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树剑|从律管候气到针刺候气 ——一个中医学术语的文化渊源

 看文海 2017-03-07

作者简介:张树剑,青年中医学者,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现于剑桥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访学。


1

摘要

对针刺候气这一中医学术语的观念来源作了上溯与解读,认为候气是古人授时的方法之一,早期的候气与望气、风占等有涉。在天人相应的观念系统里,时节、方位与身形被联系了起来,于是这一天文与风占意义上的候气法便有了医学的意义。这一概念在医学语境下悄然变化,成了医者可以掌握的具体临床技术。

详情 ↓


针灸临床上讲究得气。得气一向被认为是针刺取效的关键。今人所注重的针刺得气,大约等同于针感,而将针感等同于得气是民国时期才有的[1]。《内经》中对得气一般称之为“气至”。“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气不至,则需要“候气”。本文拟就“候气”这一术语展开讨论,以期见微知著,溯及中医学早期概念术语的文化来源。

《内经》中涉及候气理论的主要篇章有:1)《素问·八正神明论》: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2)《灵枢·卫气行》卫气之在于身也,上下往来不以期,候气而刺之(3)《素问·离合真邪论》帝曰:候气奈何?岐伯曰:夫邪去络入于经也,舍于血脉之中,其寒温未相得,如涌波之起也,时来时去,故不常在。

笔者预设以下问题:三篇所述的“候气”是否一致?其间是否有着内在的联系,所候的是什么气?其思想渊源在哪里?

1   律管候气

候气不独出现在医学文献中,也是一个古代天文学的名词。我们先考查与医学似不相涉的候气法。

《史记·律书》:“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轨则,壹禀于六律,六律为万事根本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几乎任何领域都与律历有关,这一点勿庸置疑。《汉书·律历志上》:“天地之气合以生风,天地之气风正,十二律定。”至于天地之风气以生律的原理,在后汉书·律历志》中:“夫五音生于阴阳,分为十二律,转生六十,皆所以纪斗气,效物类也。天效以景,地效以响,即律也。”

“天效以景,地效以响”,是天地之气以生音律的原因,反之,可以通过声律以候天地之气以律候气的工具是律管,即一种乐器,所候之气是天之节气。律管候气的由来已久,20世纪80年代中期,河南省舞阳县的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22支用丹顶鹤腿骨制作的骨笛,制作年代迄今愈9000年[2]

以律候气是为了授时,授时则是贯穿整个古代社会生活的核心。准确地授时不仅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而且是统治者代天行令的证明。古来授时的方法有多种:观星、物候、测景、候气等,都是早期巫史的工作。观察天道的仪器,当是以圭表之类的仪器,而对地气的测定则需要乐器,所谓“天效以景,地效以响”。


律管候气与中医学中针刺候气的内在联系,以下将详细论述。但古来医书中鲜见对律管候气的说明惟张介宾《类经图翼·律原·候气辨疑》对此有记述:“候气之说,古之所无,埋管飞灰以候十二月之气,不经之谈也,学者感之久矣,自宋元以来,诸儒皆未尝辨论,近赖本朝二三儒臣,渐得辨明,今采其略,以解后世之疑,或有不无少补者。”

又有《乐经元义》曰:六律为阳,阳数九而始于子,故黄钟象阳,以次而短,至无射而极;六吕为阴,阴数六而始于未,故林钟象阴,以次而短,至仲吕而极。此十二律取象取义于十二月之微旨也。后世既不识月令肇造之原,又不识圣王造律简易之心,遂以十二律为神物,真可以通天地而合神明。

张介宾以律管候气,“古之所无,为不经之谈也”,但又说:“此十二律取象取义于十二月之微旨也”,承认十二律取义于十二月殊不知,十二律候十二时节的微旨正是古人所信奉的,以十二律为神物,可以通天地合神明,这一制律思想已经渗透到医学观念中来,这是他所未能洞明的。

2   候气、望气、风占

《吕氏春秋·音律》也记述了音律与节气的关系原理:“天地之风气正,则十二律定矣。古籍中常风气同用,候管所候不同时节的气,实际是就是不同时节的风。由十二律候十二月的节气[3],因古音有阳律阴吕的不同,所以,古制是十二律应二十四节气之变,冯时认为,这是在一种更原始的形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原始的候气形式很可能是在阴阳律管数量相等的情况下以律吕匹配主候一气。准确地说,古人最初的做法应是用四律四吕八律管主候四气,而后用八律八吕十六律管主候八节,八节即所谓八风[4]

 

《灵枢·九宫八风》、《吕氏春秋》、《淮南子》、《史记》篇中均有对八风的记述,查证之,八风名称不同,见表1。

《灵枢·九宫八风》的记述:是故太一入徙立于于中宫,乃朝八风,以占凶吉也。……此八风皆从其虚之乡来,乃能病人。

 

山田庆儿考证:《灵枢》的八风与兵家之风占一脉同源,认为《灵枢》中“能病人的八虚风”的病理原亦与兵家风占的主客胜负有关,此是医家之风占,可能是兵家风占派生的支流[5]283-285

 

张介宾语:与冬至登台望云物以占吉凶,盖同一意也。”此句颇有识见。按《说文·人部》:候,伺望也。候的基本含义即是望,秦汉典籍中用例多矣,不赘述。候气与望气、风占的目的也是一致的,无非是占候凶吉,在兵家常用,如《史记·律书》:“(六律)於兵械尤所重,故云‘望敌知吉凶,闻声效胜负’,百王不易之道也。武王伐纣,吹律听声,推孟春以至于季冬,杀气相并,而音尚宫。同声相从,物之自然,何足怪哉?”

 

候气、风占等技术的目的相同,但操作上或有不同,用律管候气是一法,登台望气是一法,闭户占算也是一法。闭户占算所用的工具是占盘,1977年,安徽省阜阳县的西汉汝阴侯墓,出土了天文学与占星术用的三种器具[6],其中包括太一九宫占盘。由方形的天盘支撑着地盘组成,天盘上有数字排列,占盘上根据方位有一些文字,据山田庆儿考查,占盘上的文字与《灵枢·九宫八风》中太一游居的相关内容非常相似,甚至可以将《九宫八风》径视为太一九宫占盘的解说,或者说不定完全取材于当时有关这种占法或占盘的文章[5]271

结合前面所述,《灵枢·九宫八风》确是与古代占术关系密切。太一之神在一年中八个时段分居八宫,将时间与方位结合起来,实际表现了古代的一种宇宙图式。以《灵枢·九宫八风》为代表的篇章,将这一图式引入到人体的疾病与治疗理论中来。

3   八风、八节与身形

《灵枢·九宫八风》篇在《太素》有同名篇,不同的是《太素》中绘有九宫八风图,见图1。该图将人体的九个部位分别配属九宫。

图1 九宫八风图

《灵枢·岁露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四时八风的宇宙时空观与人体被机械地联系起来,图1人体部位与九宫配属的文字说明在《灵枢·九针论》有:请言身形之应九野也,左足应立春,其日戊寅己丑。左胁应春分,其日乙卯。左手应立夏,其日戊辰己巳。膺喉首头应夏至,其日丙午。右手应立秋,其中戊申己末。右胁应秋分,其日辛酉。右足应立冬,其日戊戌己亥。腰尻下窍应冬至,其日壬子。六府膈下三藏应中州,其大禁,大禁太一所在之日及诸戊己。凡此九者,善候八正所在之处。

 

细究身体部位与九宫、时节的联系规律,不难发现,这是古人想象人体头南足北俯卧,然后太一所向的方位即是所连属的身体部位。关于“太一”,有多种说法,这里是指北斗。

 

古人掌握时节的方法,日间是观察日影,所谓“天效认景”,夜间则以观察北斗为主。由此,天之八节,地之八风与人体的八个部位就联系起来了。


《灵枢·九宫八风》中有:“太一移日,天必应之以风雨,以其风雨则吉,岁美民安少病矣,先之则多雨,后之则多汗。”与“是故太一入徙立于中宫,乃朝八风,以占吉凶也。”仍然是占术家言


直到《灵枢·岁露论》(同见于《太素·三虚三实》):黄帝问于少师曰:余闻四时八风之中人也,故有寒暑,寒则皮肤急而腠理闭,暑则皮肤缓而腠理开。贼风邪气,因得以入乎?将必须八正虚邪,乃能伤人乎?本段已摆脱了占风的理论,向实质性的病理迈进。

 

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故月满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肌肉充,皮肤致,毛发坚,腠理郗,烟垢著。当是之时,虽遇贼风,其入浅不深。至其月郭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虚,其卫气去,形独居,肌肉减,皮肤纵,腠理开,毛发残,膲理薄,烟垢落,当是之时,遇贼风则其入深,其病人也卒暴。

 

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时之和,因为贼风所伤,是谓三虚。故论不知三虚,工反为粗……逢年之盛,遇月之满,得时之和,虽有贼风邪气,不能危之也。

 

这里讨论的邪风致病的原理,虽然还没有完全离开节令的因素,但关注点已经悄然改变,将致病因素归结到人体与自然界节律的互相影响上来,这一观点显然是进步的。

与此相仿,以下两段阐述,八正之虚风与人有八虚,其观念来源亦与时节方位有关,但应用到人体病理层面,则非常具体,与占风术的距离很远了。

《九针论》:九针者……八以法风……八者风也,风者人之股肱八节也,八正之虚风,八风伤人,内舍于骨解腰脊节腠理之间。为深痹也。

《灵枢·邪客》:黄帝问于岐伯曰:人有八虚,各何以候?岐伯答曰:以候五藏。黄帝曰:候之奈何?岐伯曰: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流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


4   针刺候气

《素问·八正神明论》中岐伯曰: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这是《内经》中提到刺法候气的一个重要方面,此处的候气当如何理解呢?《素问·八正神明论》有:帝曰:星辰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八正者,所以八风之虚邪以时至者也。四时者,所以春秋冬夏之气所在,以时调之也。八正之虚邪,而避之勿犯也。以身之虚,而逢天之虚,两虚相感,其气至骨,入则伤五藏,工候救之,弗能伤也。故曰:天忌不可不知也。

显然,这里的候气与《九宫八风》的风占还是有联系的,所候之气,来源于前文所述的律管所候的天地之节气。然而,与上述《灵枢·岁露论》相似,这里的四时八正已经与机械的节气虚风以及风占中的主客胜负分离了。

 《素问·八正神明论》有:是故天温日月,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是以天寒无刺,天温无疑;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因天之序,盛虚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故日月生而泻,是谓藏虚;月满而补,血气扬溢,络有留血,命曰重实;月郭空而治,是谓乱经。

这与《岁露论》文字有同源的成分。风占中的四时八正已经转化为人体与自然界的节律相应了。所以,虽然医学上的针刺候气与天学的律管候气有着内在渊源,但在具体技术上却革命性地进步了。

同样,《灵枢·卫气行》有:刺实者,刺其来也;刺虚者,刺其去也。此言气存亡之时,以候虚实而刺之,是故谨候气之所在而刺之,是谓逢时。在于三阳,必候其气在于阳而刺之;病在于三阴,必候其气在阴分而刺之。

 

本段所候之气是卫气,其医学本身的意义比《八正神明论》又进了一步。卫气,被古人认为是一种日行于体表,夜行于体内的气。《灵枢·卫气行》故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藏。

这里的所候的是人体本身的气,从这种意义上说,《卫气行》的候气法较《八正神明论》的候气,离天地的节律又远了一步,而且有了人体生理观的意义。然而,究之卫气的运行规律,却还是来自天地的度数。

《灵枢·卫气行》中有: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房昴为纬,虚张为经。是故房至毕为阳,昴至心为阴。阳主昼,阴主夜。故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藏。

 

虽然卫气的运行规律是天道的反映,但“刺实者,刺其来也,刺虚者,刺其去也。此言气存亡之时,以候虚实而刺之,是故谨候气之所在而刺之,是谓逢时。将所候之气由天气向人体之气转变了,可以说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同时,这一候气的方法,或是后世子午流注针法的滥觞。

 

最后,谈一谈《素问·离合真邪论》的候气:“帝曰:候气奈何?岐伯曰:夫邪去络,入于经也,舍于血脉之中,其寒温未相得,如涌波之起也,时来时去,故不常在。故曰方其来也,必按而止之,止而取之,无逢其冲而泻之。真气者,经气也。经气太虚,故曰其来不可逢,此之谓也。故曰:候邪不审,大气已过,泻之则真气脱,脱则不复,邪气复至,而病益蓄。故曰其往不可追,此之谓也。不可挂以发者,待邪之至时而发针泻矣。若先若后者,血气已尽,其病不可下。故曰:知其可取如发机,不知其取如扣椎。故曰知机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者扣之不发,此之谓也。

 

《离合真邪论》的主旨是讨论针刺补泻的的术式,在讨论针刺补泻之前,本篇有一段这样的叙述:夫圣人之起度数,必应于天地,故天有宿度,地有经水,人有经脉。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夫邪之入于脉也,寒则血凝泣,暑则气淖泽,虚邪因而入客,亦如经水之得风也,经之动脉,其至也亦时陇起,其行于脉中循循然。其至寸口中手也,时大时小,大则邪至,小则平。其行无常处,在阴与阳,不可为度。从而察之,三部九候,卒然逢之,早遏其路。

在这里,作者阐述了人体经脉与天地的关系,与《八正神明论》的观点近似,但本篇比《八正神明论》的进步在于不仅仅将停留于天地与人体的节律对应,而进一步将气候条件对人体血脉的影响提出来。这样,天地节律与气候就成为纯粹的外部条件,而脉诊成为诊断血气的关键因素,而脉诊的引入也令候气有了具体的操作条件,为针刺补泻的实施提供了依据,“候气”真正成为可以具体操作的医学技术,与占风观念渐行渐远了。

5     结语   

    候气本指古人用律管候四时八节之气,是古人授时的方法之一。气与风异名而同类,八节之气即八节之风。早期的候气与望气、风占等有涉。根据古人对天文物候的观察,斗柄指向可以反映时节变化,在天人相应的观念系统里,时节、方位与人体的身形被联系了起来。因为风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病因,邪风袭于虚乡而中人,则身疾病,所以,候八节之风这一天文与风占意义上的候气法便有了医学的意义。


    《内经》中讨论的针刺候气,其文化的始基意义来源于天文学的候气,候气即候风,古人的风占同时有兵家的意义,望气以占凶吉,与中医学中的八风致病的观念亦有同源的思想成分。作为《内经》的核心治法,针刺是针对风气致病的病因治疗,必然需要候气乃刺之。然而,毕竟针刺是具体的技术,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候气”的概念内涵渐渐地由初始的文化意义,转向技术层面的操作,以符合临床实际。由是,“候气”这一概念在医学语境下悄然发生了变化,成了医者可以掌握的具体临床技术。



参考文献

[1] 谭源生. 民国时期针灸学之演变[D]. 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

[2] 萧兴华. 中国音乐文化文明九千年——试论河南舞阳贾湖骨笛的发掘及其意义[J]. 音乐研究,2000,(1):3-14.

[3] 张树剑.从自然现象到人体腧穴的变迁——“八风”考论[J].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31(12):75-76.

[4] 冯时. 中国天文考古学[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267.

[5] 山田庆儿. 古代东亚哲学与科技文化——山田庆儿论文集[M].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

[6] 安徽省文物工作队. 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发掘简报[J]. 文物,1978(8):12-31.


本文原载于《医学与哲学》2012年4月第33卷第4A期,版权归作者所有。


理性审读针灸 | 还原针灸本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