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年你的目标能实现吗?丨自我管理

 wyk1014 2017-03-08


2017年已经过去1/6,你的年度目标进行的怎么样?已经在按照自己的计划行动,逐渐成为理想中的自己了吗?  你是怎么把目标落地拆解出来的?拆解后的感觉如何,全面吗?有效吗?心安还是焦虑?  一起来做个练习吧!


年度目标一:成为优秀的讲师

1. 反复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2. 在实践中反复练习;

3. 虚心听取受众的建议意见;

4. 修正提升。


年度目标二:减重10斤

1. 每天运动,跑步至少5K和KEEP的力量训练/瑜伽 隔天执行  

2. 控制饮食,不吃宵夜和不利于健康的食物 

3. 摆脱周围环境的诱惑   

4.远离那些总是怂恿我吃东西的人


年度目标三:二战考研成功         

1. 合理规划时间 要劳逸结合   

2. 要调控情绪,着重处理逃避困难和情绪波动大的情绪。           

3. 高数要大量做题,英语政治专业课,坚持记忆。                      

4. 短暂放弃后不要埋怨自己,继续开始。


这样的落地计划你觉得满意吗?是不是总觉得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否全面,是否真的会执行呢?那么我们一定得知道“改变之轮”这个工具了。


《学习型管理》
要搞清楚一个问题,你不仅必须承认这个问题的存在,还必须知道自己在面对问题时有哪些选择。事实上在改变行为习惯这件事上,我们是有选择的。
多年前我就已经开始和客户应用这个图形工具了。它描述了我们为了成为理想的自己,需要厘清的两个维度:“积极—消极”轴,表示了帮助我们或者阻碍我们的因素;“改变—保持”轴,表示了我们决定在将来改变或者保持现状的因素。因此,在追求任何行为习惯的改变时,我们都有四个选项,
创造代表了我们想要在将来创造的积极因素,
保留代表了我们想要在将来保持的积极因素,
消除代表了我们想要在将来消除的消极因素,
接受代表了我们需要在将来保持的消极因素。
这就是我们的选择。它们当中有的更有活力、更加迷人、更加有趣,但都是同等重要的 而且其中有三种选择需要付出的努力,比我们想象的更多。



在面对“如何成为理想中的自己”的主题,往往我们在需要改变的时候存在两种极端的现象:


一种是不知道如何开始而一直处于“我想……”的状态,做了计划也不是很落地,还是不知道怎么做,一边想一边焦虑;另外一种是,还没有想清楚就急于开始行动,发现事倍功半,因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足够的反馈,最后就慢慢放弃了。两种状况都不是我们想要的,所以我们需要更有逻辑的进行思考和计划,然后再开始执行。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种方法,叫做“改变之轮”。它告诉我们想要开始改变的时候,可以从两个维度,四个象限进行思考。它不仅可以用于习惯的改变,还可以用于解决棘手的问题。“改变之轮”提供了一种思维框架,让我们可以更全面更有逻辑的思考及计划,从而更有效的行动。


【创造:行为习惯中最迷人的】


首先是创造,创造代表了我们想要通过改变而得到的积极因素。创造这个维度,几乎是我们想要达成一个目标最先会考虑和计划的维度。


只需回想一下我们做年度目标的过程,几乎80%都是要创造一个新的“自我”计划。新的一年准备开始读书、写作、旅行,做一个安静的美女纸;相信有很多人有“100个微梦想清单”,这也是创造。通过一些行为去改变原有状况成就一个新的自我的过程就是创造。


【保留:不断进步≠持续改变】


保留这个维度非常重要,同时又最容易被忽视,互联网时代,“迭代”这个词特别火,迭代是重复反馈过程的活动,其目的通常是为了逼近所需目标或结果。每做完一件事儿,我们就要进行复盘/回顾/反思去迭代新行为。


在做一件事复盘/回顾/反思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总会关注做的不好的地方,想着如何改进,而很少归纳那些让我们做的很好的地方。


这不仅是对我们个人,在对待自己的下属和组织中也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样不仅没能把好的东西保留传承下来,还会因为过分放大缺点不足,带来消极的影响,让执行者不自信。而真正意义上保留那些做的好的地方,会让我们把“隐形经验显性化,显性的经验可以复制化”!


而真正的变化并不一定是好的,我们的最终目的不是持续改变,而是不断进步,要有“以终为始”原则去考虑变与不变。


【消除:给创造腾出空间】


消除对应创造,在我们计划“创造”的时候,其实就是在“消除”。


往往我们在开始一个好习惯的时候,都是在消除一个坏习惯。同样在开始一个新行动,就是在消除一个旧行动。比如我们要养成读书的习惯,那么其实我们就是消除回家以后看电视的习惯;我们要开始一个新的项目,其实在消除把时间花在旧项目上的行为。 


比如,要获得优秀员工的称号,那么我会消除:上班玩儿手机的毛病。


【接受:当你缺乏改变的能量时】


这是一个绕口令:接受这个维度,通常情况下,不太好接受!


不能接受既定的事实,往往会诱发消极的行为,从而消耗能量。比如:如果直接上司拒绝了我们的提议,我们会向下属抱怨领导是多么鼠目寸光。


接受表面上是接受不能改变的事实/结果,更深层次是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接受自己的选择,因为往往为了创造我们会把其他一些事情排在后面,那么就要接受那个事件不能尽如人意。


依旧拿我的年度目标作为例子,要被评为优秀员工,必须要接受:在工作上的时间变多,娱乐的时间变少;接受陪家人的时间相对变少的事实。


只有接受了这样的事实,在我们不能与朋友家人聚会的时候,才不会抱怨工作太累,反而会积极的处理工作,同时还会想办法去弥补朋友和家人。如果事前没有想过“接受”这个维度,不知道自己要为目标付出的成本,最后往往事情发生了会不知道怎么做,还会抱怨不停。


如果按照“改变之轮”这样的思考框架进行每一象限的思考,结果就大有不同咯!再看看开头的目标吧。


年度目标一:成为优秀的讲师

创造:思考后用实践验证,不断提升

保留:1 反复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每天确定一个学习和授课的专题;2 在每日内训中实践,争取更多的外训机会

消除:讲课随性

接受:虚心听取受众的建议意见,并将建议整理汇总,并写出具体改善的方法,并对自己提出明确要求;


年度目标二:减重10斤

创造:完成1000KM累计跑程

保留:每天称重,早起跑步或者做瑜伽/弄早餐,走20分钟左右上班 

消除:外出就餐时,朋友提议吃那香辣可口但又不利于减肥的食物 

接受:每天都不赖床, 看着别人大口吃肉自己咽口水


年度目标三:二战考研成功

创造:逃避困难情绪,时间调控,大量做题,弥补基础,加强记忆学科的记忆

保留:1,戒掉游戏 2.能坚持坐下去学习的习惯

消除:1,玩儿手机的习惯 2,逃避困难,情绪管理的习惯,3,养成为了一个目标努力奋斗的习惯

接受:娱乐时间变少,同辈压力,基础差,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和精力的现状


比较前后的不同,效果一目了然。“改变之轮”,他提供了一种思考框架,我们可以从“积极—消极”和“改变—保持”两个维度,创造、保留、消除和接受四个维度,进行更全面更有逻辑的思考及计划,从而更有效的行动。


PS.如果遇到棘手的问题,也可以尝试使用这种思考工具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