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试论《立秋》对《雷雨》的创作借鉴

 TLB519 2017-03-06

摘要:本文通过比较《雷雨》与《立秋》剧本,发现二者在创作手法上有着一致或是相似之处,或者说《立秋》在故事情节、结构安排、人物关系、冲突设计等方面对《雷雨》均有模仿与借鉴。《雷雨》是上个世纪中国现代戏剧初创时期的代表作,预示着中国现代戏剧的成熟;《立秋》是21世纪中国现代戏剧中兴期的代表作,给当今戏剧界带来了涅?重生的希望,它们是中国戏剧历经百年发展的经典剧作。
中国论文网 http://www./5/view-2150481.htm
  关键词:《雷雨》;《立秋》;结构;比较;借鉴
  
  《雷雨》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是中国现代戏剧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曹禺先生才华横溢的作品,是最能体现曹禺戏剧风格的剧作。《雷雨》的横空出世预示着现代戏剧这种“舶来品”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并立足于深厚中国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化”的戏剧类型话剧,使话剧打上了鲜明的中国烙印,具有了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曹禺运用纯熟的写作技法,将满腹才情与满腔愤激诉诸笔端,在23岁之际写就不朽名篇《雷雨》,它的语言风格、结构安排、叙事方式、人物关系、冲突设计等堪称戏剧创作中的典范。《雷雨》发表于1935年,历经75年的时间,至今盛演不衰,有着极为强劲的生命力和冲击力,并被电影、电视、舞剧、戏曲、评弹等其他艺术表演形式广为移植改编。1984年,著名导演、演员孙道临将《雷雨》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获得极高赞誉。2005年,为纪念曹禺发表《雷雨》70周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推出全明星阵容的明星版《雷雨》,著名戏剧导演陈薪伊执导,濮存昕、达式常、潘虹等人主演。2009年,苏州评弹团将《雷雨》改编为中篇弹词,由著名评弹演员盛小云、施斌、徐惠新等主演。由此可见,《雷雨》在中国文艺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在中国人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
  《立秋》是姚宝?和卫中共同写作的剧本,发表于2004年《剧本》杂志。在中国戏剧整体不景气的状况下,这个剧本的适时出现为中国戏剧界注入了强盛的活力。这部描写晋商的大戏由山西省话剧院排演,著名戏剧导演陈?和她的学生、国家话剧院导演?明哲先后“接力”执导(在离公演还有十余天的时间之时,陈?老师倒在了排演舞台上,由她的学生?明哲继任导演,故称“艺术接力”[1]),董怀玉、张治中等演员倾情出演,几年时间在海内外演出三百余场,所到之处,好评如潮。并接连获得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导演奖,上海白玉兰奖、五个一工程奖等诸多国内外大奖,入选国家舞台精品艺术工程剧目。进入新世纪,由于其他艺术形式及新型媒介的影响,挤压了戏剧生存与传播的空间,中国戏剧界一直处于低迷消沉的状态。《立秋》的成功,为戏剧界吹来了希望的春风,正如该剧结尾“立春”的寓意一样,既象征着晋商的重整旗鼓、再创辉煌,亦透露出戏剧界的春暖花开,百花齐放。祖籍山西的台湾首富郭台铭有意出资将本剧改编成为电影。
  通过细读《雷雨》与《立秋》的剧本,笔者发现,二者在诸多方面有着惊人的一致或是相似之处,或者说《立秋》在故事情节、结构安排、人物关系、冲突设计等方面对《雷雨》均有模仿与借鉴。可以看出曹禺戏剧结构的示范作用。《雷雨》是上个世纪中国现代戏剧初创时期的代表作,预示着中国现代戏剧的成熟,《立秋》是21世纪现代戏剧中兴期的代表作,给当今戏剧界带来了涅?重生的希望,它们必将成为中国戏剧历经百年发展的经典剧作。从《雷雨》到《立秋》,从初创到中兴,中国现代戏剧走过了一个世纪的坎坷起落的轮回之路。正如著名戏剧学者廖奔所言:“今年(2007年)是话剧百年纪念日,《立秋》在这时上演有着特殊意义。中国话剧走过初创期时,戏剧大师曹禺以他的悲剧系列《雷雨》《日出》和《原野》标志了中国话剧的成熟。时代进入21世纪,《立秋》成为中国话剧舞台上又一部成功的悲剧作品,以之作为对话剧百年史的祭奠,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2]
  下面就通过故事情节、关联线索、结构安排、结局设计、人物关系、矛盾冲突、叙事方式、戏剧意象、宗教(迷信)情结、悲剧美学几个方面,对《雷雨》与《立秋》展开比较分析,以此来探讨二者在这几个方面的异同之处,分析《立秋》在创作方法上对《雷雨》的借鉴、继承与发展,探索中国现代戏剧的创作规律和发展方向。
  (一)故事情节
  《雷雨》与《立秋》均属家族故事,都存在着两个相互联系又彼此对立的家庭,可以概括为“家庭加商业”的故事模式,只不过是各自描述的侧重点不同而已。《雷雨》中的周家和鲁家,外加周朴园的商业活动,即所经营的煤矿,侧重于家庭的纠缠;《立秋》中的马家和许家,还有丰德票号经营的路线之争,即改制与固守之间的冲撞,着墨于商业的纷争。
  (二)关联线索
  《雷雨》与《立秋》均是采用明暗两条线索,推动故事的发展。《雷雨》中明线是以周朴园为中心,以周朴园与周围人的关系展开;暗线是以蘩漪为中心,以蘩漪与周萍的爱恨情感为主。《立秋》中明线是马洪翰为中心,表现在对待票号经营与走向的问题上,改革派与保守派的斗争,这也是故事发展的动线;暗线围绕马洪翰与周围人的关系来演进,展开情感冲突,让整个故事随之起伏跌宕。
  (三)结构安排
  《雷雨》与《立秋》都遵循西方古典戏剧“三一律”的创作原则。“三一律”是西方古典主义戏剧的圭臬,故事发展一般局限在同一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天)、同一地点、同一事件,使得戏剧结构严谨整饬,戏剧冲突集中有力,更具明显的舞台效果。[3]“三一律”在后世备受诟病,被认为束缚了戏剧的创新发展,制造了无形的戏剧壁垒,以至兴起的浪漫主义戏剧和现实主义戏剧均打破了这种传统结构模式,促进戏剧结构的多元化发展。但是要看到“三一律”在表现激烈的矛盾冲突和传达悲剧张力时,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这也是曹禺与姚宝?在创作《雷雨》和《立秋》时,不约而同地采取“三一律”结构的原因所在。
  《雷雨》中故事发生的时间是雷雨天,悲剧故事在一天之内全部爆发。曹禺选取周家公馆和鲁家住所两个典型环境,展开四幕故事。《立秋》设定为立秋之日,并将地点安排在具有晋商特征和地域特色的马家大院里,只不过是变换几个具体地点而已,从前门、议事厅、戏台旁侧到后花园,没有脱离马家大院。再者是序幕和尾声的设计,亦有相似之处,《雷雨》中以两个小孩在基督教堂的对话,引入和结束故事;《立秋》中老头儿和孙子在秋风落叶中的对话,以此来导入和收尾。
  (四)结局设计
  《雷雨》和《立秋》都是悲剧,但是在结尾的处理上有所不同。一部戏剧如何收尾、如何结束对于整部戏剧的舞台效果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一部悲剧来说,结局更要有巨大冲击力和悲情力量,方能呈现崇高的悲剧美。《雷雨》采用“闭锁式”结构,一悲到底,直至毁灭。最后有罪的和无辜的人一起走向灭亡,周朴园守着两位疯妻,在宗教中寻找自我救赎。《立秋》最初的剧本也是闭锁结构,老母坐化,子女离散,马家商业大厦瞬时倾覆,以“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台词结尾,给人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悲壮感觉。但是?明哲在排演的过程中,将它修改成一个“开放式”结构,增加了序幕和尾声,以一个老头儿和一个小孩儿出场,在秋风落叶中展开一场对话,小孩追问:“后来呢……”,老头儿答道:“立春了”,这个改动使得原剧从闭锁走向开放,成为一个开放的故事;从立秋到立春,有了希望的憧憬,在孩子身上寄托了长辈的期盼和希冀。吴戈评价?明哲这一情节的变动:“看似很小的变化,其实花了极大的心思,整个戏的情节就从那种悲凉、无奈何哀婉转为悲壮、激越与充满希望了。老人与孩子的问答,从一般的‘感叹世事’变为了暗示性、强调性、象征性,成为剧情结尾的最重要部分:丰德票号一家劫后余生中平静的斗志传递与精神交接。”[4]由此可见,导演的舞台阐释与二度创作对于剧本内涵的丰富和扩展有着重要意义。

  (五)叙事方式
  《雷雨》和《立秋》都是根据时间的流动在演进故事的。在演进过程中,均插入了回溯的成分,采用“突进加回忆”的模式。首先突如其来地引入故事,引出主要人物,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后以主要人物的对话来通过回忆的方式向观众交代他们十几年前的往事,比如周朴园与梅侍萍的情人关系,许凌翔与凤鸣的恋人关系,还有周朴园起家的罪恶,马洪翰与许凌翔共同奋斗的经历,这些都是十几年前的事情,现在逐一交代,使得整个故事情节更为冲突紧张激烈、人物关系纠缠不清、故事情节扣人心弦。
  (六)人物关系
  《雷雨》和《立秋》描写的都是家庭故事,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两代人的爱恨纠葛。人物关系中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由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的三角爱情关系,然后他们两家的孩子又牵扯到一起。《雷雨》中的鲁妈(梅侍萍)与周朴园和鲁贵的关系,由她一人串起两家的关系,她原与周朴园相爱,后被抛弃,嫁给鲁贵。然而意想不到的是,儿子周萍与女儿四凤发生了乱伦关系,不可预知的一场悲剧发生了。《立秋》中凤鸣本是许凌翔的恋人,却偏偏在马老太太的安排下,嫁给马洪翰,呈现一种三角恋关系,而马与许是姑表亲,使得他们的关系更为复杂。他们两家为了商业发展而为子女进行联姻,许昌仁与马瑶琴本不相爱,却被父辈捆绑联姻,造成他们的爱情悲剧。
  《雷雨》中的人物关系更为残酷,父母辈的错误要让子女来承受,爱情的纠缠最后上升到乱伦的惨剧。《立秋》中马洪翰、许凌翔和凤鸣三人曾经的感情纠纷和现在的商业矛盾缠绕在一起,子女们错位的婚姻最后在出走中结束。
  (七)矛盾冲突
  矛盾冲突是戏剧的最大亮点,是最富戏剧张力和引人入胜的地方。《雷雨》与《立秋》中,分别以周朴园和马洪翰为中心人物,从家庭和事业两个方面与周围相关人物展开矛盾冲突。《立秋》在矛盾设置上对《雷雨》有着刻意的借鉴。
  两剧都设置了四对主要冲突。《雷雨》中以周朴园为中心人物,为他设置四对冲突,即:周朴园与妻子蘩漪的关系,周朴园与情人鲁侍萍的关系,周朴园与儿子(周萍、鲁大海)的关系(其中周朴园与鲁大海的冲突可以认为是事业上的冲突),周朴园内心的矛盾与冲撞。《立秋》中围绕中心人物马洪翰展开四对冲突:票号经营的困境以及许马两条道路的冲突,瑶琴婚事的变故,马洪翰与儿子马江涛的争执,马洪翰外强中干的内心冲突。
  (八)戏剧意象
  “雷雨”与“立秋”这两部戏剧的名称即为全剧意象。既表示戏剧发生的特定时间,又是一种戏剧的象征、意象、预示和符号。
  “雷雨”就成为笼罩《雷雨》全剧的一个意象、一个原型、一个符号,快速突进的故事情节,阴郁暴躁的人物性格,纠缠不清的人物关系等,一切都打上“雷雨式”的印记。“雷雨”是一个谶语,一个魔咒,一只无法摆脱的命运之手,一切似乎都在冥冥之中有了安排,谁也不能抗拒和逃脱。曹禺用这个意象来“发泄着被抑压的愤窟,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也代表着自己“一种复杂而又原始的情绪”和“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5]有人这样注解:“‘雷雨’代表着一种神秘不可知的力量、一种超越理性的存在, 是超越于平凡人生之上的最高评判者在自然界的代言人,是自然法则的执行者,是神秘的道德评判者。”[6]
  暴风雨即将来临的雷雨天,剧中人物受着燥热的天气和纠缠不清的情感的双重煎熬,预示着这个家庭将会出现一场巨大的变故。曹禺曾说:“夏天是个烦躁多事的季节,苦热会逼走人的理智。在夏天,炎热高高升起,天空郁结成一块烧红了的铁,人们会时常不由己地,更归回原始的野蛮的路,流着血,不是恨便是爱,不是爱便是恨;一切都走向极端,要如电如雷地轰轰地烧一场,中间不容易有一条折衷的路。”[7]可以看出,曹禺选择雷雨作为剧中意象的用意,雷雨天更容易让“矛盾”的人们,丧失理智,走向“极端”。
  蘩漪身上体现出来的更是“雷雨式”的性格,内心承受无尽的痛苦,驱使她走向疯狂和极端,使得“她的生命烧到电火一样地白热,也有它一样地短促”。曹禺这样评价蘩漪:“她(蘩漪)是一个最‘雷雨的’(原是我的杜撰,因为一时找不到适当的形容词)性格,她的生命交织着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8]此时,“雷雨”成为一种性格的符号。曹禺认为在鲁大海、周萍身上也有着这种性格因子。至此,可以从“雷雨”意象中解读出三种内涵:一是曹禺本人“雷雨式”的愤懑与情绪,一是剧中人物的性格符号,最后是整部戏剧的一种预示,一种无法逃脱的命运。
  姚宝?选择“立秋”这一天构思全剧,将“立秋”作为全剧的典型意象,亦有其深刻的思考和明确的用意。这个戏剧意象包括三层含义:第一,“立秋”是一个时令,预示着气候即将由暖转凉,从百花盛开进入秋风萧瑟。作者将它与剧情相关联,寓意在当时的晋商即将由繁盛转向没落,直至退出历史舞台。第二,立秋这一天在山西民俗中是个祭祖的日子,让人联想到祖上的辉煌成就与现在的经营困境,将过去与现在进行对照,涉及到对传统与现代的思考,为序幕与尾声中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埋下了伏笔,使得前后贯通。第三,立秋过后,虽转萧瑟衰败,但是也有金黄色的收获,必须要“面对面对收获还是风霜的选择”[9],剧中显然是历经风霜洗礼,最后走向败局,就有了寄托后人能够吸取教训,有所反思,有所收获的意味。
  姚宝?在谈到取名“立秋”的缘由时,说道:“立秋,一个普通的节气,一个自然气候由热而凉的转折点。它迎来的应该是成熟丰收,但同时也预示着寒冬的降临……艺术作品,要有一个可以‘组成本质的个别标志’来作为寄寓主题、情感的载体。‘立秋’,作为具有内涵的‘特征’,便成了该剧隐喻的凝聚点。”[10]显然,作者有意选择这天来安排故事的演进,“立秋”自热而然成为一个戏剧意象,成为一个表达载体,是本剧的凝聚点和发散点,亦是解读本剧的关联点和关键点,赋予它更多的思考的内涵。
  我们也要注意到,两剧的两个意象所蕴藏的意义有所偏重,《雷雨》重于个人性格特征方面的意义,而《立秋》重于社会反思层面的意义。
  (九)宗教情结
  《雷雨》和《立秋》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充斥其间。《雷雨》的序幕和尾声当中,体现出一种基督教救赎的宗教情节。周朴园将公馆捐赠给教会做了医院,在宗教皈依中寻求着自我救赎。在《立秋》中,有立秋时节,唱戏祭祖的情节,这本是一个民俗,但在剧中则是寄希望于祖宗的护佑来渡过难关、撑过危局。这是马洪翰面对票号变故,心里已经没有底气的明显表现。
  (十)悲剧美学
  《雷雨》和《立秋》都是悲剧。既是家庭悲剧,又是社会悲剧;既是命运悲剧,又是时代悲剧。悲剧最有震撼人心、荡涤灵魂的作用。悲剧的深刻之处就在于它们的批判现实、反思人生的力量。《立秋》继承了《雷雨》批判社会的传统,并作了有力的延展。它们在悲剧美学的层面上,均有批判现实的意味。《雷雨》揭露封建家庭的罪恶,给予深刻的无情批判;《立秋》一反过去歌功颂德的常态,而是进行了深度的批判,让人们从中反思自我精神中的缺失。
  《雷雨》和《立秋》都是中国戏剧史上不可多得的优秀戏剧文学作品,有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和意义,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深刻的精神内涵,是有力的批判现实主义的悲剧作品。《雷雨》作为中国现代戏剧的走向成熟的标志,其创作技巧和手法对后世戏剧创作影响深远,通过细读剧本,我们从故事情节、关联线索、结构安排、结局设计、戏剧意象、人物关系、矛盾冲突、叙事方式、宗教(迷信)情结、悲剧美学等几个方面对《雷雨》和《立秋》进行细致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立秋》的创作对它有诸多的借鉴与模仿,并在此基础作了全新的创造与拓展。
  
  注释:
  [1][4] 参见吴戈《戏里戏外,〈立秋〉的秋意》,《中国话剧研究》(第十一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01―304页、第303页。
  [2] 廖奔:《〈立秋〉笔谈――〈立秋〉的悲剧品位》,《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3] 参见郑传寅、黄蓓主编《欧洲戏剧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页、第119页。
  [5] 参见曹禺《雷雨?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80页。
  [6] 参见石明圆《“雷雨”意象的文化阐释》,《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7][8] 曹禺:《雷雨?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9][10] 姚宝?:《〈立秋〉笔谈》,《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文学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