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的信仰在何方?

 HNYZL 2017-03-05

我们的信仰在何方?

细数过往,这几十年来,我们中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11年超日赶美,成功位列全球GDP第二,但人们的精神生活似乎并没有因此得到相应的提升,反而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许多同胞开始觉得空虚、迷茫、焦躁。这是精神和物质的不协调,曾有部分外国媒体说中国人没有信仰,客观一点的,还是说我们还是有儒释道三家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大多数中国人都没有一个较为统一和坚定的价值观与信念,例如基督教对于欧美国家,伊斯兰对于阿拉伯国家。

是的,中国整个社会生态在不断倒塌重建,伴随着经济的腾飞,知识的汪洋大海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如海啸般汹涌而来,我们被抛弃在一个光怪陆离的海岛上,找不到自己的地理坐标,还被一个个突然崛起的财富神话冲击着。然而已广为人知的马斯洛需求理论却告诉我们——“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我们最高层次的需求。可我们连自己在哪,欲去往何方都不知道,何谈自我实现,何谈信仰。

但现实如莫言曾经所讲过的,物质相对丰裕的时代,虽然很多人都在哭穷,但对于我们生存所需要的东西,真的不多。许多人开始发现,仅仅实现物质温饱还远远不够。

这是一个活下来容易,好好活着不容易的时代。

我们的信仰在何方?

贫富差距日益加深的今天,人们像论语中所言:“人不患寡而患不均。”许多人被社会发展裹挟着前进而不知该到哪去,马克思说人无法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我们多多少少总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随着马太效应的加剧,这种分化还在加深。没有信仰或坚定的信念,有谁能超然物外,尽得其乐?

你觉得不管社会怎样,你仍在独立思考,有着思想的自由,信仰对自己似乎没那么重要。我们总标榜着,独立思考,思想自由,这固然好,但全部真相真的如此么?他们并不足以取代一个信仰对于人的重要性。

所谓的思想自由,独立思考,只不过是从一个框架跳到另一个框架上,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而信仰和坚定的信念,才是归途。

信仰无论在哪都将会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你会有一个相对完善的标杆,你会发现,在人生的路途上有一个信念相随是件多么幸运的事。所幸多数主流宗教,像基督教的《圣经》,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佛教的佛经等,所提供的信仰大多都还是引人向上的,你可以在慎思后,选择一种适合你的去信仰,他们全都是”真理“么?这点未必,但他们相对提供了一个完善的体系,在这些体系中你可以偶尔跳出来看看,跳出来想想,乃至于完善你的信仰体系。

同时,更庆幸的是社会的相对自由,并不妨碍我们自建坐标轴,你也可以选择自建一个标杆,不加入宗教地自建完善自己的三观,创建一个独一无二的信仰。重要的是,一定要去想,一定要去找,一定要去做。

生命有限,自建坐标轴是一个浩大复杂的工程,但,知识的伟大之一在于我们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去了解研究一些现有的体系,如刚刚讲的几大宗教,他们是怎么看待世界,怎么看待人生,怎么看待事物的价值的,选择接受一种适合你的,然后以此为模板和框架,根据自己的情况和未来经历不断补充和调整。

越来越发现真正的牛人都有一套自己相对稳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保持着一份开放的心态,不断的补充和调整着自身的坐标。

我们的信仰在何方?

中国近代史从1840到1949,一路上充满各种灾难和屈辱,鸦片战争、甲午、辛丑等,让我们在很大程度上,丧失对中华文化的民族自信心,泱泱大国,却长时间因落后而挨打。但从一个文明来说,在很大范围的时间和空间里,中华文化都处于世界顶尖的几个文明之列,古老的四大文明,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古中国,千年来保留传承得比较好的,就剩我们中华文明了,我们有着许许多多辉煌璀璨的文化,有众多的先贤智者,有数不尽的精神食粮,同时,这也是我们所生长和熟悉的文明。

尽管他也有很多的不足,或者说,不合时宜,但每个文化都有其优缺,中华文化并不比任何文化差,为国为己,我们都应该对自己有自信,最近都在推荐各种简史书籍,我顺便推荐一本冯友兰大师的《中国哲学简史》,犹记当初看这本书的时候,经常被激动得内心热血澎湃,无法安静入座,必须外出,走几大圈才能平静心情,而后方能回来继续拜读。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我觉得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且,以一个国人的样子,一个个体的姿态,继往开来。

文章写到最后,似乎都得有个总结概括,写这篇文章不为了什么,只是表达自己的观点,发出一点什么声音,还能有更多一点的期望的话,我希望我们国人在这个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崛起的时代背景里,都能够有自己的信仰或坚定的信念。如果可以的话,利用自身在这个中华文化中生长的优势,批判性的继承中华先贤的智慧,将其发扬光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