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禄贝尔:自然教育

 lion__ 2017-03-06


弗里德里奇·福禄贝尔是19 世纪上半叶德国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 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奠基人。教育顺应自然, 是其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出发点, 也是其教育理论的核心, 它在外国教育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也不无启迪。


教育思想


福禄贝尔认为,游戏是儿童的内在本能,尤其是活动本能因而对儿童的教育,不 应加以束缚、压制,也不应拔苗助长,而是应当顺应其本性,满足其本能的需要,如同园丁顺应植物的本性,给植物施以肥料,配合以合适的日照、温度。如此,蕴含在人里面的神性将得以在人性里逐步被唤醒而体现出来。

根据上述观点,福禄贝尔认为,游戏和手工作业应是幼儿时期最主要的活动,而知识的传授只是附加的部分,穿插其中。幼儿园上课只需要用口语,不需要学习文字。而教师最主要的责任,是妥善地加以指导、设计各种游戏活动。

福禄贝尔相当重视手工材料和教具的准备,其中包括著名的恩物。他也重视环境的设置,主张幼儿园必须设置花坛、菜园、果园。

人性教育


自我活动的原理:辅导幼童本身的活动,让幼童自己决定自己的行动,成人不加以干涉,让幼童藉此来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能力、辅导他们自我操练,通过他们的行动、工作,启发他们的潜在力量。

连续发展的原理:'连续发展'这一句话在福氏的'人性教育'基础论中已有论述,人类的成长乃是连续的发展,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倡'教育乃从受胎同时开始'。

福禄贝尔认为人类生命的发展,是由一点连续进行,婴儿、幼儿、儿童、少年、青年、成年、老年人类发展阶段,连续由内部进行,彼此是有关连的。福禄贝尔曾批评一般父母,说有的父母对青少年时期的儿女,要求他们的行为各方面要像青年。福禄贝尔特别期望父母不要对自己的子女有如此错误的要求,生命的发展乃是连续性,如此的要求会妨碍他们未来的种种发展。福禄贝尔曾特别强调,对正常的儿童,不能从小就施予特殊的教育。

劳作关系


福禄贝尔认为人之劳动和生产活动是连续发展的关系。在福氏的那个时代,对一般生产活动的劳动,认为勤劳是人之精神本质的基本概念。人的劳动、生产,不只是维持衣、食 、住,而是要把隐藏内部的精神、神性表现出来,为了认识自己而劳动和创造这是最主要的,而对劳动所得的结果如衣、食、住是次要的东西。如每人用自己的力量及神的力量充分的使用,一定能过着很好的生活,所以人不能怠惰而应当勤劳。生产活动和勤劳教育:福禄贝尔说小孩应早期开始教育勤劳的生活,这是人性之要求。福氏提倡不论幼童、表少年、青年每天至少要有一小时或两小时(依年龄的不同)专心的于制作而从事生产活动,由学习中来体验,理解。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只重视学科,要知道如果忽略了这一点,就是等于停止了'能发展的无限的力量',如果父母、教师能改善、重视勤劳教育,便能够挽回,这就是福禄贝尔创设幼稚园的时候,提倡生产活动、勤劳的原因。为了要给幼儿早有劳动精神,就设计了恩物Gift(教具)。福氏设计这恩物,让幼儿活动、思考、创造。

社会因素


福禄贝尔对婴儿的看法,认为其不只是家族的一份子,也是全民族、全人类的一员。所以,婴儿的成长发展有关的,可由人类发展的现在、过去、未来的必然结合中,来观察小孩。福禄贝尔在基础论中说过:'小孩的教育,对人类发展的现在、过去、未来的要求能结合、调和而一致,是有神的素质、自然的素质和人的素质的人、神自然和人类的关系。在自己本身有统一性、个别性和多样(元)性'。

感情教育


在人性教育基础上,福禄贝尔最强调的是宗教心、道德性的萌芽,福氏说幼儿期的感情,特别是幼儿的微笑是共同感情最初的表现。这社会性的感情是连结在父母、兄弟、姐妹精神的基础上,就是说,共同感情是真实的宗教心的最初萌芽和发端,是由母亲培育的。


文章及图片整理于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