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扬州方言——“乖乖隆地咚”的诙谐幽默!

 海陵子 2017-03-06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样的一种方言也能成就一方诙谐幽默。中国的方言大概不下几十种,扬州方言优雅绵软、幽默机智,是汉语体系中很优秀的一个方言系统。本期扬州方言系列,城庆小编就和您谈谈扬州方言俗语及其背后的民间故事。

乖乖隆地咚”——大俗大雅

乖乖隆地咚”是扬州话中经常用到的一个叹词,通常是说话人在觉得某件事或物出乎一般意料,并有了不起的因素时而发出的感叹,比如说“乖乖隆地咚,这楼房这么高啊!”有时候我们觉得这个词很俗很土,其实不然,方言民俗事象,有时候大俗的才是大雅,“雅”的有时候免不了有人为创作的因素在内,所谓“俗”的它往往直接来源于生活。

山西运城师专教授孙玄常先生、湖北大学教授朱祖延先生都认为在中国最早的字典《尔雅》就收录这个词。叹词通常只有一个音节,而这个叹词有五个音节,所以实际口语中,常会省去这五个音节中的一部分,我们经常会听到“乖隆咚”的惊呼,“乖”这个音节略长一些,尽管如此,这个词也是汉语中最长的叹词了。

乖乖隆地咚”的流传,最初是上海老一辈的说唱艺人为了表演的需要,经常模仿苏北人说话,而扬州是苏北的代表,所以在模仿苏北人说话时最常用的就是“乖乖隆地咚”和“这块”、“那块”。这早期的传播多少还带有一些调侃的意味。近一、二十年来,随着扬州地位的提高,对扬州文化的重视又再度传播,香港歌星郭富城唱的《浪漫樱花》的最后两句就是“乖乖隆地咚”。

“玩的”——扬州人生活方式的最好概括

“玩的”在扬州话里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玩”的意思就是“玩耍”,“玩耍”自然不必太认真。“玩的”这个词在扬州话里就有叫人“不要客气、别当回事”,或是用自谦“没什么了不起”的用法。

某人帮助了别人,别人表示感谢,而某人往往会说“玩的哎!”某人受到别人称赞、夸奖时,受夸奖的人也往往会说“玩的,玩的。”有时侯某个人吃了亏,某人自己懊悔不迭,别人也替他惋惜,安慰他的人往往会说“不要放在心上,玩的。”有的人到也很潇洒,明吃了亏,自己还会说“没得事,玩的。”或者是“没得说项,玩的。”

扬州话里的“玩的”有时侯还可以表示与“不必太计较”相反的意思——“将究”,比如说“海鲜,海鲜,玩的就是个鲜,不鲜还有什么意思哩!”“我们这种工作玩的就是服务,……”等,这里的“玩的”都是要认真、计较,也就是“讲究”的意思。

“玩的”这个词可以说是扬州人生活方式的最好概括——物质生活的讲究,精神生活的潇洒。追求物质生活的讲究并不是坏事,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条件,讲究生活的质量;而精神生活的潇洒是心理健康的显现。

“吉高的故事”——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吉高的故事广泛流传于扬州里下河地区,主人翁吉高是个类似阿凡提的汉族机智人物。吉高故事之所以得以广泛流传,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借以方言的谐音造成歧义使财主上当,使穷人得到好处。

(车水表演)

如他对财主说他每天搓绳子是“三统一冈”,意思是移动三次地方,吵一次架,而财主以为他每天可搓三桶带一缸;他说他车水“拿手”,意思是用手车水,财主则以为他很会车水;他说他堆草堆“顶顶不歪”,意思是他堆的草堆要用其他东西顶一顶才不会歪倒,财主则以为他堆的草堆可笔直到顶。这样,吉高尽管绳子没有搓,水没有车多少,草堆堆得七倒八歪,但因为吉高有言在先,财主就拿他没办法,不得不付工钱。

吉高的故事作为扬州民间文学,是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所以,你看的不是故事,是“非遗”哦!

“吃茶”——扬州特色方言词

扬州话里的“吃茶”是个很有特色的方言词。”茶”在普通话里通常是指茶叶泡制的饮料,因而和“茶”相配的动词是“喝”扬州话所说的“吃茶”,除了茶叶泡制的饮料外,还包括一些米、面、果制食品,这样和“茶”相配的动词自然是“吃”。

茶树的栽培很有讲究,明·郎瑛《七修类稿》也说:“种茶下子,不可移植,移植则不复生也。故女子受聘谓之吃茶。”可见”吃茶”一词,在古代除了“喝茶”这个意思外,还有“女子受聘”的意思。这个习俗在扬州一直沿袭下来,扬州方言中称定婚送聘礼为“下茶”,称聘礼为“茶礼”。在聘礼中还带上茶叶,女家对聘礼中的其他物件通常都是退还一半,而唯独茶叶是一粒不能退的,退则表示不允这门亲事。在举行婚礼的当天吃的三道“茶”,是由茶叶泡制的饮料发展而来,它既保持了要求女子贞洁,从一而终的意思外,又增添了祈求吉祥的内容。

自清代康熙年间起,扬州随着盐运和漕运的兴起,逐步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商业城市和典型的消费城市以后,富商大贾云集扬州。为了适应这些商贾的需要,酒楼茶馆在扬州城里到处可见,饮茶之风更为大盛。商贾们进茶馆除了品茗消遣以外,更重要的是谈生意。这种风习逐渐扩展开来,一般的百姓之家有大小事也进茶馆商谈,包括请人帮忙,排难解纷。

由于进茶馆增添了这一类内容,自然也就不能光是饮用茶叶泡制的饮料,必须增食一些点心。茶馆主人为了适应这种需要,逐步增添了点心(如三丁包子、干层油糕、翡翠烧卖等),这样,一部分人的早餐也进入茶馆食用,但仍称为“吃茶”,这类 “茶”自然是“吃”,而不能“饮”或“喝”。

“麻胡子来了!”——哄孩子

扬州人遇到小孩哭闹,常用一句话吓唬:“快别哭,再哭,麻胡子来了!”

麻胡子何许人物?传说,隋代扬州(时称江都)繁华,炀帝要到扬州看琼花,令将军麻祜开挖通航河道。麻祜络腮胡子,黑面豹眼,他不仅监督工程十分峻刻,而且有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怪癖:每晚蒸吃一个幼儿。他的部下为了满足他的兽欲,天一落黑就到临近各村打探寻找,听到小孩哭声,即破门而入将其抢回下锅蒸煮。做父母的得知此情,心惊胆战,都用“麻祜子来了”阻止小儿啼哭。因“祜”与“胡”音近,且麻祜又生就一脸大胡子,于是“麻祜”就成了“麻胡子”。

“托天”——说大话

纪晓岚很早就有才名,他在应童子试的时候,考官想试试他的才气,见门上有神荼、郁垒两个门神,就出了“门上将军,双脚未曾着地”的上联,让他对下联。纪晓岚应道“朝中宰相,一手可以托天”。不过,这里的托天和扬州话里“托天”意思不完全相同。

中国人历来以天为大,俗话说“大不过天”。古人对许多自然现象找不到科学的解释,就归结于神的力量。托天本来是神话、传说中被神化了的理想形象。纪晓岚所说的“托天”意思是没有比这本领再大的了。扬州话里“托天”是说人吹牛,说大话,谁都知道天是不可能托起来的,用“托天”来表示吹牛,这个比喻可以说是最夸张的了。

“五二六三”“无而不轨”——不正经

扬州话里的“五二六三”(一作“讹二六三”)和“无而不轨”,是两个近义的贬义词,都含有为人不正派、不正经的意思。

关于它的来源,扬州流传着这么个故事:传说杨玉环和安禄山之间有着不正当的关系,有一天两人在一起厮混,适逢唐明皇驾到。当时安禄山背对唐明皇,没有发现皇帝到来,杨玉环只好喊到“吾(我)儿禄山见驾”以提醒安禄山,掩饰丑事。安禄山随即转身下跪,唐明皇说:“吾儿不跪”。后来人们就把“吾(我)儿禄山”说成“五(讹)二六三”;把“吾儿不跪”说成“无而不轨”。

这个故事的可靠程度本身就值得怀疑,说这两个词源于这个故事就更不可信,但就语言事实而言,扬州话里没有儿化韵,有入声,不分平舌音和翘舌音,“二、而、儿”都读成(a)“六、禄”、“山、三”同音,“吾、五、无”、“我、讹”、“轨、跪”仅是声调上的差异,它们之间由于轻声或是连续变调,或是讹音的关系,在扬州话里就成了“五(讹)二六三”和“无而不轨”了。

当然,编这个故事的人未必清楚语言学的理论,仅是按语言事实进行杜撰。这样,加上这个故事本身所说的杨玉环和安禄山之间,关系就是不正经、不正派,使人听起来便有几分真实感。

“波俏”——扬州人审美的高度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各地都有称赞美的词,各地对美的欣赏、对美的标准不同,称赞美的词也就不同。扬州话里称赞美最常用的一个词是“波俏”。

物件小巧玲珑,制作精美、人的长相与衣着相配、人的言行得体,恰到好处、事情处理得圆满等都可以用“波俏”来形容。比如说一件玉器,利用了天然的色彩,制作出花样,可以称“波俏”;某个人的长相也很不错,穿着打般也很华贵,就不一定能称为“波俏”;有时候你的几句话使别人在尴尬的境地中摆脱出来,别人会称赞你的这几句话说得“波俏”……

“波俏”这个词的核心就在于和谐的统一。方言是反映着某一片地域文化,扬州人聪明灵巧,审美上也十分注重工巧与得体的统一,外在与内在的统一,整体与部分的统一,美的和谐统一,这才是最美的,“波俏”反映了扬州人审美的高度,这个词的使用的范围说明它滲透到文化的各个方方面面。

从上面的扬州方言俗语及其背后的民间故事可以看出,作为拥有2500周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扬州方言的内涵具有极大的丰富性,很值得琢磨品味,你只要深入细致地琢磨品味,便能发现若干历史文化的深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