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Oddi括约肌的结构与功能:神秘面纱的揭开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9-12-13
Oddi括约肌的结构与功能

Oddi括约肌是一组围绕胆胰管末端,起源于前肠腹侧基底部的肌群,在十二指肠出现后5周左右形成。虽然早在1600年,法国解剖学家Francisci Glissoni就曾推测胆总管末端括约肌的存在。然而,直到200多年后,Rugero Oddi才正式的描述了这组肌群,并将其功能定义为控制胆汁的排泄。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以Boyden、Rettori、Hand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学者,联合应用解剖学、电生理学、肌电图检测、核素闪烁照相、胆道测压等多种技术手段,逐渐揭开Oddi括约肌结构和功能的面纱。

目前认为,Oddi括约肌由胆道括约肌、胰管括约肌和十二指肠括约肌3组不同的肌群组成,通过动态和节律的周期性运动,实现包括调节胆汁和胰液排入十二指肠,促使胆汁进入胆囊储存,以及防止十二指肠液反流进入胆胰管的三大功能。胆道测压和肌电检测研究表明,Oddi括约肌的运动主要包括两大类型——紧张性收缩和时相性收缩。紧张性收缩使Oddi括约肌维持一种平均约4~30 mm Hg的基础压力,比胆总管高5~15 mm Hg,比十二指肠压力高15~30 mm Hg,其主要作用是促使胆汁流入胆囊,同时阻止肠液向胆道和胰管的反流。Oddi括约肌的时相性收缩是一种自发的节律性收缩与舒张,约3~10 次/min。时相性收缩对保持Oddi括约肌基础压力起辅助作用,但其主要功能可能是及时排出Oddi括约肌部位的细菌和组织碎片,保持胆胰管末端的通畅。

虽然Oddi括约肌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已经得到初步的揭示。然而,其精细和复杂的神经调控机制仍不明确。Oddi括约肌结构异常的原因和类型、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Oddi括约肌与胆囊切除术后疼痛、复发性胰腺炎、胆胰管汇合异常、胆管结石等疾病的关系仍存在诸多未知的领域。如何精确的检测Oddi括约肌的运动和准确评价Oddi括约肌的功能目前也缺乏有效的工具和国际公认的标准。

Oddi括约肌的切开与成形

随着对Oddi括约肌结构功能及其与胆胰管疾病关系的不断认识,针对Oddi括约肌的外科手术——括约肌切开术和括约肌成形术,逐渐应用到临床。括约肌切开术需要横断壶腹部的括约肌组织,而括约肌成形术则需要切除部分括约肌组织以及黏膜的缝合重建(十二指肠与胆管或者胆管与胰管)。两种手术都能永久性破坏括约肌的机能,而括约肌成形术由于破坏更为彻底,被认为具有理论上的预防再狭窄的优势。

1946年Colp报道的经胆管内镜行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功能障碍,是最早针对Oddi括约肌的外科操作。同期,Doubilet和Mulholland基于胰腺炎发病机制与胆胰管共同通道相关的理论,将这种手术方式应用于复发性胰腺炎的治疗。1952年,由他们设计的开腹经十二指肠入路Oddi括约肌切开术为Oddi括约肌的外科手术奠定了基础。在此影响下,美国的Jones和Smith针对复发性胰腺炎,开展了将壶腹部和胆总管末端的前侧壁行V型切除后,再将十二指肠黏膜与胆总管黏膜间断缝合成形,以达到彻底破坏Oddi括约肌功能的括约肌成形术。而Moody等在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疼痛时,设计了通过切除胆胰管末端的鼻中隔,以同期切开胰管括约肌的括约肌成形术。Oddi括约肌切开和成形术随后被应用到包括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缩窄性乳头炎、胆总管末端结石、括约肌功能障碍等多种胆胰管疾病的治疗。

消化内镜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技术的出现将括约肌切开术推向新的高度。在内镜的引导下,原本深藏在人体深部的十二指肠乳头直接暴露在临床医师眼前。作为人体可进入胆道和胰管的唯一自然通道,十二指肠乳头和Vater壶腹成为内镜下干预胆胰管的首选途径。而Oddi括约肌作为控制这条自然通道的阀门,无论是基于诊断还是治疗的需要通常需要被切开,以方便内镜下插管造影、支架植入、放置引流、套取结石、活组织检查等。真正意义上通过现代消化内镜对Oddi括约肌的操作起始于1968年McCune成功的通过十二指肠乳头实施胆道插管。6年以后,这种纯粹诊断性的技术因为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技术的实现转变成一种治疗性技术。随着内镜技术的成熟和推广,括约肌切开术已经成为内镜诊疗胆胰管疾病的基本操作之一。

本文节选自

曾建平, 董家鸿. Oddi括约肌:从切开到修复[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7, 33(2): 209-21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