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富二代”的接班末路只是一种意淫

 LOVE天使的外婆 2017-03-09

任性、炫富、娇生惯养,这些一度是社会舆论打在“富二代”身上的烙印。富二代一直以来都是舆论风口浪尖上的“热词”。不过,转折的时代,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改革开放很快就要出现40年的年轮,不少做实体经济的民营企业,也面临着一个现实的问题,他们的二代该如何顺利接班,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有人根据一些现象得出判断,富二代们不愿意苦哈哈地接班做实体经济,毕竟“利润薄得像刀片、压力重得如泰山”。也有人认为,做实体经济不时尚,“做实业是一分一分地赚,做品牌是一毛一毛地赚,而进行资本经营是一元一元地赚。”更有甚者,悲观地认为实体经济后继无人,经济的“空心化”似乎是必然趋势。

 

对于这些论断,暂且不能用是非对错去评判,很多的说法有一定的时代遗留。过去一些年,因“富二代”群体中的一些负面的事件,让“富二代”的称谓中自然就混入了民间的情绪。所以,多数“富二代”厌恶这样的称呼,他们更喜欢用“创二代”“新生代”,或干脆就是“二代”,来形容自己。

 

对于这些舆论枷锁而言,想来也是一种无奈。很多时候,没脑子和不高兴将这些七零八落的枝节联系在一起,可是从来都没有想过,他们眼中的“富二代”都是意淫出来的样子。当然,这和社会中的一些极端事件有关系。

 

对于,社会上不少舆论的揣测,稍微想想都能不攻自破。富二代真的就精神空虚,真的就没有坚守,想来就可笑。作为家庭富足的一代,从小接受的教育资源就比很多人强很多,所成就的结果相对而言就比常人更好。

 

起码,我所见过的“富二代”个个都算得上社会精英,从学识到见识,都超乎常人。这并没什么大惊小怪,家庭的富足可以让一个堕落,也可以成就一个人的未来,这是很合乎常理的事情,只是我们的主流舆论,总以“富不过三代”来一言蔽之,着实有一些偏见。

 

另外,并非所有的“富二代”都是被规划的人生,这种老掉牙的思想,早该退出历史舞台。只是在大众和媒体的眼中,“富二代”一直是优秀的负面新闻提供商。思维的定向总是一直指向“富二代”,不管发生什么,总能跟不好的事情联系在一起。标签化的流言自然就形成了,为此,他们被贴上标签:“垮掉的一代”、“脑残的一代”、“需要心灵救赎的一代”。

 

然而,反过来想想,最需要救赎的其实是吃瓜群众,总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用自己的经验和生活去衡量陌生的世界,除了闹笑话,似乎看不到任何有价值的观念输出。这就像很多人,总是觉得“他人的”才是最好,如果得不到,就瞬间翻脸,“他人的”瞬间成了“最坏”,相信这样的逻辑不在少数,尤其用在高不可攀,远离自身的“富二代”身上。

 

毕竟,在多数吃瓜群众的骨子里,那股仇富的劲儿,一直在澎湃荡漾,除了揣测和意淫的时候,能有所释放,似乎平时只能硬深深憋着。

 

原创文章,谢绝无署名转载,首发微信公众号:qingnianxuejia。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