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明代夷陵

 宜昌石头书屋 2017-03-08

    宜昌古名夷陵,始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如“楚世家”中记:“(楚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拔我郢,烧先王墓夷陵。”“六国年表”中载:“秦拔我郢,烧夷陵。”历史上,最早将白起烧的夷陵和宜昌古名夷陵联系起来的,有资可佐的是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故城州)北对夷陵县故城。城南临大江。秦令白起伐楚,三战而烧夷陵者也。应劭曰,夷山在西北,盖因山以县名也。王莽改曰居利,吴黄武元年更名西陵也,后复置夷陵县。”

    夷陵作为县名,至迟也在西汉时代。其命名的含义,一是《汉书·地理志》说的“因西北有夷山,故名夷陵”;二是旧志说的“巴峡之险至此始平夷”。两种说法都是因山川形势而得名,所不同的是,前者偏重于山,后者偏重于水。后世归纳为“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有山有水的,这最为人所接受。

    古夷陵真迹难觅,现在通常的说法是,远古天下初分九州时属荆州,西周时属楚地,春秋战国时为楚邑,既有“楚之西塞”的称谓,也有“楚蜀间一大都会”的说法。秦汉以降,为历代郡、县、州、府治所,因时代变迁,别有“宜都”、“西陵”、“拓州”和“峡州”等名称。如明初为峡州府,洪武九年(1376)复降为夷陵州,下领长阳、宜都、远安三县,隶荆州府,属湖广布政使司(省)上荆南道。其中今五峰土家族县原本属长阳地,天启年后,百年关以西属土司隶容美(治所在今鹤峰容美镇)。同年,归州废州入秭归县,隶属夷陵州。洪武十三年复置归州,治秭归,领兴山、巴东二县,属荆州府。

    众所周知,一个城邑是一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方史料表明,宜昌古城代有废兴,或有长江左岸,或有长江右岸,或在长江小岛中,且多尘封无踪。惟有元代移治的唐城旧址,在明洪武十二年(1379)修建城池,后历经多次修葺,大致还是初建时的规模,直到民国18年(1929)才拆毁。从夷陵(宜昌)历史上看,明时学习风气浓,贤士俊才多,考中进士者堪称空前绝后,由此形成了夷陵地方诗歌繁荣的第一次高潮。诚如文安之在《重修长阳儒学记》中所言:“地灵所钟,人文猬集,一时科举蝉联。”由于区划变迁,加之年代久远,史料有限,境内究竟出过多少进士,尚难于汇总。就清同治三年(1864)《宜昌府志·祠祀志》所载来看,东湖县(古夷陵)所祀乡贤19人,其中18人是明代人,且多为进士举人。而民国《宜昌县志·人物表》记载:“选举甲,辟举”中的辟举制有二,一种是朝廷诏举良方正孝弟力田茂材异等直言敢谏、经明行修博学鸿儒之士,由国君临轩亲试,中选授职,宜昌元代得1人,明代得7人,清代得1人;一种是地方官上章保荐,交由吏部复议,再上奏允行,宜昌明代得2人。“选举乙,进士”中的科举及第,元以前凡乡举姓名,郡县志多略不载,自明开始才详载所考科目,按宜昌进士,明代得16人,清代得3人。“选举丙,乡举”中的宜昌乡举,明代得90人,清代得35人。从上述统计数据可见,明时的夷陵文化处于一个非常兴盛的时期,而这与当时的国内形势又不无关连。

    据文献记载,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建立明王朝的过程中,一方面总结了前朝历代选官取士的弊病,注意吸取教训,强调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另一方面,为了加强君主专制统治,利用封建说教、八股文取士,以禁锢人们思想。为解决选拔、培养人才的问题,朱元璋在选官取士上把荐举、科举和学校三种途径结合起来,多次下令求贤、开科和兴办学校。其中,荐举取士在明朝开国初期的选官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科举取士则是明朝选官制度的主体部分,特别是永乐以后,天下士人皆趋于科场,把科举做官视为入仕正途;同时把学校同科举考试紧密联系起来。单就学校方面讲,朱元璋认为“治天下以人才为本,人才以教导为先”。早在1365年,他就决定设立国子学,令官员子弟以及民间学习优秀的青年人入充国子学生。明朝建立后,又规定各府、州、县都设立学校,对于优秀的学生,可以保送到国子学读书。后来把国子学改称国子监,并且选拔其中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到各衙门去实习吏事,称之为“历事监生”,然后根据他们的表现授以官职。除此之外,还有专为宗室子弟设立的宗学,为武官子弟建立的武学,乡里延聘教师教导民间子弟的社学以及私人兴办的书院、私塾等等。

    正因是举国之风,所以夷陵一地也与时俱进。如宜昌历史上著名的墨池书院和六一书院,便都始于明朝。墨池原本晋郭璞、宋苏轼洗砚处,明弘治七年(1494)知州陈宣在此创建书屋;六一书院缘于纪念曾贬为夷陵县令的欧阳修,明嘉靖年间(1530年前后)由知州李一迪主持兴建。浓郁的学风带来的结果自是“学而优则仕”,考中举人、进士的多,入仕为官的人也多。综观古代宜昌,入朝居高位的夷陵人莫过于明朝。其中著名的有赵勉,明洪武十八年进士,历官至户部尚书;刘一儒,嘉靖三十八年进士,历任刑部侍郎、南京工部尚书;王篆,嘉靖四十一年进士,历官两京(即南京、北京)都御史、晋位少宰(吏部侍郎),当地群众都称他“王天官”,口耳相传,盖过其真名。明代公安派骨干、夷陵诗歌的代表人物雷思霈,是万历二十九年的进士,文安之也是天启二年的进士,他们都曾仕籍翰林院检讨(史官),俗称“太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