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之美』中医的病因说:湿之病

 愚公移山之志 2017-03-05

中医之美系列讲座(23)

湿”为长夏的主气。

在江南一带,梅雨季节空气中的湿度特别高,洗过的衣服不易晾干,一楼住户的地面潮湿渗水,出汗不畅皮肤发粘,给人一种潮湿粘腻不爽的感觉。

这些都是湿气的特点。

人体感受湿邪,除季节气候因素外,若长期居住潮湿地工作多与水湿接触淋雨涉水等也是感受湿邪的重要因素。感受湿邪后产生的疾病主要有以下三大特点:

重浊腻滞

相对于其他外邪而言,湿邪属“有形之邪”。如夏天空气中湿度很高时,室内自来水的管道上常常会结许多水珠,这些水珠并非由管道内渗出,而是空气中的湿气遇冷凝结的缘故。从这一现象中我们不难发现:湿实际是气化状态的水,两者是同一种物质,湿邪也常称为“水湿之邪”,所以说是“有形”的。

当人体感受了湿邪,也就是体内的水液偏多时,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自己的体重会比平时有所增(据本人观察,大约会增加1公斤左右),同时身体有明显的沉重感,通常在上楼登高的活动中感觉明显,或表现为周身的困重感

如果湿邪在头,会有头部昏重、沉重的感觉。若是体内水湿多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出现面目、肢体浮肿的症状。

除了“重”以外,湿邪还有浑浊不净、粘腻之性。大家可以联想房屋阴面所长的青苔,就有这些特点。

在人体身上的表现,主要有“面垢”,即面色土黄无光泽,给人一种数日没有洗脸、一层浊灰蒙于脸上的感觉。还可表现为目眵多而发粘、耳内流脓液、吐粘痰、口中粘腻或吐粘液、大便稀糊状且解而不畅、小便浑浊、妇女白带量增多,以及皮肤病的病变处有渗液、糜烂等,这些都是湿邪浑浊不清、粘腻不爽的征象。

“滞”是“滞着”之意,是说湿邪为病的特点,常拖拖拉拉,不易速去,病程相对较长,缠绵难愈。这与湿邪粘腻的特性相一致。感受风寒的发热,治疗正确的话,通常1~2天体温即退,但湿邪引起的发热,往往病程长达月余,典型的如“肠伤寒”(西医病名),中医认为该病与湿邪有关。

阻滞气机

按照阴阳属性的划分,湿邪为阴邪,其性粘滞,所以湿邪致病容易阻滞人体气机的运行,使气行不畅,病人会出现胸闷、胃脘胀满、嗳气、食欲不振、腹胀、大便不畅、小便短涩等肺气与脾胃气机阻滞的症状。

这与我们前面所讲的肺主一身之气,脾胃主运化水湿的功能有关。另外,湿在五行中属土行,最易侵犯脾胃系统,导致消化吸收功能的障碍。有趣的是,许多有化湿作用的药物或食品同时又兼有理气作用,反之亦然,如砂仁、白豆蔻、草豆蔻、陈皮等。化湿和胃止泻名方“平胃散”(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就是由一味化(燥)湿药与两味理气药组成。

●趋下

前面谈到湿类于水,常言说“水向低处流”,湿邪也具有这种特点,所以湿邪导致的病证多在人体的下部,如下肢沉重、下肢水肿、下肢关节肿胀酸痛、下肢溃疡、脚湿气的皮肤靡烂、小便混浊不畅、大便泄泻、男子阴囊湿痒,妇女带下量多等。

概括而言,凡是出现全身困重乏力,头重如裹,胸脘满闷,食欲不振,口中粘腻,腹胀腹泻,下肢水肿,小便短涩混浊等症状,可以判断为感受了湿邪。

如何治疗湿邪呢?

我们可以反其道而行之,以燥除湿。这就好比为防止食品受潮,往往会在包装中放入干燥剂以吸湿。人体感受湿邪时,也需要用“干燥剂”来除湿。哪些食品与药物有“干燥剂”样的作用呢?

古代医家发现,凡是味苦的食品或药物大多有燥湿作用。食品如绿茶、红茶、苦丁茶、苦瓜、炒麦芽等,大家一定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口中粘腻时,如果喝一杯苦味较浓的茶水或大麦茶,很快会感觉口中清爽。

药物中“藿香正气丸(或藿香正气水、或胶囊)”是祛除内外湿邪非常有效的药物,人们大多只知其能治疗暑天的呕吐、腹泻,其实藿香正气丸对于感受湿邪的感冒(表现为头昏重,肌肉酸软,鼻塞,胸闷,口粘,不欲食等)、功能性水肿(水肿而小便检验正常者)、痰湿型咳嗽气喘等疾病,均有很好的疗效。

遇到湿度较高的天气,大家可以多吃一些苦味的东西来预防湿邪。对于慢性咳喘痰多的人,或体胖易浮肿的人,或每遇潮湿天容易腹泻、困乏无力、头昏头胀的人,可以预先小剂量服用藿香正气丸、平胃散等药物来加以预防

若湿邪在下,下肢沉重无力,男子阴囊湿痒,女子带下量多色黄,或脚气出水泡瘙痒等可以口服二妙丸、四妙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