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上最贵强拆事主告赢国家司法部 拆迁索赔3亿

 昵称31803965 2017-03-04

“案中案”由此产生。2月29日,刘朱夫妇向司法部申请行政复议,请求其责令上海市司法局对闵行区公证处及相关公证员的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3月7日,司法部《行政复议申请处理告知函》认为,上海市司法局作出的《答复书》对刘朱夫妇的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故不予受理行政复议。

“公证机构依法制作的公证文书,在实践中起到物权交接凭证的作用,是拆迁人向被拆迁人移交物品的依据。换言之,如果是公证文书中没有记载的物品,拆迁人可声称没有该物品而拒绝归还。如果上海市司法局的《答复书》成立,原告就只能要求返还《公证书》记载的财产。”刘朱夫妇的代理律师、上海市公源律师事务所律师胡炯明不同意司法部《告知函》的说法,“据此,上海市司法局的《答复书》直接侵害了原告的合法权益”。此外,上海市司法局《答复书》也明确注明“可自收到本《答复书》之日起60日内向上海市人民政府或者司法部提起行政复议”。

8月10日,北京市三中院一审判决司法部败诉。判决认为,权利义务包括但不限于当事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等合法权益,举报人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而举报相关行为人、要求行政机关进行查处、对行政机关就举报事项作出的处理申请行政复议的,应当具备行政复议申请人的资格。刘朱夫妇认为闵行公证处及公证员有违反公证法的行为,向上海市司法局进行投诉,“系当事人为维护自身权益向行政机关进行举报的行为”。

判决认为,上海市司法局《答复书》系上海市司法局针对原告投诉举报依法履行职责作出的行政行为,该《答复书》与原告具有利害关系,对原告的权利义务已经产生了实际影响,原告不服该《答复书》的内容向司法部申请行政复议,系原告认为其合法权益受到侵犯而行使的法定救济权利。

判决还认定,司法部在《告知函》中认为“上海市司法局作出的《答复书》对原告的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认定,不符合《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而作出的《告知函》“不予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的结论亦属错误。

最终,北京市三中院判决撤销司法部前述《告知函》,并责令司法部针对刘朱夫妇的行政复议申请在法定期限内重新作出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