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丹道修行次第

 昵称ovrRc4Fw 2017-03-08
丹道修行方法与步骤虽然复杂,但仔细研究还是有章可循的,内容也比较确定。一般来说,唐代之前相对简单,比较朴素,描述不详尽,但学成的人很多。从明代以后,丹道理论已趋于完整,内容越来越细致,也越来越庞杂,比如清代柳华阳所著《大成捷要》,介绍相当丰富,但学成的人似乎越来越少。
在此将部分丹经中所说的修行次第放在一起,做一番对照,以便能更好的分析掌握。
丹道修行次第X

以上所列的纲目各有不同,虽然具体修炼方法多有不同,但所经历的过程还是基本相似的,下面以《上品丹法节次》为纲结合其他丹经,略做说明(做了补充和修改):
1. 炼己存诚。
也就是讲静心,科学研究表明,我们的头脑中每天都有上百亿次的念头,尽管自己感觉不到,修行首先要做的就是尽量减少或消除这些念头,为我们的心神及大脑腾出空间。张三丰曰:“人心既除,则天心来复;人欲既净,则天理常存。”正是此理。
2. 筑基培药。
保持静心一段时间之后,随着身心越来越轻松,身体开始向真正的健康方向恢复,人体的气机便开始发动。气机积攒到一定程度便觉腹内像火烧一般灼热,接着开始运转,打通三关,直至打通任督。(逆行任督)
对于气功来说,此时基本已到了尽头,但对丹道来说,才刚刚开始。巡行周天只完成了筑基的一半,接着还要进行玉液炼形,舌抵上腭,意守舌根,会有满口清甜唾液,缓缓咽下,以意念引导下重楼,过脐、气海、足三里、脚背、涌泉,再升上来过双肩,外臂、手背、指尖、手内臂、耳后、玉枕、百汇、印堂、山根、复归舌根。
筑基也叫去病,因为完成筑基后,身体的一切疾病会完全消除,之后再生病的概率也会大大降低。
3. 坎离交媾。
前面的功夫锻炼成熟之后,意守心下肾上之黄庭,识神退去,元神初现,心水下行,肾火上升,在黄庭处融合,也就是坎离交媾(坎为水、离为火),此时体内大动,如汤釜沸腾,便是大药生成之兆。
4. 采药归鼎。
大药生成,首先以“吸、抵、撮、闭”四法防止药物散失,然后真气混合,丹田中出现一点灵光,似是实物,此为
灵丹初成之象,但尚不是真的灵丹。
5.周天火候。
要想炼成真正的灵丹,还需要另外一味药,这需要通过卯酉周天(也叫大周天)来获得,筑基时的小周天元气是后升前降,而卯酉周天则是左升右降(古人认为标准的方向是面向南方,在12地支中卯为东,对人来说就是左侧,酉为西,对人来说就是右侧)。此时最重要的是准确的把握好火候,早了丹不成,晚了丹已老,何时算正好呢?按《大成捷要》的说法叫“阳光三现”。
6.乾坤交媾。
“阳光三现”就是说眼睛似闭非闭之时看见三次光亮,三次并非连续的,具体如何把握在《仙佛合宗语录》中有详细说明。阳光三现后,元气齐升至泥丸,后降于黄庭,这才是真正的灵丹。
7.十月养胎。
什么是灵丹?是由人的元神与元气相合而成,非实非虚。灵丹初成需要以胎息之法养护其成熟,首先将五官感受逆转,内视黄庭,感受元神我中有我的状态,久之将忘记呼吸,也就是胎息,然后灵丹沿脊柱节节上升至泥丸,名曰上天梯。
然后灵丹可自行感应外物,也就是说身体五官没有使用的情况下,不视而能见物、不听而能闻声。
8.移神换鼎。
像任督之于小周天一样,上天梯之后还未结束,需要反复还转洗练才行,古人称之为九转还丹。反复洗练过程中,直至灵丹逐渐与身心融为一体,元神与识神合一,此时才算是真正的真人,有些地方也叫金丹大成,传说中移神换鼎之后会有三元之寿,也就是能活到180岁。
9. 泥丸养慈。
移神换鼎后仍不足以成仙成圣,尚缺少大智慧。元神与识神合一,反复体验该境界的过程中,追求空境。配合辟谷体验心性之澄澈,性澈而神自大定,天下无撇不下之心情;神明而性自圆通,天下无识不破之物理。忘掉时间与空间的存在,只留下一个纯净的我。《庄子》所谓:“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10.炼神还虚。
泥丸养慈中的空境,与佛门的空有所不同,还需要将空境从无边无际处收回来,让时空重现,然后人面对大自然会有“物我无间”的感觉,但这还不是真正的天人合一,时空重现后之前那个纯净的自我意识会退去,归于虚无。那么,这个意识去哪了呢?用西方人的说法,那地方应该叫“虚数空间”或“异次元空间”,用丹道的说法叫做进入了玄关。
11. 还虚合道。
道家认为宇宙中有“两重天地”,我们现有的可见的、可测量的物质世界算一个,另外一个就是突破玄关之后所进入的那个超越时间和空间而存在的世界(可能与暗物质存在某种联系),之前的修炼是“盗夺”天地之机,突破玄关以后,将从另一个世界中“盗夺”无穷无尽的能量。传说进入玄关后,只要坚持修炼就会拥有无边的大神通法力。
进入玄关后,逐渐会有一点萌芽生成,然后逐渐长成独立的五官,当然不是真正的五官,否则那是怀孕了,但会拥有实质的五官感受,这便是婴儿境界。
从婴儿境界要想继续前进,需要经过一个对心性有极大考验过程——脱离苦海(和佛家的脱离苦海有所不同),《性命圭旨》云:“苦海中业水济茫,爱河间黑流晃漾,谁施那慈悲慧光济沉沦,无边无量显慈航?昭灵贶,现津渠,悉脱众生诸业障,心飇飇,意恍恍,摄入如来藏。”此时无论看见前生往事或幻想成真,都不要执着,是一切如过眼云烟方可平安度过。
12. 与道合真
脱离苦海后,婴儿会逐渐成长为阳神,阳神可通过头顶飞出体外,但这时的阳神十分脆弱不要轻易出体,需要细心养护,古人有九年面壁之说,待阳神真正养成之后,可飞出体外成为身外之身,阳神不受空间限制,可在瞬间遨游于千里之外,也可入于无间,获得真正的大自在。再继续修行,还可以分出无穷无尽的化身。
有个成语叫出神入化,说的就是这种境界,之后就是等待上天的下诏然后飞升成仙(即待诏飞升)超出三界之外。此时可动与天俱、静与天游。用行于世,而国治天下平;神证太虚,则无不持载、无不覆帱。
这时已到了世间法的终级目标,再往后就是仙人的修行了,道家传说中有36重天(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在往上有四梵天,三清境和最高的大罗天),从四梵天往上都是仙人所在的地方,至于仙人如何修行已不是我等世间凡人所能知晓的了。
感慨一下,这部分内容实在太难写了,东西太多,省略了不少,许多复杂的步骤只是一笔带过,即便这样都差点累吐血了,写这些一方面是将自己所学整理一下,另一方面是献给有缘法之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