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肺病证 >> 咳嗽

 願隨身 2017-03-03

肺病证 >> 咳嗽



咳嗽是指外感或内伤等因素,导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冲击气道,发出咳声或伴咯痰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历代将有声无痰称为咳,有痰无声称为嗽,有痰有声谓之咳嗽。临床上多为痰声并见,很难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
咳嗽是内科中最为常见的病证之一,发病率甚高,据统计慢性咳嗽的发病率为3%-5%,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可达10%—15%,尤以寒冷地区发病率更高

[病名含义]

1.战国时期著作称本病为嗽、咳。
                
《周礼》“冬时有嗽上气疾”。
                    
《礼记》“季夏行春令,则多风咳”。
                     
2.咳、嗽合为一证

咳嗽之名始见于《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秋伤于湿,冬生欬嗽”。(咳嗽并提)

素问·生气通天论》“秋伤于湿,上逆而欬”。(只言咳,不言嗽)
                           
《内经》全书约十四篇论及咳嗽,有的咳嗽并提,有的只言咳,不言嗽,
  
有学者依从《周礼》、《说文》、《广雅》、《释名》等权威性训释证明《内经》中欬即嗽,嗽即欬,从而佐
证了《内经》中咳嗽合为一证。    

汉·张机《伤寒论》只言咳而不言嗽,《金匮要略》中以咳嗽并称,其含义与《内经》相同。

3.咳、嗽分为二证
           
明·赵献可《医贯·咳嗽论》“咳谓无痰而有声,嗽是有痰而无声”。将咳、嗽分为二证。

4.咳、嗽、咳嗽分为三证
                
金·刘河间《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谓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
也;咳嗽谓有痰而有声,盖因于肺气,动于脾湿,咳而为嗽也”。明确地将咳、嗽、咳嗽分为三证,后世以河间之说影响最大。

《内经》对咳嗽的成因、症状及证候分类、证候转归及治疗等问题已作了较系统的论述,阐述了气候变化、六气影响及肺可以致咳嗽,如《素问.宣明五气》说:“五气所病……肺为咳。”《素问.咳论》更是一篇论述咳嗽的专篇,指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强调了肺脏受邪以及脏腑功能失调均能导致咳嗽的发生。对咳嗽的症状按脏腑进行分类,分为肺咳、心咳、胃咳、膀胱咳等,并指出了证候转归和治疗原则。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金匮要略》不仅拟出了不少治疗咳嗽行之有效的方剂,还体现了对咳嗽进行辨证论治的思想。
隋《诸病源候论.咳嗽候》在《内经》脏腑咳的基础上,又论述了风咳、寒咳等不同咳嗽的临床证候。唐宋时期,如《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和剂局方》等收集了许多治疗咳嗽的方剂。明代,《景岳全书》将咳嗽分为外感、内伤两类,《明医杂著》指出咳嗽“治法须分久虚实”,至此咳嗽的理论渐趋完善,切合临床实际。

[范围]
咳嗽既是独立性的病证,又是肺系多种病证的一个症状。西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等以咳嗽为主症者可参考本病证进行辨证论治,其他疾病兼见咳嗽者,可与本病证联系互参

[证候特征]
1.肺失宣肃,肺气上逆而发咳嗽为其证候特征。
2.咳嗽、咯痰是本病的主要症状。
3.外感咳嗽多伴有发热、头痛、恶寒等,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内伤咳嗽一般无外感症状,常伴脏腑功能失调的证候,起病慢、病程长


[病因病机]

肺病证 <wbr>>> <wbr>咳嗽


1.《内经》对咳嗽病因病机认识
《内经》对咳嗽病因病机论述颇详。《素问·宣明五气篇》“五气所病……肺为咳”。《素问·咳论》“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强调了外邪犯肺,脏腑功能失调,均可致咳嗽,实际已指出了咳嗽成因分 内、外两个方面。书中详细论述了风、寒、暑、湿、燥、火六气胜复的变化对 咳嗽产生的影响,并详细描述了五脏六腑咳的临床表现,论述了肺脏自病及他 脏及肺均可发生咳嗽,其传变规律可以是脏腑表里相传,或五行生克互制影响 或经络相关传变等。并认为胃为五脏六腑之海,而肺主气为百脉之朝会,故脏 腑受邪,必聚于胃,并循肺脉而影响于肺,故有五脏六腑之咳“皆聚于胃,关于肺”。 


2.病因病机概要
 清·陈修园《医学三字经》“肺为脏腑之华盖,呼之则虚,吸之则满,只受得本脏之正气,受不得外来之客气,客气干之则呛而咳矣;亦只受得脏腑之清气,受不得脏腑之病气,病气干之,亦呛而咳矣”。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肺体属金,譬若钟然,钟非叩不鸣,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自外击之则鸣,劳欲情志,饮食炙煿之火自内攻之则亦鸣”。概括指出了咳嗽与外邪侵袭及脏腑功能失调有关,提示咳嗽是内、外病邪
 犯肺,脏腑为了祛邪外达所产生的一种病理反应。

3.病因病机分述

① 外邪犯肺,肺气不宣
外感六淫,从口鼻或皮毛而入,使肺气被束,肺失宣肃,肺气上逆而发咳嗽。由于四时主气不同,因而人体所感受的致病外邪亦有区别。
肺病证 <wbr>>> <wbr>咳嗽

 风为六淫之首,寒、热、燥、湿等邪多以风为引导侵犯人体于肺系而发咳嗽。

 张景岳倡“六气皆令人咳,风寒为主”,认为风邪夹寒者居多。张子和主张“嗽分六气毋拘以寒”。

湿 刘河间《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有“寒暑燥湿风六气皆令人咳,惟湿病饮入胃留之而不行,此入于肺则为咳嗽”。王好古《此事难知》设有专篇“秋伤于湿,冬必咳嗽论”、“湿气所伤论”阐发“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秋伤于湿,上逆而咳”的经义。

 俞昌《医门法律》对燥的病机及其伤肺为病而致咳嗽的证治多有发挥,并提出《内经》“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当为秋伤于燥的见解。

② 内邪干肺
肺病证 <wbr>>> <wbr>咳嗽

外感咳嗽病机关键为肺气不宣,病性属邪实;内伤咳嗽总由脏腑功能失调,病性虚实不一。内伤咳嗽的病理因素主要为“痰”与“火”,痰有寒热之别,火有虚实之分,痰可郁而化热,火能灼津成痰。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可相互影响为病,病久则邪实转为正虚。外感咳嗽如迁延失治,邪伤肺气,反复感邪而致咳嗽屡作,可转为内伤咳嗽;肺脏自病,卫外不固,易受外邪引发或加重,特别在气候变化时尤为明显。所以,咳嗽虽有外感、内伤之分,但有时两者又可互为因果。

4.病位认识
咳嗽病位主要在肺,与脾、肾、肝密切相关。

 明·王纶《名医杂著》“病本虽分五脏六腑之殊,而其要皆主于肺”。《景岳全书》“咳证虽多,无非肺病”指出咳嗽病位主要在肺。

 刘河间对咳、嗽的分别描述指出了咳嗽与肺气、脾湿的关系,说明咳嗽与脾密切相关。

 王肯堂《正治准绳·杂病·咳嗽》引《仁斋直指方》“肺出气也,肾 纳气也,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本”阐发了肺肾的相互关系,为肾虚咳嗽提供了理论依据。赵献可《医贯》进一步论述了咳嗽与肺、脾、肾的关系,并强调肾的重要。
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盖肺不伤不咳,脾不 伤不久咳,肾不伤火不炽,咳不甚,其大较也”。不仅指出肺脾肾三脏为咳嗽的主要病变所在,并指出了咳嗽累及的脏腑是随着病情的加重由肺及脾及肾的。

 《万病回春》“自古咳嗽十八般,只有邪气入于肝”。强调了咳嗽病位在肝。


[诊断]
1.咳逆有声,或伴咯痰。
2.外感咳嗽,起病急,病程短,可伴有寒热等表证,或有咽痒、咽疼等症;内伤咳嗽,病程长或反复发作甚或咳而伴喘。
3.周围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或淋巴细胞比例可有变化。
4.听诊可闻及两肺野呼吸音粗,或有干湿啰音。
5.肺部X线摄片检查正常或肺纹理增粗。

[鉴别诊断]
1.内伤咳嗽、外感咳嗽

鉴别点

外感咳嗽

内伤咳嗽

新久

新病

久病

起病

反复

病程

伴随症

肺卫表证

它脏形证

病性

邪实

邪实正虚

治则

祛邪利肺

扶正补虚,标本兼顾

2.哮病、喘证

哮病和喘证虽然也会兼见咳嗽,但各以哮、喘为其主要临床表现。
     
3.肺胀
有慢性肺系疾病经久不愈的病史,在咳嗽同时伴有胸部膨满、喘咳上气、气短心慌,甚至面目紫暗、肢体浮肿等症,病情缠绵,经久难愈。
     
4.肺痨
咳嗽是肺痨的主要症状之一,其特点为干咳,或痰中带血,或纯血无痰,常伴有低热、盗汗、消瘦等症。X线胸部检查常能确定病灶所在。

5.肺癌
常以咳嗽或咯血为主要症状,多发于40岁以上的吸烟者,咳嗽多为刺激性呛咳,病情发展迅速,呈恶液质,肺部X线检查及痰细胞学检查有助于确诊。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1.辨外感、内伤,分新久、虚实。

2.辨咳嗽的时间、节律、性质、声音、伴随症状及加重的有关因素。

①咳嗽时作,白天多于夜间,咳而急剧,声重,或咽痒则咳,多为外感风寒或风热引起。

②若咳声高亢,病势急而病程短者,或伴咽痛,为外寒内热即寒包火,或风热引发。

③咳声粗亢浑浊嘶哑多为风热或痰热伤津。

④早晨咳嗽阵发加剧,咳嗽连声重浊,痰出咳减者,多为痰湿或痰热咳嗽。

⑤午后、黄昏咳嗽加重,或夜间时有单声咳嗽,咳声轻微短促者,多属肺燥阴虚。

⑥夜卧咳嗽加剧,持续不已,少气或伴气喘者,为久咳致喘的虚寒证。

⑦病势缓而病程长者为阴虚或气虚。

⑧咳而声低气怯者属虚,洪亮有力者属实。

3.辨痰的色、质、量、味

①咳而少痰或无痰者多属燥热、阴虚。

②痰多者常属痰湿、痰热、虚寒。

③痰白而稀薄者属风、属寒。

④痰黄而稠者属热。

⑤痰白而粘者属阴虚,属燥。

⑥痰白清稀透明呈泡沫样者属气虚,属寒。

⑦痰粉红呈泡沫样者属阳虚血瘀络伤。

⑧咯吐铁锈色痰或痰中带血或血痰,多为肺热或阴虚络伤。

⑨咯吐脓血腥臭痰,则为热壅血瘀之肺痈。

⑩痰有热腥味或腥臭气为痰热。

肺病证 <wbr>>> <wbr>咳嗽痰味甜者属痰湿。

肺病证 <wbr>>> <wbr>咳嗽痰味咸者属肾虚。

4.辨妇幼、产前、产后

咳嗽辨证应注意因人制宜,妇、幼、产前、产后体质各异,临床用药当悉心体会。

[治疗原则]
1.外感新病属于邪实,应祛邪利肺。
2.内伤久病多属邪实正虚,治应祛邪止咳,扶正补虚,标本兼顾,分清虚实主次处理;内伤咳嗽在缓解期间,应补虚固本以图根治。
3.除直接治肺外,还应从整体出发,注意治脾、治肝、治肾等整体方法。
4.用药时,外感咳嗽忌敛涩留邪,当因势利导,俟肺气宣畅则咳嗽自止;内伤咳嗽应防宣散伤正,从调
护正气着眼。
5.不能见咳止咳,必须按照不同病因分别处理。

[分型论治]

1.风寒袭肺
       主症:咽痒咳嗽声重,气急,咯痰稀薄色白。
       兼症:鼻塞、流清涕,头痛,四肢酸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
       舌脉: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主方:三拗汤合止嗽散,药用麻黄、荆芥、杏仁、紫菀、白前、百部、
          陈皮、桔梗、甘草。
       加减:①咳甚加矮地茶、金沸草。
          ②咽痒加牛蒡子、蝉蜕。
          ③鼻塞声重加辛夷、苍耳子。
          ④挟痰湿,咳而痰粘,胸闷苔腻,加半夏、厚朴、茯苓。
          ⑤表寒未解,里有郁热,咳嗽音嘎,气急似喘,痰粘稠,口渴
           心烦,或有身热加生石膏、桑白皮、黄芩。

2.风热犯肺
       主症: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嘎哑,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粘稠或
          稠黄,咳时汗出。
       兼症: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肢楚,恶风,身热等表证。
       舌脉: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方:桑菊饮,药用桑叶、菊花、薄荷、杏仁、桔梗、甘草、连翘、
          芦根等。
       加减:①咳甚加前胡、枇杷叶、浙贝母。
          ②肺热内盛加黄芩、知母。
          ③咽痛、声嘎加射干、山豆根。
          ④风热伤络,见鼻衄或痰中带血丝者,加白茅根、生地。
          ⑤夏令挟暑加六一散、鲜荷叶。

3.风燥伤肺
       主症:喉痒干咳,连声作呛,咽喉干痛,唇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粘
          连成丝,不易咯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口干。
       兼症:初起或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
       舌脉: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小数。
       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主方:桑杏汤,药用桑叶、豆豉、杏仁、象贝母、南沙参、梨皮、山
          栀等。
       加减:①若津伤较甚加麦冬、玉竹。
          ②热重酌加生石膏、知母。
          ③痰中夹血加生地、白茅根。

4.凉燥伤肺
       主症:干咳少痰或无痰,咽干鼻燥。
       兼症:恶寒发热,头痛无汗。
       舌脉:舌苔薄白而干。
       治法:疏风清肺,温润止咳。
       主方:杏苏散加减,药用苏叶、杏仁、前胡、紫菀、款冬花、百部、
          甘草。
       加减:恶寒甚、无汗加荆芥、防风。

5.痰湿蕴肺
       主症: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胸闷气憋,尤以晨起咳甚,痰多,
          痰粘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痰出则憋减咳缓。
       兼症:体倦,脘痞,食少,腹胀,大便时溏。
       舌脉:舌苔白腻,脉濡滑。
       治法: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主方用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药用陈皮、半夏、茯苓、白芥子、
            莱菔子、苏子。
       加减:①若寒痰较重,痰粘白如泡沫,怯寒背冷,加干姜、细辛。
          ②脾虚加党参、白术。
          ③症情平稳后可服六君子汤加减。

6.痰热郁肺
       主症: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质粘厚或稠黄,咯吐不爽,
          或有热腥味,或吐血痰。
       兼症: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或有身热,口干而粘,欲饮水。
       舌脉: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主方用药:清金化痰汤,药用黄芩、山栀、知母、桑白皮、茯苓、贝
            母、瓜蒌、桔梗、陈皮、甘草、麦冬。
       加减:①若痰热郁蒸,痰黄如脓或有热腥味,加鱼腥草、金荞麦根、
           象贝母、冬瓜仁等。
          ②胸满咳逆,痰涌,便秘配葶苈子、大黄。
          ③痰热伤津,口干,舌红少津配北沙参、天冬、花粉。

7.肝火犯肺
       主症: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赤,咽干口苦,常感痰滞咽喉而咯之难
          出,量少质粘,或如絮条。
       兼症:胸胁胀痛,咳时引痛,症状可随情绪波动而增减。
       舌脉:舌红或舌边红,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肺,化痰止咳。
       主方用药:黛蛤散合黄芩泻白散,药用青黛、海蛤壳、黄芩、桑白
            皮、地骨皮、粳米、甘草。
肺病证 <wbr>>> <wbr>咳嗽
       加减:①火旺者加山栀、丹皮。
          ②胸闷气逆加葶苈子、瓜萎。
          ③胸痛加郁金、丝瓜络。
          ④痰粘难咯加海浮石、贝母、冬瓜仁。
          ⑤火郁伤津,咽燥口干,咳嗽日久不减,加北沙参,百合,麦
          冬,诃子。
黛蛤散简介
  【处方】青黛30g 蛤壳300g【制法】上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 
  【性状】为灰蓝色的粉末;味淡。
  【功能与主治】清肝利肺,降逆除烦。用于肝肺实热,头晕耳鸣,咳嗽吐衄,肺痿肺痈,咽膈不利,口渴心烦。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6g,一日1次,随处方入煎剂。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方解
本方由两味药组成。本方为治肝肺实热,痰火上逆所致的头晕耳鸣,心烦易怒,口乾口渴,咽膈不利,咳嗽咳血,肺痿肺痈的良药,或妇女白带的辅助治疗。方中青黛清肺、肝之热,凉血解毒为君药;蛤壳清泻肺热、化稠痰为臣药。二药合用善清肺、肝经之热,共奏清肝利肺,凉血化痰,降逆除烦之功
药理作用
主要有抑菌,抗炎,祛痰,提高免疫等作用。
  1.抑菌、抗炎:青黛对肺炎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霍乱弧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还可抗炎。
  2.祛痰:蛤壳具有祛痰作用。
  3.提高免疫:青黛可提高免疫
  注意:寒症禁服

  黛蛤散的传说   
 相传宋朝徽宗年间,深得徽宗宠爱的贵妃得了咳嗽病,咳得彻夜难眠。 徽宗立即传来李太医,限3天内治好,否则立即斩首。但李太医连连用药,咳嗽却如火上加油,有增无减。就在仅剩一天的晚上,李太医正与妻子抱头痛哭、生死离别时,门外传来叫卖声:「卖止咳药,1文钱1剂,吃了包你睡个好觉。」 
  李太医随即出门拦下小贩,打开药包一看,原来是一种淡绿色粉末,说是由青黛、蛤壳配成,名叫「黛蛤散」。李太医遂将3剂并1剂,自己服下,服后并无不适,于是连夜将此药献入宫中。说来神奇,贵妃服后当夜止咳,次日清晨面部消肿,一切如常。
  青黛,出自《药性论》,别名靛花,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的功效,主治热病发斑、吐血、咯血、肺热咳嗽、小儿发热惊痫等症。
  蛤壳,出自《本草原始》,别名海蛤壳,具有清热利湿、化痰软坚的功效,主治热痰喘嗽、瘿瘤瘰疬、水肿、遗精等症。两药相合组成黛蛤散,主治肝火犯肺所致的咳嗽吐痰、胸胁作痛等症

《症因脉治》卷四:黄芩泻白散
【处方】 黄芩 桑白皮 地骨皮 甘草
【功效与作用】 泻肺热,利小便。治肺经有热,喘咳面肿,气逆胸满,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症因脉治》卷四
《症因脉治》卷一:黄芩泻白散

【处方】 泻白散加黄芩。
【功效与作用】 房劳不谨,水中之火刑金而致内伤腋痛;肺经有热而致热结小便不利。肺中伏火之胁痛,肺火嗽。
【摘录】 《症因脉治》卷一

方名泻白散   来源 小儿药证直诀

 

【制法用量】桑白皮15克  地骨皮15克  粳米15克  甘草3克 
【功效】

泻肺清热、止咳平喘。

【主治】

肺热喘咳证。咳嗽气喘、皮肤蒸热,午后尤甚、舌红苔黄、脉细数。

【方义】

本方又名泻肺散,适用于肺有伏火郁热之喘咳证。本方证病在肺,为伏火郁热。病变过程中,已有热伤肺阴,故治宜甘寒清泄肺热。方中以桑白皮泻肺热,降肺气,止咳平喘,为君药;臣以地骨皮清泄肺热,解骨蒸肌热;君臣合力,以泻肺中伏火,止咳平喘。佐以粳米、炙甘草养胃和中,以扶肺气;炙甘草兼以调和诸药又为使药。本方之特点,既不是清透肺中实热以治标,也不是滋阴润肺以治本,而是清泻肺中伏火以消郁热,对小儿「稚阴」素质具有标本兼顾之功。

【辨证要点】

  1. 喘咳无痰。
  2. 皮肤蒸热。
  3. 舌红苔黄。
  4. 脉细数。

【加减】

  1. 肺热较重:加知母、黄芩或合麻杏石甘汤。
  2. 燥热咳嗽:加贝母、栝蒌、沙参、杏仁。
  3. 发热恶寒:加柴胡、白芍。
  4. 烦躁口渴:加麦冬、五味子。
  5. 咳嗽喘息:加桔梗、杏仁、苏子。
  6. 气虚较甚:加人参、黄耆。
  7. 阴虚潮热:加青蒿、鳖甲、银柴胡。
  8. 口渴咽痛:加麦冬、石斛、玄参。

【注意禁忌】

风寒外感引起之咳嗽,本方不适宜。

【现代应用】

本方退热,抗痨,止咳。用于小儿肺炎、支气管炎、百日咳、胸膜炎、肺结核、气喘。


8.肺阴亏耗
       主症:干咳,咳声短促,或痰中带有血丝。
       兼症:低热,午后颧红,盗汗,口干。
       舌脉: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主方用药:沙参麦冬汤,药用北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生扁豆、
            冬桑叶、甘草。
       加减:①久热久咳,肺中燥热较甚,加地骨皮。
          ②咳剧加川贝母、甜杏仁、百部。
          ③咳而气促,加五味子、诃子。
          ④低热加功劳叶、银柴胡、地骨皮、青蒿。
          ⑤盗汗加糯稻根、浮小麦。
          ⑥咯吐黄痰,加海蛤粉、知母、黄芩。
          ⑦痰中带血加丹皮、山栀、藕节。


[转归预后]
肺病证 <wbr>>> <wbr>咳嗽
1.本病转归与身体素质、正气强弱、病位深浅、病情轻重、诊治是否得当有关。
2.外感咳嗽多属暴病,病位较浅,病情较轻,及时诊治,容易治愈。
3.外感咳嗽若迁延失治、误治,反复发作,损耗正气,可转为内伤咳嗽。
4.久咳必伤脾及肾,所谓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不伤不喘,病久则咳喘并作。
5.部分患者病情逐渐加重,甚至累及于心,最终导致肺、心、脾、肾诸脏皆虚,痰浊、水饮、气滞、痰血互结而演变成肺胀。
肺病证 <wbr>>> <wbr>咳嗽


[预防与调摄]
1.预防重点在于提高机体卫外功能,增强皮毛腠理御寒抗病能力,遇有感冒及时诊治。
2.若常自汗者,必要时可予玉屏风散服用。

肺病证 <wbr>>> <wbr>咳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