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 年中國經濟發展四大新趨勢

 fjgsd 2017-03-09

2017 年中國經濟發展四大新趨勢

2017-03-08 王春新博士 中銀香港研究
中銀香港研究

BOCHKresearch

中銀香港為您送上專業的經濟及市場研究報告,讓您掌握市場脈搏,運籌帷幄。

發佈日期: 2017年3月8日


去年以來,中國經濟在轉型提升中實現平穩發展L型走勢逐漸形成,結構升級成為主要增長力量,惟經濟發展中的矛盾和壓力仍然較大。今年中國經濟將延續近期基本走勢,亮點更加突出,並將出現一些新的特點。

趨勢一、L型走勢更加鞏固

近期中國經濟最引人注目的動向,是 “穩”字當頭:雖然去年GDP只增長6.7%,低於2015年的6.9%,但首三季GDP增速均為6.7%,第四季度還微升至6.8%,扭轉了2010年以來一路向下的走勢,初步出現決策層所期待的L型增長。這是中國經濟走勢的重要分水嶺,意味着連續三十年高速發展的中國經濟,在歷時數年的調整之後,開始進入一個中高速平穩發展的新階段。

支撐L型增長的最大動力,是結構轉型升級的力量,這與金融海嘯發生後實行的投資拉動有很大不同。結構升級包括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近年來這兩個方面的轉型升級都取得較大進展。

就需求結構而言,在“三駕馬車”中,推動L型增長的主要動力,是消費的穩定增長,去年1-4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名義增速呈逐季攀升之勢,加上服務消費方興未艾,新消費模式層出不窮,使得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4.6%,比2015年高出4.9個百分點,更大大高於2008-2014年平均的51.1%,已接近歐美發達國家的水平。綜合測算,消費的穩定提升至少使去年中國GDP增速加快0.3個百分點。逾13億人口消費穩定反彈並強力上升成為經濟增長主要引擎,是中國經濟前景一大亮點。

資料來源:中銀香港經濟研究

預計2017年經濟增長L型走勢將更為穩固,這仍然歸因於消費對經濟增長的穩定器作用將進一步增強。一方面是消費品市場將維持穩定上升勢態。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字,去年11月和12月消費品市場增速分別達到10.8%和10.9%,連續兩次創年內單月增速新高。在網上零售等新業態保持逾25%快速增長的同時,超市、百貨店、專業店等傳統零售業態總體上也已走出底谷,正在逐步回升。消費升級類商品市場亮點紛呈,去年與品質消費、綠色消費、時尚消費有關的商品銷售,如通訊器材、體育娛樂用品、運動型多用途乘用車(SUV)、新時代能源等銷售分別增長12-84%。這些動向將使今年全國消費品市場繼續保持平穩上升之勢。

另一方面,服務性消費潛力正在迅速釋放。旅遊、文化、體育、健康、養老等“五大幸福產業”正在加快發展,並成為新的消費熱點。旅遊對經濟增長的特殊作用正在加強﹐去年全國旅遊總收入達到4.7萬億元,比上年勁增13.6%,高於2015年的增長11%。按世界旅遊組織的測算,去年旅遊業對中國經濟的綜合貢獻達到11%,對勞動就業的綜合貢獻超過10.3%。今年春節期間全國共接待遊客3.44億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同比增長15.9%,預計今年旅遊對中國經濟的拉動效應將有機會超過去年。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民眾收入也在穩步提升。去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義增長8.4%,扣除價格因素後實際增長6.3%,與GDP增速基本同步,為消費穩定增長提供了重要基礎,也將使今年經濟增長L型走勢更為穩固。預計今年消費品零售總額仍將保持在10.5%以上,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達到65%左右,全年GDP增速則將保持在6.5-7.0% ,即仍在國家“十三五”規劃所確立的增長目標範圍內。

勢二、新經濟將加快成長

新經濟加快崛起,帶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從供給層面為經濟L型增長提供重要動力。新產業的快速成長及新業態的興起,成為新經濟崛起的重要標誌。尤其是高技術產業和裝備製造業增速不斷加快,去年這兩大產業創造的增加值分別增長10.8%和9.5%,較2015年分別提高0.6個和2.7個百分點,其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已達到45%。與此同時,戰略性新興產業也正在加快發展,去年這一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0.5%,增速比整體規模以上工業高出45個百分點,對全國工業增長的貢獻率超過兩成,顯示出強勁的帶動力量。

與此同時,網上零售繼續大幅飆升,網路約車、線上教育、線上醫療等各種新的商業模式不斷湧現,以貨車幫、摩拜單車、ofo、滴滴順風車、分答等為代表的分享經濟蓬勃發展全面繁榮,滲透到交通、物流、家政等多個領域,推動服務業不斷推陳出新,使第三產業在三次產業中繼續領跑,拉動力逐年增強。2016年三產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8.2%,比2015年提高5.3個百分點;三產佔GDP比重達到51.6%,比2015年提升1.4個百分點,令服務主導的經濟結構更加穩固。

中國新經濟的茁壯成長,既依仗創新驅動和技術進步的力量,也歸功於不斷深化的供給側改革。由於國家借助頂層設計和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全力支持新經濟發展,尤其是去年底出台“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擬採取一系列舉措加快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製造、生物、綠色低碳、數字創意等五個產值規模十萬億元級的新支柱,打造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策源地、集聚區和特色產業集群,並提供巨額的資金支持,加上自主創新能力有望取得更大突破,預計今年新經濟有機會得到更大發展,未來五年將為中國提供逾一半增長動力,促進新型經濟結構真正成形。

趨勢三、投資不足可望改善

目前經濟下行壓力主要來自投資動力不足,去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名義增長8.1%,比2015年回落1.9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佔全部投資逾六成的民間投資增長急速放慢,全年只增長3.2%,增速比2015年大幅回落7.5個百分點。另一個原因是製造業投資增速繼續下滑,全年僅增長4.2%,比2015年回落3.9個百分點。但由於基建投資在政策推動下保持強勁增長,對全部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高達近四成,加上房地產開發投資在商品房銷售快速增長帶動下增速加快,對全部投資增長的貢獻率大幅提升12.8個百分點,大大減緩了投資下行的壓力。綜合測算,去年投資增速的下滑,影響GDP增長約0.5個百分點。

但從去年9月份開始,投資增速已止跌回穩。其中,民間投資自9月份已連續四個月回升,增速從1-8月的微升2.1%,提高到9-12月的5.4%。製造業投資也結束連續15月下滑的勢態,在去年9月開始企穩回升,增速從1-8月的2.8%,大幅提升至9-12月的7%左右。總體而言,目前投資增長的內生動力已有所增強,投資結構則進一步優化。

資料來源:中銀香港經濟研究

今年投資不足情況可望進一步改善。從全國層面看,國家將繼續加大基建投資力度,基建投資增速將從去年的19.9%進一步提高到21%左右;新經濟加快發展也將帶動更多投資,尤其是高技術產業、工業技改和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將保持快速增長;加上目前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增加兩成以上,尤其是億元以上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增速保持在30%左右,這對今年的投資將發揮支撐作用。從地方層面看,最近已有23個省市公佈了今年固定資產投資目標,計劃投資總額高達45萬億元,個別省份投資增速高達50%。總體而言,估計今年全部投資增速將保持在8%以上。

趨勢四、外貿面對更多障礙

近年來中國經濟下行壓力還與出口表現有關。去年出口以人民幣計收縮2%,以美元計更下降7.7%,主要原因是全球需求不足、貿易保護主義盛行以及國內貿易轉型提升尚未完成。以貿易保護為例,英國經濟政策研究中心發表的《全球貿易預警》顯示,2015年全球採取貿易保護措施的數量比上年度猛增50%,2016年貿易保護變本加厲,依舊加快前行,為中國出口增長設置了諸多障礙。

今年最大隱憂是美國新總統特朗普積極推行貿易保護政策,即使是在現行多邊貿易框架下發動,也會給全球市場帶來更多不明朗因素。近些年來,美國是對中國產品發起貿易救濟調查立案數量最多的國家,據WTO統計,2008-2016年由美國發起的非關稅壁壘(NTB)多達2259項,中國受影響的有2067項,專門針對中國的有99項。市場預計特朗普雖然未必對中國產品增收45%關稅,但對中國的貿易限制會進一步加強,中美貿易糾紛將不斷增加,甚至不排除出現一定規模的貿易戰。目前美國是中國第一大出口市場,佔中國出口總額的18.4%,加上從香港等地轉口,佔比超過兩成,特朗普推行貿易保護將成為今年中國外貿發展的最大不明朗因素。與此同時,英國脫歐將進入實施階段,歐盟前景不明朗也在集聚,這些都可能影響中國貿易發展。

但也要看到,隨着全球經濟緩慢復甦和外部需求的逐步回暖,去年第四季度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已連續三個月環比回升,表明今年首季出口壓力有望緩解。1月份中國外貿出現開門紅,出口勁增15.9%,這對今年中國外貿會有正面作用。與此同時,“一帶一路”戰略對中國外貿增長的正面效應已經凸顯,去年對巴基斯坦、俄羅斯、波蘭、孟加拉國和印度等國出口分別增長6.5-14.1%,從中長期看將是中國經濟和外貿的又一大亮點。有見及此,今年中國出口雖難有很大改觀,但有機會恢復正增長。

應當看到,中國經濟雖然已出現L型平穩走勢,但未來發展還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從外圍環境看,全球經濟復甦依然緩慢,世界貿易增速持續低於GDP狀況尚難改變。從國內來看,中國經濟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傳統行業深度調整陣痛難免,實體經濟困難有增無減,降成本仍然任重道遠,債務負擔和金融風險都需要大力緩解。為了確保經濟平穩發展,預計2017年國家將進一步加大財政政策力度,以配合基建投資、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社會事業的發展需要,同時繼續實施中性穩健的貨幣政策,以保持市場流動性,使GDP增長能夠達到“十三五”規劃預定的目標。


王春新博士 高級經濟研究員

歡迎轉發:長按下面的二維碼,或者掃描便可關注。

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判斷,不反映所在機構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中銀香港研究




阅读
精选留言

该文章作者已设置需关注才可以留言

写留言

    该文章作者已设置需关注才可以留言

    写留言

    加载中
    以上留言由公众号筛选后显示

    了解留言功能详情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