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桂枝汤神解种种

 笑瞧流水 2017-03-08

肖相如按:我在网上看到了一些大神们对桂枝汤的神解,摘录一些推送给大家看看哈。希望大家开动脑筋,拥有火眼金睛,欢迎讨论!



神解一


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凡病皆是人体一气流行之升降出入出了问题,导致一气运动不圆。


治疗之法,不外乎调理气机的升降出入,恢复正常的圆运动,即河图运动(太极运动)。


调理之法,不外乎转中轴,推外轮——推要留意方向性。从左要上推,从右要下拉。当然了,整个外轮360度,处处皆可着力,只需用力方向与调理目的不相反就行。


这不是用手推,而是用药物!


桂枝在左侧向上拉,芍药从右侧向下拉。甘草、生姜、大枣则转中轴,炙甘草补中气 —— 相当于添加旋转之力,生姜大枣助胃气补胃液,相当于加光滑剂。


三处合力,不愁气机不恢复正常旋转。而气机一转,疾病即散。什么细菌病毒,统统不在话下。


更妙的是,在不同的季节,大气对流的升降比例是不同的,适当调理桂枝和芍药的比例,可以控制左升右降的力度,即可完成天人相应。


神解二


多数人认为桂枝汤中的生姜、大枣是用来调和营卫的,但《伤寒论》是不讲气血营卫的,只论阴阳,因此在治疗太阳中风证时,不能少了生姜。


有的把生姜当作药引也是不对的,在用量上它一定要重用,因为它在方剂中也是一味主药,和桂枝一起解表祛风,辛甘发散为阳。


大枣和白芍一起固阴,阳动阴从,阴阳相济,这个桂枝汤就形成了一个旋转的太极图,进入人体后自然会把人体机能带动起来,帮助恢复体内动态太极平衡状态。


就这简单的几味药就把人体机能纳入正常运行轨道,这是四两拨千斤,看来张仲景是一位“太极拳”高手,因此我们可以把《伤寒论》称作中医中的“太极拳”。 


桂枝主味辛香,辛香之物多发散,所以它的五行属木,辛甘发散为阳,性温,入心,有木火通明之气,属于太极图中阳鱼部分。


白芍是毛茛科植物芍药的根茎,味苦、酸,性微寒,色白,主治腹痛、除癖散结、敛阴止汗。因它有酸寒收敛之性,颜色为白色,藏在土中,所以在五行上属金,酸苦涌泄为阴,性寒,入肾,属于太极图中阴鱼部分。


好了,现在太极图已初具轮廓了,但好像中间还缺少一个中间媒介,否则桂枝和白芍就名不正言不顺,且不容易结合在一起啊。


所以仲景先生找来炙甘草,炙甘草味甘、苦,性平,这里为什么多了个苦字?


本来甘草味甘,但它经过蜜炙后,会稍微带一点焦苦味。因为它有这点苦味,所以能跟白芍沟通,否则怎么给桂枝说媒啊。


炙甘草在这里就是太极图中的那根太极弦“S”,介于阴阳两界,使两界信息相互沟通,如同我们人体修炼中的元神,起到中介、互通、转化的作用,这个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无它是不可能引动先天之精气的。


所以有了炙甘草的作用,可以使阳气化育真阴,阴气孕育真阳,也就说桂枝和白芍阴阳互济,相亲相爱,产儿育女,生生不息。


生姜则是助桂枝解肌发表,而大枣则生津液,养胃阴。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美的组合,这个组合就像一个旋转的大轮盘,我们可以在上面加点其他药物来应对不同的各种症状,这些被加进去的药物在桂枝汤这个大轮盘的旋转带动下,会迅速进入人体,发挥药效,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对于阴阳两证都可以通过桂枝汤来调整,只是要根据实际病证灵活加减即可。


如果需要加强阳气作用,可加大桂枝用量,甚至加一些附子、干姜之类阳性药物。如果需要增加阴气作用,则要大白芍用量,也可加一些生地、元参之类阴性药物。


总之如能灵活运用桂枝汤,可以治疗百余种疾病,可广泛用于各种内伤杂症。



按:通过这些神解,你学会桂枝汤的用法了吗?究竟怎么用啊?好像桂枝汤是太极啊!也像是法轮哦!


这种神解很多的哦,就看能不能把你给侃晕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