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8751字,阅读大约需要12分钟。 本文为资深投资人、丰厚资本创始合伙人杨守彬在《创业IPO学院》所讲授的创业专题课:双创大潮下,如何不做创业失败的炮灰?从创业者的危机感、不做炮灰三原则、商业模式反思、创业生死四条线、创业唯一绝杀技五部分,提出自己的深刻观察和犀利建议。 讲课当天,杨守彬导师还发着38度多的高烧,顶着重感冒坚持为现场众多创业者做了两个多小时的分享。严重的身体不适并没有阻挡这位资深投资人对创业者的热情,他对创业及当下创业现象的深刻观察和精准判断给创业者带来的启发,要远大于这堂已经干货满满的课本身所呈现的内容。 杨守彬 丰厚资本创始合伙人、中国青年天使会常务副会长、黑马投资学院院长、春光里创始人、2015中国十大新锐投资人、2016中国十大投资人。 他是中国创投名人赛发起人、组委会主席,同时也是中国创投界521万人在线直播纪录的创造者。 他被称为创投界最会主持、主持界最懂投资的“非著名不专业主持人”,以幽默风格表达深刻思想,被业界亲切称为“彬哥”。 个人及丰厚资本投资项目包括:疯狂老师、青藤云安全、23魔方、逗哈科技、凯叔讲故事、微语言、Girlup、HeyJuice等百余家企业。 1、对于创业者来讲,花99%的时间来想失败都是保守的。 2、赶时髦和耍花枪的创业企业是必死的,只有扎马步才会活下来。 3、创业一定不能做短跑选手,要做长跑选手。 4、我可以告诉你,天天去找投资人的企业,一般找不来钱。 5、创业靠钱解决的问题都是小问题,靠钱解决不了的问题才是大问题,才是创业的核心问题。 6、PC端是水攻,移动互联网时代要靠火攻,要靠烧钱,融更多的钱把竞争对手烧死。 7、拿钱越多越安全,就这么简单。投资人都是嫌贫爱富的,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8、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业者、CEO就干三件事,定战略、找钱、找人。 9、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唯一的绝杀之路我认为就是“爆”。 创业,如何不做失败的炮灰? 第一部分 天天有危机感,才能活下来 点击超链查看“投资大咖杨守彬创业大课”《思考失败是创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视频课程。 本部分核心内容包括:创业的现实是大部分创业项目都会成为炮灰,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业风口转瞬即逝,行业变化形势迅猛,节奏神速;而投资又是一项看概率和效率的事。在这种形势下创业者如果不时刻保持危机感,思考失败,很可能就成了炮灰的一部分。思考失败,直面危机正是让创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60%或以上都会成为创业的炮灰,创业本就不可能人人成功。我之前说过,现在,创业的门槛儿低了,创业成功的门槛儿却高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加上这波的“双创”大潮,它是既神奇快速的创业时代,又是一个血腥和惨烈的创业时代。 神奇、快速,是说没有任何一个时代可以让一家企业非常迅猛的成长为今天这么成功。非常迅猛。移动互联三个月就是一年,每三个月,创业中一个领域的变化相当于过去一年的变化,节奏非常快,让人侧目,成功的非常迅速而且大成。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伴随着这些成的企业,跟他们在同一个垂直细分领域的企业,就是血腥而惨烈的竞争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如果你不幸进入了一个非常前沿的、处在风口的细分领域,结果只有三个,要么干成第一,要么让第一干死,要么被第一兼并。就这三个结果。 出现一个风口,就有一堆创业项目出来。投资为什么相对是一个晴雨表?当什么创业风口热的时候,我们就能收到批量的、近六个月的相关项目,同类的模式非常多。实事求是讲,窗口期只有半年时间。半年时间就定江湖。 我们怎么在极速的、创业的风口或窗口期内能够成为成功的而不是失败的?就是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内容。 当然前提已经讲了,失败是必然的,成功是偶然的。就像我们做投资一样,错过了很多,也捡了几个,但是我认为很多时候都不全是靠自己的眼光。我主要是做早期投资的,天使、Pre-A,现在也做一些A轮。我之前说,早期投资成功的核心要素有几个: 第一个是判断力。 对创业趋势、创业的商业模式、创始团队的判断力,能不能用眼睛一扫描就知道这是一个很好的创业项目,有没有这样的判断力,能不能看清楚。 第二个是项目渠道。 有没有非常广阔的项目渠道,看10个投两个和看100个投两个、1000个投两个,成功概率是不一样的。所以投资人都在努力扩展自己的项目渠道。 第三个是资金规模。 我用500万做投资和用5000万、5个亿做投资,成功概率又不一样。 第四个,运气。 因为投资本身是讲概率和效率的事。对于我们做投资来讲,投100个项目死10个20个都是正常的,也不伤筋动骨。 但对于创业者来讲,成就是100%,败也是100%,没有中间状态。创业者干的事,就是要么成要么败,半死不活也没什么意思,是一个非零即一的选择。这是一个很不容易的事情。对于创业者来讲,花99%的时间来想失败都是保守的,这句话我也一直提醒我自己投资的所有项目。 很多人最后没有成功,就是因为一直想成功而不想失败。如果你一直在想失败,有危机感,天天研究我怎么会死,怎么就死掉了,天天规避怎么死亡,研究怎么活下去,研究怎么活得更好,反而不会死。创业和人生一样,你越认为有事,小心驶得万年船,越没事;越认为没事,放松警惕,大意,就会有事。 所以我认为,作为创业者、创始人,花点时间研究失败,或者思考失败,不是坏事,天天有危机感,反而能活下来。成功的创始人,哪怕成为最牛的经营者,他们依然在今天充满了危机感,睡不着觉。 像马化腾,当你拥有一家腾讯这样的企业,身价已经千亿以上了,你还能保持每天把你的客户端各个产品看一遍,竞争对手的产品都看一遍吗?实事求是地讲,我是做不到。这就是我们成为不了马化腾的原因。 我相信极少人能做到,这就是非常强的危机感。只有这种危机感,才能敦促他天天研究产品、市场,保持跟一线用户的接触,腾讯才会不落伍,才会不落后,成为今天。 创业或经营企业,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每天危机感伴随的人,常有危机感的人才会真正往前走。所以,我说,无论是现在刚开始创业,还是创业一段时间,或者有一些成绩、有一些成就的企业创始人,要保持这种危机感,要天天思考和面临生死。 过去在PC时代的时候,有一个规律说,很多时候,一个企业面临最后死亡或最后失败只有18个月。移动互联网哪有18个月?3到6个月!今天可能很成功,转眼间3个月时间,竞争状态就变了,可能有些企业就死掉了。 当然,这是最前沿的竞争最激烈,也是可能最引领成功的领域,还有更多领域竞争可能没那么激烈,可能几个月的变化没那么快,但是我们也应该有这种危机意识。如果你这个领域竞争没那么激烈,说明你这个领域也不是那么有充分巨量的市场容量,成为一个大企业的机会也更少。竞争越不充分的,肯定是越传统的。 这就是我要讲的第一点,创业本就不会人人都会成功,同时,保持危机感,保持面对失败的思考是你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经常思考失败才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第二部分 不做创业失败炮灰的三原则 本部分的核心内容包括:不做创业失败的炮灰,在杨守彬看来必须做到三个原则,1、不赶时髦,创始人没有定力,什么项目热追什么;2、不耍花枪,到处宣扬而忽视企业更本质问题,耐不住寂寞;3、扎实做好基本功,所谓树大根深,不在培育根系上下功夫,虚假的枝繁叶茂也终究凋零。 怎么能够不做创业失败的炮灰?第一,不赶时髦;第二,不耍花枪;第三,扎马步。有很多企业,我们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轰然倒塌。赶时髦和耍花枪的,必然会成为创业炮灰。而只有扎马步的创业企业,才真正活下来,或赢得创业战争。 第一个,不赶时髦。 我说,只有根扎千尺土,才能叶繁百丈高。如果想把企业做的健康,非常有竞争力,在行业内能成为领先的企业,重要的不是研究把树干做大,生长多少树叶,甚至有些企业,为了做大不停给自己打药、催肥,把树催起来了。但如果底下没有发达的根系,那些迟早都会枯萎。在很大程度上,要想做出大企业的树,更应该做培根的工作,应该在根系上下功夫,往深了扎。 创业一定不能做短跑选手,要做长跑选手。时间段拉的越长,是骡子是马就溜出来了。很多时候,不要为那些市场上各种纷乱的信息所迷惑,赶时髦,什么热做什么。 切记,做创业不能赶时髦,赶时髦的结果就是创始人成为“战略骑墙派”,这样的创业者是永远不会成功的。创始人要有一定的定力。做创业或者做创始人,要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我认为这个非常重要。 疯狂雨骤时,立得定方见脚跟;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 真正成功的企业创始人,他一定不是随波逐流,一定不是什么热追什么,一定是他内心特别有主意,我就认定这一点,不管别人是否看好我,我带领我的企业、我的团队就坚持这个事。 道理很简单,做创业,做什么也好,当你自己的心不定,一定围绕别的人和事转。我也跟我投资的企业创始人讲,你也不一定要听我们投资人的,甚至我劝他们不要听。因为你要成为将来领导几百人、几千人的企业创始人,要是别人一说什么,你就把决定否了,那你是没有资格领导这么大企业的。 你自己要把自己的心定了,你定在这儿,别的人和事就会围绕着你转。有句话说,当你坚定的选择了远方,一切阻力都会为你让路。那些最终成功的企业创始人,绝对都是内心主意非常正,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都是那种力排众议坚定自己的。在很多时候,创始人要有坚定的认识,前提是,你认识清楚,是经过非常深入的思考决定之后,而不是盲目的。 成为炮灰的都是赶时髦的,殊不知,任何一个创业的领域,都有波峰和波谷,当一个领域已经广为社会所知、广为创投圈认知的时候,这个事已经在波峰上了,再进这个领域不就成炮灰了吗?你再进去,那就是要让领先者踩着过去踏向成功之路的尸骨。所以,不能去赶时髦。 我们应该是什么?我们应在在一个行业处在波谷的时候,你前置性的、敏锐的去研究未来的趋势、寻找机会,这才是正解。任何时髦你去赶的时候,永远都不能成为那个最核心的成员。 第二个,也不能耍花枪。 既然选择了创业这条路,就要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其实在很多时候,企业战略不是决定做什么,而是决定不做什么。但凡一个能把企业经营起来的创始团队,能力都很强。能力很强的人就面临着太多机会,最后都做的时候,可能就出问题了。 第三个,要扎马步。 成功的企业都是扎马步的企业。最典型的案例,我认为就是华为。不需要天天讲,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另外一个我特别敬佩的微信之父张小龙。微信从“道”的角度上讲,你最深切的感受就是,少即是多,多即是少;快即是慢,慢即是快。微信真正做到了,一切的一切回归用户价值。这是唯一的判断标准。所有人都知道应该坚持用户价值,但真正做到有多少人? 它能拨开所有迷乱,不浮躁,可以永远坚定的说不。微信说“拒绝商业化才是最大的商业化”。用后台的极繁呈现给用户极简。微信任何功能的增加都有“拒绝商业化才是最大的商业化”的思考,要不然用户发展不了那么快,体验不会那么好。它很多是限制,越限制,你的依赖性越强。当你有2亿用户的产品的时候,你能拒绝商业化吗?在强劲的竞争对手面前,微信为什么能一骑绝尘?一直在扎马步,一直在研究怎么雕琢给用户更好的产品、更好的体验,为用户提供更多价值。 这就是扎马步的力量。 第三部分 你的商业模式至少保证一点 本部分的核心内容包括:要想不做创业失败的炮灰,基础是对自己商业模式的检验。一个成立的、合理的商业模式,在杨守彬看来至少满足有钱、有人、有技术三大要点的其中一点。三要点的具体含义各有侧重,但不能满足其中任何一点的不但投资人不会埋单,而且这样的项目必然是炮灰无疑。 商业模式,通俗的讲,有钱、有人、有技术。你的商业模式至少要保证其中一点。 有钱不是真正的有钱。 什么意思?现在做的事离钱近,我可以很快的创造收入,哪怕不盈利。当然能盈利,不管2B还是2C,既能创造收入还能盈利,那更好,一定比别人活得更久。 有人什么意思?有用户。 要么有快速低成本的获取用户的能力——相较于你的上下游、同业,你获取用户的成本低很多。这也是为什么很多O2O死掉的根本原因。很多O2O获取用户的成本高到即使获取了这个用户,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很难通过这个用户挣到钱,或挣到获取用户的成本,这个模式就不成立,这是最大的问题。 所以,要么有收入,可以创造收入,无论2B还是2C,我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可以收费,哪怕一开始还不够成本,但你的曲线,成本接近收入,那有机会活下来,无论融不融资。 在这我也告诉大家一个特别客观的事,就是要努力做成让投资找你的企业,而不是你找投资的企业,不是天天去找投资人。我可以告诉你,天天去找投资人的企业,一般找不来钱。 一圈晃悠完了最大的收获是晃悠这一圈以后,有可能获得了一个宝贵的价值是谈完二三十家投资以后,终于把这商业模式考虑清楚了,想明白了,做出了调整。很多人谈了一圈以后,还是拿着那个商业计划,拿着那个模式,没融到资,还不懂得去复盘、总结、改变,这是最可悲的。 有的人是谈了二十家VC以后,想做的和最终要做的,跟最早和VC聊的已经不是一个事了,这也没关系,说明见完投资人是有收获的。 可悲的是,很多愚昧的创业者,谈完一圈就认为全天下人不理解他,而不是他的商业模式存在问题。 所以拿不到投资没有关系,也能活也能做,才可以在冬天生存下来。创业靠钱解决的问题都是小问题,靠钱解决不了的问题才是大问题,才是创业的核心问题。 所以这个事要离钱近,现在是生存之道,有收入。第二个是有人,就是获取用户的能力。但这一点目前来讲比较难了,因为移动互联网人口的增速已经放缓了。大家快要进入一个零和市场了,我说快进入,还不是。什么叫零和市场?移动端的用户就这么多了,增长很慢了。很多移动应用也好,很多服务也好,不能以获取增量用户为目标,这个时候进入了一个零和市场,就是说移动端的用户你家多点我就得少点,大家进入一个争夺的市场,这个蛋糕差不多是这样,你划的多点我就得少点。这个时候,特别低成本的快速的获取用户的能力就弱了,空间就小了,就比较难了。 有技术,这个技术是原创技术。 比如说目前的丰厚资本,我们基本按这个标准来投,即安全边界高的企业。 你有特别原创的技术,有的投资人就愿意给你买单。哪怕现在没收入,也没用户,但这个技术的原创能力非常牛,技术是有门槛、壁垒的,做成了有绝对的行业的定价权、行业话语权,那就会支持。比如说我们投的一飞智控后,大型无人机,他现在就没收入,也不可能有用户,但这个技术在全球都是领先的,那就可以砸钱,只要成了就可以。 如果没有这样技术门槛的企业,既没收入又没用户,还拿那么多钱就非常难,或者不可能。我挣不着钱,也获取不了用户,还没有核心技术,那对不起,你就属于那该死的部分,你就会成为炮灰,这样还在坚持苦逼创业,那怎么能成? 所以不成为炮灰,商业模式是基础,而现在的商业模式比较通俗的表达就是得符合这三个标准其中一项,或者这三项都有,那是最牛的。 第四部分 跑赢对手的“生死四条线” 本部分的核心内容包括:除了商业模式没有问题的基础之外,与行业对手的竞争也是创始人必须时刻重视的经营核心。杨守彬认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创业有四条必须跑赢的“生死线”。分别是产品数据、PR、融资能力、团队。只有这四点在和竞争对手的对标中占据优势,那这个项目就有前途,成为最终的胜者。 全球的竞争对手最后都要回到手机这个几寸屏幕的竞争擂台上,只能站一个人。你的手机里会同时装很多个体验差不多、功能差不多的APP吗?不会的。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的用户一定是什么?替代关系。这是很可怕的。装了这个就卸那个,是零和一的,不是你就是他。 PC时代还存在一定的共存关系,但手机呢,它共存不了那么多。在移动互联网,胜者为王,赢家通吃,只有一家。这就是它的血腥和惨烈,因为手机是一个黑洞产业,就是零和一的替代关系,所以它非常的血腥。也正因为如此,成者大成,不成必死。 我很早就说,移动互联网会发生一系列兼并收购,从多寡头到单寡头,很多人不信,但其实15年全年一直到现在演变的就是这个过程,今年也是如此。最后是赢家通吃,胜者为王。这是移动互联网所特有的、一种惨烈的竞争。 所以除了商业模式让你成为不失败、不成为炮灰的基础之后,所要做的第二步就是跑赢竞争对手。 要去对标所有同行业竞争对手,怎么不输于他,怎么领先他。跑赢竞争对手,从我们投资的角度来看,怎么跑赢竞争对手?从哪几个点上就跑赢对手?对标对手时,最核心的对标点在哪? 四个点,也是我认为移动互联网决定生死的最重要的四条线。这四条线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创业的“生死四条线”,也是作为企业创始人每天需要思考的地方,和对标竞争对手的地方。 第一条线产品数据线。 第二条线PR线。 第三条线融资线。 第四条线团队线。 我认为这四条线是对标所有竞争对手必须要跑赢的。做企业CEO,就每天掰着指头数:产品数据是不是领先竞争对手,声音是不是比对手足够大,第三点,融资是不是比对手多,第四点,团队是不是比对手强。 我通俗的讲,在今天移动互联网时代要创业成功,要站得高、看得远,还要喊得响、干得狠,才能赢。都是硬碰硬干出来的,没有和风细雨,都是生死时速。 第一条线叫产品数据线。 产品数据线是跑赢竞争对手一切的根本。无论是做2B还是做2C,尤其做2C,有多少用户,获取用户的成本是多少,用户的留存率是多高,用户的Up值多高,用户增长曲线是什么变化?这就是产品数据线。因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很简单,得用户者可以令天下。 第二条线叫PR线。 今天既要站得高、看得远,还要喊得响。要成为所在领域掌握话语权的创始人和创始企业,要制定行业规则引领行业趋势,要掌握话语权,这就需要有很强的PR能力、整合传播能力、整合营销能力。除了已经非常成功的企业不出来发声,绝大部分都要出来做PR。因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个用户每天的信息都是碎片的,能不能快速占据它的细致空间很重要,让他认同你。 第三条线叫融资线。 投资人永远追涨不追跌,融最多钱的企业也是最不容易死的。在PC端时代的创业,还可以靠熬、靠坚持、靠勤奋、靠付出,把竞争对手熬死,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靠熬是熬不死竞争对手的。因为时间周期太短,三个月拼不出体力来,熬不死它,靠什么?靠烧!火攻,PC端是水攻,移动互联网时代要靠火攻,要靠烧钱,融更多的钱把竞争对手烧死。你的帐上趴着两亿,和对手只有两千万,谁有竞争力,不言而喻。而且在一个垂直细分领域中,投资人都会追着去投第一,而不会抢着投第四。拿钱越多越安全,就这么简单。投资人都是嫌贫爱富的,这就是残酷的现实。融资能力成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尤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 所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业者、CEO就干三件事,定战略、找钱、找人。 第四条线叫团队线。 说一千道一万,能实现以上三点都要有一个特别牛X的团队。从PC到移动端,最终引领企业大成的都是一个差异互补的超强团队,而不是一个人单兵作战。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单兵作战永远不会成功,因为给不了CEO那么多时间让CEO成长为一个企业经营的全面人才。强大的团队都是组合,差异互补组合起来的,所以CEO要天天引进比自己更牛逼的人,天天引进在专项能力上比自己更牛逼的人。 这四点都领先,你放心,别人战胜不了你。但这四条线哪一条线颇脚了、瘸腿了,你可能就被干死了。所以这就是不成为炮灰的第二个,从方法论上要跑赢竞争对手就这“四条线”。 第五部分 移动互联网创业唯一的绝杀技 本部分的核心内容包括:最后,移动互联网创业还有一个让自己避免成为炮灰的绝杀技!杨守彬认为绝杀技是唯一的,即“爆”。没有爆款产品、不能让用户爆炸、没有刷爆朋友圈的推广,企业没有定点爆破的能力,则很多时候都是无用功。而如何做到“爆”,杨守彬同样给出了其深刻总结的实战办法,即“爆字四口诀”,详细解读移动互联网时代打造“爆”的战略战法。 商业模式是你不成为炮灰的基础,四条线是你跑赢竞争对手的生命线,然后我们再谈绝杀。我认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唯一的绝杀之路我认为就是“爆”。 而且我也用此法,指导我所投资过的企业,包括我自己,也在践行。要么不做,要做就给它做爆。不是第一谁能记住你?奥运比赛冠军和亚军可能差0.1秒,但是他们永远都记住冠军,亚军是谁,过两年都忘了。在今天我们创业时,时代也好,竞争对手也好,没给我们那么多时间,那要出手就爆,要么就不做,所以就是绝杀就是爆。 移动互联网时代成功的“爆”字四口诀: 第一点,产品一定要爆款。 这是基础。今天拿一个不痛不痒的产品,市场上根本不会有人理你。什么叫好产品,什么是能爆的产品?一个字,就是“更”。好产品一定是“更”,是不是更便宜,是不是更有价值,更好体验。和过去的产品比,和竞争对手比,只要是“更”,就是一个好产品。所以说产品一定要爆款,做任何产品时,站在用户的角度上,自己都感动不了的产品就不要卖给用户了。 第二点,传播一定要找爆点。 现在做一次好的传播、有传播力的传播其实很难。因为信息太多了,垃圾太多了,每个人都被各种信息搞魔怔了。无关痛痒的事你会关心吗?你在这自嗨,做了很多文章、内容很多东西,没传播,不爆,没什么用,没效率! 所以传播就要找到爆点。什么是爆点?其实就三类。我个人总结,第一类是无节操有底线的,抓住你的痒点但是又不低俗,就猎点奇,看点艳,释放压力,对不对?第二类是有温度有情怀的,做出来这个东西,包含了情怀、温度,能感染人,能感动人,看了以后内心一股暖流,形成认同、感动,能感召你;第三类是足够深刻的内容,足够深刻,不是快餐产品,不是垃圾,是一读这个,太深刻了,立马能给你人生警醒,给你人生感悟,这个内容也有力量。 除这三类我可以告诉大家都是垃圾,没有人看,更加不会有人传播。为什么现在的文字传播起标题非常重要?因为不符合这三类标准的标题,都不会有人点开,要形成自传播得多大的功力才能形成这种效果?所以要找爆点。 第三点,一定要让用户爆炸。 在今天不能引爆用户积极性、引爆用户热情的产品,基本上有没戏。一定让用户爆炸。过去五年,我们还见过靠打广告做起来的企业、品牌吗?其实没有,一家都没有,为什么?因为现在是一个广告失效的时代,。即使有效你也投不起,今天媒体太多了。大家无限的被分散了,渠道太多,媒体太多了,信息投入你投不起了。 所以现在的品牌进入了一个新模式:先有忠诚度,才有美誉度,最后形成知名度的逻辑,整个逆反了。哪怕先有1000个铁杆超级骨灰粉,这1000个跟我一块传播品牌,又是1万个,100万个,1000万个。你要明白一个时代的逻辑和方法。 一切从忠诚度开始。先不要想让所有用户都成为你的用户,先从一小撮开始,因为未来是一个圈层经济,不太可能全国人民都用一个品牌。共同的社群的人,他们有共同的信仰,价值观和文化,以及形成规范,就这波人死忠你,你就能成。从忠诚度开始就要让用户爆炸,让他跟你一块嗨,超级认同你;让他超级有参与感,超级有体验感。不考虑用户是不行的,从一开始就请用户参与进来。包括我投的那个“疯蜜”,名都是粉丝起。你能看到,让用户爆炸的力量是不可想象的。 第四点,执行一定要搞爆破。 什么意思?这一条的核心是,在相对的一个时间段里,一定要做单点、单线、单品突破,不要同时做很多事,一下做很多产品、做很多事,最后啥也不爆就死了,把资源分摊了,耗干了。就是要All in所有力量,所有资源来把这个山头炸掉。阶段性就制订一个战略目标,把所有资源倾其而出。你一创业公司,本来钱也有限、人有限、资源有限,什么都有限,还同时摆五个产品,到最后啥也没做成,不如把其他四个全砍掉,我就干其中一点。 如果想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创业,不成为失败的炮灰,最后一计绝杀技就是“爆”,一定要干爆,就这四点。 创业这件事,真的要想成功,就要听大多数人的意见,和少数人商量,最后自己做决定。 |
|
来自: 昵称40671297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