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惜以今日之我,攻昨日之我:“行者”梁启超

 观审美2 2017-03-03

        磊磊落落,独往独来,大丈夫之志也,大丈夫之行也。

        ——梁启超·成败

        人物百科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六岁学完五经,九岁能写千字文章,12岁中秀才,17岁中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心安理得,海阔天空。

        ——梁启超·新民说

        责任感,入局心

        最值得敬佩和深思的,是梁先生做为知识分子的的和入局之心。

        中国近现代史上顺风倒的无良文人如过江之鲫,这些政治乞食者心怀叵测,以被政客利用为荣,犹自以为利用了政客。任公之秉心纯正,襟怀坦荡,大不易。

        梁启超也与这些人决然分野,他在每次政治运动中,都躬身入局,致力于建设,在险象环生的政治运动中,从未丧失信心,闭门不问,更从未沦为大言炎炎,不事建设的批判者。无论是学术还是政治,他都能入乎其内而又出乎其外,在局内,敬畏真理,在局外,持一份入局之心,梁启超展现了知识分子最最宝贵的,正气和谦逊。

        爱国


        水调歌头

        拍碎双玉斗,慷慨一何多。满腔都是血泪,无处着悲歌。三百年来王气,满目山河依旧,人事竟如何?百户尚牛酒,四塞已干戈。

        千金剑,万言策,两蹉跎。醉中呵壁自语,醒后一滂沱。不恨年华去也,只恐少年心事,强半为销磨。愿替众生病,稽首礼维摩。

        词义解读

        1、双玉斗:玉制的酒器。《史记·项羽本纪》: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2、三百年来王气:指清王朝,已将近300年的历史。

        3、百户尚牛酒:赐给每百户牛一头,酒十石,用于欢宴。

        4、四塞:四面边塞,指边境。

        5、呵壁自语:引自汉·王逸《天问序》,形容忧愤的样子。

        6、维摩:诸大菩萨之代表,除心源之烦恼,显心源之功德。

        诗人情怀

        甲午海战,清廷失败,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地赔款,把中国再一次带入了灾难的深渊。当时,梁启超正在京城会试,闻讯后义愤填膺,填写了这首词,表达满腔悲愤之情,时年22岁。

        这首词情景交融,语调铿锵,时空辽阔,壮怀激烈,感人至深。文士作横目,慷慨欲操戈。以天下为己任的梁启超悲愤莫名,又苦于时事窘困,无可施才。以“愿替众生病,稽首礼维摩”作结,令人扼腕。

        气格


        读陆放翁集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词义解读

        1、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

        2、什九:十分之九。

        3、亘古:从古代到现在。

        诗人情怀

        梁启超的《读陆放翁集》作于一八九九年,戊戌变法失败后出走日本的期间。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指出千百年来诗坛柔弱不振的总趋势。在这种柔媚纤弱的风气笼罩之下,那种刚健雄直的战斗性和勇于为国家献身的精神也消亡了。

        唯有陆游的诗集里,十分之九都是抒写卫国从军的渴望和快意,从古至今的诗人中,算得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诗末梁启超自注云:“中国诗家无不言从军苦者,惟放翁则慕为国殇,至老不衰”,将诗意说得就更明确了。

        全诗写得极为概括凝炼,雄直警策,这些都表现为“诗界千年”同“一放翁”的艺术对比所显示出的鲜明性。 

        梁启超格外推崇爱国主义和为国而战的“尚武精神”,他认为“中国人无尚武精神”,表现在诗里,则所谓“诗界千年靡靡风”,因而他倡导“诗界革命”,欲改造文学,振作民气,达到救国拯民的目的。这首诗可说是其发自心声之作。

        理想


        太平洋遇雨

        一雨纵横亘二洲,浪淘天地入东流。

        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雷作远游。 

        词义解读

        1、纵横:形容雨雾迷茫,无边无际。

        2、亘:横贯,从此端直达彼端。

        3、二洲:指亚洲、美洲。太平洋东接美洲,西接亚洲。

        4、却余人物:指戊戌改变后的劫余人物,包括诗人自己。

        5、淘难尽:指维新变法的人物没有杀尽。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此处反用其意。

        6、风雷:龚自珍《己亥杂诗》有“九州生气恃风雷”。诗人借以比喻自己怀有改良社会的雄心壮志。

        7、远游:指诗人远游美州。

        诗人情怀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九月二十一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大肆捕杀维新党人,变法宣告失败,维新党人纷纷逃往日本。第二年,即1899年,诗人往游美洲,乘船过太平洋,遇雨有怀,写下了这首七绝。

        这首诗境界开阔,情怀高远,由平常的景带出不平常的情。起句气势恢宏:天宇之大,一雨能够延绵亚美二洲。洒落在亚洲中大地上的雨,必定会激起滔天巨浪,滚滚东流。转句意气风发,自信自己虽是戊戌劫余的人物,但决不甘即被历史之波浪长流瞬息湮灭。“又挟风雷作远游”表示自己壮志未泯,此番远游美洲决不消极逃遁,而是另有一种风雷大志包藏胸中。诗人正是要借风雷这种惊天动地的现象来表明自己立志开创一番宏图伟业的决心。如此豪迈激昂的诗句,出自一个在戊戌变法中遭到惨败的人物笔下,这种反差震撼人心。

      感怀


        金缕曲·丁未五月归国旋复东渡却寄沪上诸君子

        序:丁未五月归国,旋复东渡,却寄沪上诸子。

        瀚海飘流燕,乍归来、依依难认,旧家庭院。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双剪。相对向、斜阳凄怨。欲诉奇愁无可诉,算兴亡、已惯司空见。忍抛得,泪如线。

        故巢似与人留恋。最多情、欲黏还坠,落泥片片。我自殷勤衔来补,珍重断红犹软。又生恐、重帘不卷。十二曲阑春寂寂,隔蓬山、何处窥人面?休更问,恨深浅。

        词义解读

        1、金缕曲,词牌名,即“贺新郎”,因叶梦得贺新郎词有“谁为我唱金缕”句,而又名金缕曲。

        2、丁未:光绪三十三年(1907)。梁启超于戊戌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越九年(丁未)归国,其时国事日非。次年(1908)再度东渡,是年光绪帝病死。

        3、瀚海:浩瀚的海。周邦彦《满庭芳》词:“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

        4、俦:同辈之人,同一类的人物。

        5、差池双剪:燕尾如剪。《诗经·邶风》:“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6、断红:指落花。

        7、十二曲阑:《阑通栏》。费氏宫词:“锁声金掣閤门环,帘卷真珠十二栏。”

        诗人情怀

        此词以瀚海飘流燕自喻,抒发对国事的感慨。上片“依依难认,旧家庭院”,写作者东渡归来时心情。“年时芳俦”至“泪如线”喻当年变法的同道像“差池双剪”的燕子,“相对向”时无限凄怨。下片抒发感慨,含蓄蕴藉,语意双关。深心托豪素,梁启超的一生正好处于中国社会剧烈变革的时期,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用在了振兴中华的爱国事业上。在近现代的中国历史上,梁启超的活动几乎涉及到各个领域,对几代中国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愧于启蒙大师称号。

        信念

        自励二首选一

        平生最恶牢骚语,作态呻吟苦恨谁。

        万事祸为福所倚,百年力与命相持。

        立身岂患无余地,报国惟忧或后时。

        未学英雄先学道,肯将荣瘁校群儿。

        词义解读

        1、或后时:时机太晚。

        2、力与命相持:源自《列子·力命篇》所讲的寓言故事,说的是“力”(个人的努力)与命(命运)二者辩论究竟谁有功于物。“力”终被“命”所折服。本处反其意而用之,谓人生百年,每个人都须尽主观努力,凭此与命运相争。

        3、道:基本含义是终极真理,道理、规律、法则。

        4、校:较量。唐·李延寿《北史》:“不与诸弟校竞。”

        5、荣瘁:犹盛衰。宋·苏轼《和三舍人省上》:“纷纷荣瘁何能久,云雨从来翻覆手。

        诗人情怀

        这首诗是梁启超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写的。当时戊戌变法已经失败,他被迫流亡海外,仍然十分关注着国家民族的前途,对此未来中国充满信心。“未学英雄先学道”,意谓自己未能像谭嗣同等英雄那样为国献身,心有遗憾。为此,一定要学习英雄的思想,继续探求真理。决不会世俗地计较个人的得失,不怨天尤人,以加倍的努力来与顽固派抗争。直抒胸臆,自勉自励,表达了为变法、为改革社会而万死不辞的豪迈气概,同时也是作者在变法前后遭际的生动写照。

        教子


        梁启超不仅是一流的学者、思想家,也是出色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不仅教化了万千学子,在其个人的子女教育方面也非常成功。

        任公有子女十四人,长大成人的有九人,但是思忠英年早逝。他们个个成才,在各自的领域内成就非凡。其中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三人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这和梁启超对他们的教育培养有密切的关系。在20世纪的20年代一30年代,梁启超把思成、思永、思忠、思庄送往国外学习,这期间任公与子女有密切的书信来往。当时思顺与丈夫周希哲住在加拿大,思庄随姐在加,因此任公的信多先寄到思顺处再由子女传阅。信中表达了任公对子女们深切的关爱,及兄弟姐妹间的亲情。其子梁思礼在《梁启超家书》的前言中写道:“梁启超一生写给他的孩子们的信有几百封。这是我们兄弟姐妹的一笔巨大财富,也是社会的一笔巨大财富。”

        《梁启超家书》之一

孩子们:

        思成和思永同走一条路,将来互得联络观摩之益,真是最好没有了。思成来信问有用无用之别,这个问题很容易解答,试问开元天宝间李白、杜甫与姚崇、宋璟比较,其贡献于国家者孰多?为中国文化史及全人类文化史起见,姚、宋之有无,算不得什么事;若没有了李、杜,试问历史减色多少呢?

我也并不是要人人都做李、杜,不做姚、宋,要之,要各人自审其性之所近何如,人人发挥其个性之特长,以靖献于社会,人才经济莫过于此。思成所当自策厉者,惧不能为我国美术界作李、杜耳。如其能之,则开元、天宝间时局之小小安危,算什么呢?你还是保持这两三年来的态度,埋头埋脑去做便对了。

        你觉得自己天才不能负你的理想,又觉得这几年专做呆板工夫,生怕会变成画匠。你有这种感觉,便是你的学问在这时期内将发生进步的特征,我听见倒喜欢极了。孟子说:“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凡学校所教与所学总不外规矩方圆的事,若巧则要离了学校方能发见。规矩不过求巧的一种工具,然而终不能不以此为教、以此为学者,正以能巧之人,习熟规矩之后,乃愈益其巧耳。不能巧者,依着规矩可以无大过。

        你的天才到底怎么样,我想你自己现在也未能测定,因为终日在师长指定的范围与条件内用功,还没有自由发掘自己性灵的余地。况且凡一位大文学家、大美术家之成就,常常还要许多环境与其附带学问的帮助。中国先辈说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你两三年来蛰居于一个学校的图案室之小天地中,许多潜伏的机能如何便会发育出来,即如此次你到波士顿一趟,便发生许多刺激,区区波士顿算得什么,比起欧洲来真是“河伯”之与“海若”,若和自然界的崇高伟丽之美相比,那更不及万分之一了。然而令你触发者已经如此,将来你学成之后,常常找机会转变自己的环境,扩大自己的眼界和胸怀,到那时候或者天才会爆发出来,今尚非其时也。

        今在学校中只有把应学的规矩,尽量学足,不唯如此,将来到欧洲回中国,所有未学的规矩也还须补学,这种工作乃为一生历程所必须经过的,而且有天才的人绝不会因此而阻抑他的天才,你千万别要对此而生厌倦,一厌倦即退步矣。至于将来能否大成,大成到怎么程度,当然还是以天才为之分限。

        我生平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他则甚?着急他则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慢,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盼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

                                                                       爹爹

1927年2月16日

        历史评价


        世事沧桑心事定,胸心海岳梦中飞。

        梁启超被公认为是清末优秀的学者,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人物,而且是一位能在退出政治舞台后,仍在学术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少有人物。

        辛亥革命前,他在与革命派论战中发明了一种新文体,介乎于古文与白话文之间,使得士子们和普通百姓都乐意接受。同时,梁启超还是中国第一个在文章中使用“中华民族”一词的人,他还从日文汉字中吸收了非常多的新词:“经济”、“ 组织”、“ 干部”等,皆始于梁启超先生。

        梁启超于学术研究涉猎广泛,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建树,以史学研究成绩最显著。梁启超一生勤奋,著述宏富,在将近36年的政治活动又占去大量时间的情况下,每年平均写作达39万字之多,各种著述达1400多万字。

        名人评价


        黄遵宪: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人人笔下所无,却为人人意中所有,虽铁石人亦应感动。从古至今,文字之力之大,无过于此者矣。

        吴其昌:文体的改革,是梁启超最伟大的功绩,杂以俚语的新文体(报章体),才使得国民阅读的程度一日千里。

        郭沫若:在他那新兴气锐的言论之前,差不多所有的旧思想、旧风气都好像狂风中的败叶,完全失掉了它的精彩。

        萧公权:综其一生,悉于国耻世变中度过,蒿目忧心,不能自已。故自少壮以迄于病死,始终以救国新民之责自任。享年虽仅五十有七,而其生活则云变波折,与清末民初之时局相响应。

        梁启超在其不足五十七年的个人生涯中,留下了不下1400万字的各类著述,几乎涵盖了近代中国——这一被他称为“过渡时代”的历史阶段——的所有重要议题。凡诸政治、经济、思想、学术、社会、文化、教育、出版等领域,皆有其建树存焉。其中相当一部分文字,更是已经超越了个人观察与思考的层面,直接而深刻地介入到了历史进程的肌理与脉络之中。他一方面积极入世,另一方面又自觉追求在“实事的理论”之上,建构具有穿透力与启示性的“理论之理论”。因此在知行的双重维度上,都为那云谲波诡的“过渡时代”提供了一个不得多得的意义坐标。

        在某种程度上,历史与未来在梁启超的现实人生与精神世界中交汇,后来者也得以藉此反观与眺望。而这也正是梁启超吸引了一代又一代阅读者与研究者的魅力所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