但即使通过治疗可以行走,一旦再次骨折后,则可能终身躺床上。靠近大腿骨部位骨折人群在日本大约1年有10万人,其中接近20%的人群在一年以内死亡。 骨折对内脏也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脊椎压迫心骨折会出现腰部、背部弯曲身高缩短等现象,大部分人会认为这是自然老化的现象,实则不然。其会影响内脏,导致呼吸功能下降,逆流性食道炎、消化管道蠕动低下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 骨质疏松症的检查与诊断 骨头强度主要通过“骨量”来测量,测量时主要通过X线及超声波。测定部位有脊椎、手指、脚踝等部位,分别有其优点和缺点,但无论那种检查方法都是安全且无痛的。担心骨质疏松时,可采用DXA骨密度测量仪进行测量,通过测量腰椎或大腿骨的骨量进行判断。 骨质疏松症的判断标准 (*1)20-44岁平均值 (*2)若该阶段患有脊椎压迫性骨折或手脚骨折等症状也认定为骨质疏松症 帮助确认诊断及治疗效果的“骨代谢标志物” 从血液及尿液可间接确认骨重建的状态。骨量测定值半年到一年的时间不会发生变化,骨代谢标志物的检查数字在短时间内会发生变化,有助于确认药物的疗效。 什么样的人容易患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的根本原因是骨形成及骨吸收的平衡被破坏。所有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形成的能力会降低,到了中年以后骨量逐步减少。 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以下也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原因。 l .钙的摄入量过少。骨头主要是由钙组成,若从食物中吸收的钙不足,为保持血液中钙的浓度,会将在骨头中集聚的钙融化,导致骨量减少。 2. 运动不足。维持正常的骨代谢来适度刺激骨头生长是不可或缺的,运动不足会导致骨量减少。 3. 女性荷尔蒙激素减少。女性的荷尔蒙有助于增加骨量。若闭经,女性的荷尔蒙减少有时会导致骨量的急速流失。此症状被称为闭经后的骨质疏松症。 4. 最大骨骨骨量少。骨量一般在20-30岁之间达到顶峰,该阶段被称为最大骨量阶段。在成长期钙不足最大骨量少的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量流失的概率较大。 5. 导致骨质疏松的疾病及药物。卵巢功能不良的人群、切除胃及卵巢的人群、长期卧床人群、长期服用类固醇化合物及抗痉挛药物、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患病人群,容易患骨质疏松症。 7. 因血缘基因关系导致骨质疏松症。根据统计数据,大腿骨附近部位骨折人群的子女发生骨折的频率是一般人群的2倍左右。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与身体体质也有一定的关系。 为保证骨头健康防止骨质疏松症的日常生活建议 注意日常饮食 保证钙及维生素D的吸收。高龄人群的钙摄入量偏少,应特别注意。但应记住一点,在服用钙片是,应同时配合维生素D的服用,不然,单独摄入钙不会起到任何作用。 要注意减少盐分、酒精及咖啡的摄入量 过量摄入盐分、酒精、咖啡等会导致骨量流失。同时应少吃方便食品,一般方便面等方便食品含有磷,磷会促进骨吸收,导致副甲状腺荷尔蒙的分泌,增加钙的排泄,导致骨量减少。 适度的运动可以让骨形成更加活跃。但要记住不要过度,过度可能增加骨折的风险。建议“步行”最为合适,每日最少步行20分钟作为,微微出汗的状态即可。此外,钙吸收需要配合维生素D,通过照射在皮肤上的紫外线,在体内产生脱氢胆固醇。因此外出机会较少的人群,建议尽量在屋外运动。 骨质疏松症药物介绍 现在给大家推荐几款日本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三款处方药物。 雌激素制剂。雌激素是抑制骨破坏促成骨形成的女性荷尔蒙。主要是面向闭经女士帮助其增加骨量的处方药。雌激素另一面也可能导致乳腺癌风险增加的副作用,但现在日本已基本开始使用不会产生该副作用的药品。 二磷酸盐。是一种主要抑制骨吸收增加骨量的物质。二磷酸盐可以持续增加骨量,减少实际骨折的频度。该药品必须空腹服用,服用后需要平躺。这样可以提高药物的吸收率防止副作用。该药品有每日饮用以及一周应用一次的类型,实际上多数患者采用后者达到治疗的目的。 降血钙素。该制剂可以帮助调理副甲状腺功能改善骨代谢的作用。 以上皆为日本处方药,需根据医嘱才能服用。 |
|
来自: 昵称40760513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