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构建“互联网+”模式 创新工会普惠服务

 夏荷馆藏 2017-03-05

构建“互联网+”模式  创新工会普惠服务

湖北省宜昌市总工会

  宜昌是全国35个社会治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之一。2012年以来,市总工会积极适应“互联网+”和做好网上群众工作的新要求,主动融入和对接全市社会治理创新、“智慧城市”服务体系和“信息惠民”工程,以“工会组织全覆盖、职工全入会、基础信息全掌握、线上线下全服务”为目标,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基础信息系统和快速服务系统,走出了一条“互联网+”工会普惠性服务的新路子。李建国同志对宜昌市总工会构建“互联网+”工会普惠性服务模式的经验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了我们的做法。

  一、强化保障,聚合普惠服务职工新动力

  (一)高起点规划。市总工会坚持从顶层设计入手,着力破解工会服务职工信息不准、人财物不足、服务手段不多等制约基层工会发展的问题,明确了融合网格化信息化社会化,构建“互联网+”工会普惠性服务体系的工作思路。同时制定路线图、时间表,全市一盘棋、有序推进。目前,“互联网+”工会普惠性服务平台系统已在市县两级工会全面运用,线上入会、会员会籍接转等服务办理延伸到企业。

  (二)全方位助力。市总工会把开展“互联网+”工会普惠性服务作为向市委常委会汇报的重要内容,作为与市政府联席会议的重要议题。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四个“纳入”,即将市总工会纳入全市率先参与社会治理创新“12+1”部门;将工会普惠服务系统建设纳入全市电子政务系统;将工会工作纳入社区网格员工作职责;将工会系统后台服务纳入电子政务平台统一托管,实现了工会服务平台与有关部门信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全市11000名网格员由此成为工会工作的有力助手。市电子政务办还积极为服务平台开发技术软件,经费由市政府统筹安排。仅此一项,每年支持工会近100万元。省总工会将宜昌工会“互联网+”工会普惠性服务列入重点工作,先后两次在宜昌召开现场推进会,累计支持开发经费260万元。

  (三)大力度推进。市总工会将“互联网+”工会普惠性服务平台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确定一名副主席专职负责试点,并纳入对各县市区工会考核内容,形成举全会之力推进态势。安排200余万元经费用于平台开发和试点工作,投入100余万元建立统一的指挥调度系统和演示平台。为激发基层和网格员工作热情,坚持开展网格员工会业务知识培训,连续三年举办网格管理劳动竞赛,评选“最美格格”、服务标兵、先锋团队,多名网格员被评为劳模或授予“五一”劳动奖章。

  二、构筑平台,打造普惠服务职工新载体

  (一)大数据构建精准信息支撑。市总工会以电子政务大数据、社区网格员采集推送信息、工会系统自有信息为基础,以职工身份证和企业组织机构代码为唯一标识,构建工会基础信息系统。依托电子政务大数据,抓取工会所需字段,如职工的社保、医保、公积金、低保等信息和企业组织机构代码、法人代表、职工人数等信息,健全完善企业法人、基层工会组织和会员实名制动态数据库,实现会员信息和工会组织信息从静态、单项管理到动态、综合管理。目前,数据库已涵盖25万家企业、81万名职工。网格员每半年核实所辖网格建会建制等数据,每季度定期走访职工、劳动模范,并通过专门手机将信息实时推送至工会服务平台,实现数据实时动态更新。

  (二)多渠道畅通职工服务诉求。市总工会打造了网站、微博、微信、手机app等四个网上服务终端,职工可通过终端直接提交问题咨询、维权服务、法律援助等近30类服务需求。“宜昌工人”官方微信平台在承担服务终端的同时,通过推送资讯和设立职工热点事件评论版块收集职工思想动态,实现双向交流,传导正能量。目前,“宜昌工人”关注数突破10万,WCI指数稳居全国工会系统微信榜前10位,在全国首届工会新媒体论坛上被评为全国十佳最有影响力工会新媒体、全国十佳运营推广策划工会新媒体。

  (三)线上渠道助推入会全覆盖。着力创新网上入会新途径,职工在提交个人姓名、身份证号、企业名称后,入会申请即时同步到服务平台系统进行分派处理;全面完成会员凭证接转系统开发,实现会籍网上接转。职工网上入会实行网上申请、系统平台分派处理、基层工会线上办理,实现了职工线上入会落实到基层、组织信息采集触角延伸到基层、基层组织建设管理拓展到基层。目前,全市职工网上入会申请达3.6万人。积极创新工会组织形式,以社区网格为基本单元建立网格工会,构建无缝对接的组织体系,实现建会入会全覆盖。

  三、规范运行,拓展普惠服务职工新天地

  (一)做实服务项目。充分利用网上民意调查和交流互动成果,推动网下服务项目提档升级。近三年来,已建成企业职工服务中心700家,建立了市、县、乡镇、企业四级服务体系。联合相关银行及100多家商户,累计发放“三峡职工服务卡”16万张,职工享受各类优惠过亿元。拓展网上普惠服务项目,推出“互联网+”困难职工帮扶、就业服务、婚恋服务等“十大套餐”,使职工享受到更多的项目化、订单式、普惠性服务。累计为4.5万名职工提供各类网上服务10万余次,解决维权和服务诉求2.7万条。

  (二)优化服务流程。坚持边运行、边调整、边规范,不断延伸、拓展、放大系统平台服务功能。建立“互联网+”工会普惠性服务职工工作制度,建立从申请录入到分派处理到回复评价的全过程规范化处理流程。职工网上提交的诉求和服务需求信息在10秒钟内即可同步到服务后台,由平台统一调度、专人办理,构建“网上受理、后台分派、三级联动”的扁平化处理机制,让“信息快跑路、职工少跑腿”。

  (三)注重服务实效。坚持以职工群众满意为评价标准,构建普惠服务效果检验机制。在系统内置绩效督查程序,通过短信提醒、在线查询、亮灯提示、痕迹管理等方式,对工会干部办事效率提出硬性要求。建立职工诉求分类处理机制,对于可以立即办理的进行即时信息配置和服务对接;对于需要相关部门办理的,及时启动“联动机制”;对于存在“不会办理”等实际困难的职工,由网络统一调度,实行“点对点”服务。系统投入运行以来,职工满意率达9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