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经梧珍藏《太极拳秘宗》及其笺注之三

 kumusi 2017-03-09

原文:太极进退不已功

掤进捋退自然理,阴阳水火既相济。先知四手得来真,采挒肘靠方可许。四隅从此演出来,十三势架永无已。所以因之名长拳,任君开展与收敛,万不可离太极。

笺注:此段文字强调掤捋挤按四正手为主要,能四正而后求四隅手,此主从关系。至于四正四隅相连不断后,随意开展紧凑,只要不离太极之理。“先求开展,后求紧凑”,开与合(收敛),都是一也,整中有分(虚实)即太极。

原文:太极上下名天地

四手上下分天地,采挒肘靠由有去。采天靠地相应求,何患上下不既济。若(使)挒肘皆远离,迷了乾坤叹堪惜。此说亦明天地盘,进用肘挒归人字。

笺注:“李本”在“若”后失“使”字,应补上。“杨本”“吴本”之“皆远离”均作“习远离”。“李本”在“了”字前失“迷”字,应补上。“杨本”、“吴本”之“堪叹惜”均作“遗叹惜”。此处之四手指采挒肘靠,谓此四隅手可代指天地乾坤。采天靠地,李经梧师称采天拽地,谓采往下劲也,靠,由下往上劲也,挒肘则用中盘人字功劲也。明此则天地阴阳相济于中。

李经梧珍藏《太极拳秘宗》及其笺注之三

原文:太极人盘八字歌

八卦正隅八字歌,十三之数不几何。几何若是无平准,丢了腰顶气叹哦。不断要言只两字,君臣骨肉细琢磨。功夫内外均不断,对待之数岂能错?对待于人出自然,于兹往复于地天。但求舍己无深病,上下进退永连绵。

笺注:此谓四正四隅加五步共十三势,关要只在腰与顶不失平准。王宗岳谓:“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太极拳论》)”。肩与胯皆平衡,谓之四平。“顶头悬”谓之中轴。“满身轻利顶头悬”。太极讲随,而恶滞。偏沉谓虚实分清也。“丢了腰顶”即失平准,失中轴。“意气君来骨肉臣”,意气为内,骨肉为外。王宗岳谓“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太极拳论》),能舍己则无深病。武禹襄谓:“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十三势说略》),即上下前后左右进退皆一体也。天地人三盘,此文是说人盘之功用也。

原文:太极体用解

理为精气神之体,精气神为身之体。身为心之用,劲为身之用。心身有一定之主宰者理也。精气神有一定之主宰者,意诚也。诚者,天道,诚之者,人道,俱不外意念须臾之间,要知天人同体之理,自得日月流行之气。其气意之流行,精神自隐,微乎理矣。夫而后言乃武乃圣乃文乃神,则得矣。若特以武事论之于心身,用之劲力,仍归于道之本也。故不得独以末技云。劲由于筋,力由于骨,如以持物论之,有力能执数百斤,是骨节皮毛之外操也。故有硬力。如以全体之有劲,似不能持几斤,是精气之内壮也。虽然若是,功成后犹有妙出于硬力者,修身体育之道有然也。

笺注:“吴本”、“杨本”均作“乃武乃文乃圣乃神”。“以末技云尔”。似更妥。从此段文字看,宋氏所述大有理学色彩,然已经经过太极拳家之转换化用。“理为精气神之体,精气神为身之体”可证。“身为心之用,劲为身之用”,体用关系,纯出传统哲学。说诚,儒学之言也。“气意之流行,精神自隐”一语,是过来人言,谓功夫上身后,可以体察,不待意矣。李经梧老师谓:“接手之际不用想.想则慢了”。身知之意。以技进道,乃祖述庄子之论。“劲由于筋,力由于骨”,是传统武学所主张。李师晚年尝说一给我一篮子鸡蛋未必提得起,但若人加我以力,则必借而还之。“故功成后犹有妙出于硬力者”,正如本文所说:“是精气之内壮也”。“精气之内壮”,正是内家所专修。习武者当于此处用心才能知古老太极之功!

原文:太极文武解

文者,体也,武者,用也。文功在武用精气神也,为之体育。武功得文体于心身也,为之武事。夫文武尤有火候之谓,在舒卷得其时中,体育之本也。文武使于对待之际,在蓄发,当其可者武事之根也,故云武事文为,柔软体操也,精气神(气)筋劲武事武用,刚硬武事也,心身之骨力也。文无武之预备为之有体无用,武无文之伴侣为之有用无体,如独木难支、孤掌不响。不惟体育武事之功,事事诸如此理也。文者内理也,武者外数也。有外数无内理必为血气之勇,失于本来面目,欺敌必败,内有文理无外数,徒思安静之学,未知用的采战差微则亡耳。文武二字岂可不解哉?

笺注:此段文字主旨是说“文者,体也,武者,用也”,“文者内理也,武者外数也”。此处所用之“文”与通常不同,专指太极拳功中之内在本体,也可理解为人身精神的运用与修炼。大概言之,体用是传统哲学范畴,有体方有用,传统武学养生学无不强调性命、内外双修,其实,本文献认为文为养用,武为施用,亦刚柔之义也。理与数,源于易,易象、易理、易数,可见太极之古传以易演武。采战,采补,又称采药,《金丹大要》称:“用工而进火,谓之野战”。总之,养生修内当用文功文火而采药(有大小内外之别),采药时火候有文有武,用武火者即野战也。此必师传,无法胡练“则亡耳”。“吴本”、“杨本”之“舒卷”均作“放卷”。“李本”在“精气神气”处多一“气”字。且“则亡耳”后失“自用人”几字,当补。

原文:太极懂劲解

自己懂劲接及神明,为之文成,而后采战身中之阴,七十有二,无时不然。阳得其阴,水火既济,乾坤交泰,性命保真矣。于人懂劲视听之际,遇而变化,自得曲诚之妙,形著于明,不劳运动觉知也。功至此可为攸往咸宜,无须有心之运用耳。

笺注:自己懂劲,所谓文成,即自体成,拳论所谓“知己功夫”(采战、七十二均见前注)。此谓身体“水火既济、乾坤交泰”可养生延寿也。于人懂劲即武就,即拳论所谓“知人功夫”。既知己知人,则“从心所欲不逾短”了。

李经梧珍藏《太极拳秘宗》及其笺注之三

原文:八五十三势长拳解

自己用功一势一式用成之后,合之为长,滔滔不断,周而复始,所以名长拳也。万不得有一定架子,恐日久入于滑拳,又恐入于硬拳也①。决不可失其绵软,周身往复,精神意气之本,用久自然贯通,无往不至,何坚不摧也。对待于人四手当先,亦自八门五步而来,占四手,手手碾磨,进退四手,中四手,上下四手,三才四手,由下乘长拳四手起,大开大展,炼至紧凑屈伸自由之功,则升之中上乘矣②。

笺注:①“吴本”、“杨本”为“一定之架子”。滑拳谓只用软也,“大松大柔”说近此。硬拳谓只用僵力也。太极拳者,阴阳并用,刚柔并济之拳也。此处提出“不得有一定架子”,不可误会,是说不能定止之意,不是说不用架势。又谓“不可失其绵软”,是说外用柔软。②“对待于人”、“杨本”,“吴本”均作“于人对待”。“四手当先”,即四正手当先。“中上乘”,“杨本”、“吴本”均作“中上成”。本文献认为长拳的开展阶段为下乘,必由之上求紧凑之中乘。

原文:太极阴阳颠倒解

阳,乾、天、日、火、离、舒、出、发、对、开、臣、肉、用、气、身、武(立命)、方、呼、上、进、隅;阴,坤、地、月、水、坎、卷、入、蓄、待、合、君、骨、体、理、心、文(尽性)、圆、吸、下、退、正①。盖颠之理,水火二字解之可以明矣。如火炎上,水润下者。水能使火在下而用水在上,则为颠倒。然非有法治之则不得矣。譬如水入鼎内而治火之上②,鼎中之水得火以燃之,不但水不能下润,藉火气水必有温时,火虽炎上,得鼎以隔之,是为有极之地,不便炎上,火无上息③,亦不使润下之水渗漏④,此为水火既济之理也、颠倒之理也。若使任其火炎上水润下⑤,必至水火必分为二,则为水火未济也。故云分而为二合之为一之理也。故云一而二二而一,总斯其理为三,天地人也⑥。明此阴阳颠倒之理,则可与言道,知道不可须臾离也。(则可与言)人,能以人弘道⑦,知道不远人,则可与言天地同体,上天下地,人在其中矣。苟能参天察地与日月合其明,与五岳四渎无朽⑧,与四时之错行,与草木并枯荣,明神鬼之吉凶,知人事之兴衰,则可言乾坤为大天地,人为一小天地也。夫人之身心,致知格物于天地之知能,则可言人之良知良能。若思不失固有,由其功用⑨,浩然正气,直养无害,悠久无疆矣。所谓人身生成一小天地者,天也,地也,命也,人也,虚灵也,神也。若不明此者,乌能配天地为三乎?然非尽性立命、穷神达化之功,胡为乎来哉⑩?

笺注:①“杨本”、“吴本”凡“舒”字均作“放”。以“武”火为立命,以“文”火为尽性,可谓火候在于文武之中。②“治火之上”之治当为“置”字。③“火无上息”乃“李本”之误,应为“止息”。“不便”应为“不使”。④“李本”之“渗漏”前失一“永”字,应补上。⑤“杨本”误“水润下”为“来润下”。⑥“李本”之“其”字当去。⑦“李本”之“须臾离也”后失“则可与言”四字,当补上。⑧“杨本”、“吴本”之“无朽”均作“华朽”,误。五岳指东、西、南、北、中五岳;四渎指江、河、湖、海四渎。⑨“李本”之“由”字可去。⑩“杨本”、“吴本”此段为“天也,性也,地也,命也,人也”,较准确,“李本”应改。

按:阴阳颠倒之功为太极拳功之要点。其理上文述之已明,不拟赘言。盖心为火、肾为水,意为火,呼吸为风,颠倒之功是使心火下潜,肾水上升,则颠倒矣。使真阳与真阴相聚于中宫,则既济矣。肾水坎,心火离,又谓坎离交媾也。古语云:“性要悟,命要传,只在中间颠倒颠”。火无止息,水无渗漏,永远是火烧水蒸气的样子,是谓温养,是理想的既济状态。天地人皆指大天地又指小天地,斯天人合一也。又良知良能之固有只在“养浩然气”一法中求可也。

原文:人身太极解

人之专毒,心为一身之主宰,主宰太极也。二目为日月,即两仪也。头象天足象地,人中之人及中腕合之为三才。四肢四象也。肾水、心火、肝木、肺金、脾土皆属阴,膀胱水、小肠火、胆木、大肠金、胃土皆属阳,兹为内也。颅顶火①,地阁承浆水,左耳金,右耳木,两命门,兹为外也。神出于心,眼目为心之苗,精出于脑②,肾为精之本,气出于肺,胆气为肺之原,视思明,心动(神)流也③,听思聪,脑动肾滑也。鼻之息香臭,口之呼吸出入,水咸木酸土辣火苦金甜,及言语声音,木亮、火焦、金润、土塌、水漂,鼻息口呼吸之味,皆气之往来,肺之门户④。肝胆巽震之风雷,发之声音,出入五味,此言口、目、鼻、舌,神意使之六合,以正以破六欲也⑤,此内也。手足肩膝肘胯亦使六合,以正六道也,此外也。

眼、耳、鼻、口、大小便、肚脐,外七窍也。喜怒忧思悲肺恐肾惊胆(内七情也),(七情皆以心主,喜心、怒肝、忧脾、悲肺、恐肾、惊胆)思小肠、怕膀胱、愁胃、虑大肠,此内也⑥。夫南离正午火心经,北坎正子水肾经,东震正卯木肝经,西兑正酉金肺经,乾西北隅金大肠化水,坤西南隅土脾化木⑦,巽东南隅胆水化土⑧,艮东北隅胃土化火,此内八卦也。外八卦者,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上九下一,左三右七也。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兑七、艮八、离九,此九宫也。内九宫亦如此。表里者,乙肝左肋化金通肺,甲胆化土通脾,丁心化木中胆通肝,丙小肠化水通肾,己脾化土通胃,戊胃化火通心,后背前胸,山泽通气,辛肺右肋化水通肾,庚大肠化金通肺,癸肾下部化火通心,壬膀胱化木通肝,此十天于之内外也。十二地支亦如此之内外也。明斯理则可与言修身之道也。

笺注:①“杨本”、“吴本”之“颅”后为“丁火”。②“精出于脑”,“杨本”、“吴本”皆作“出于肾脑”,“李本”失“肾”字,应补上。③“李本”之“心动”后失“神”字,应补上。④“木亮”,“杨本”作“木毫”,“李本”、“吴本”为“木亮”,误,应改。“土塌”,“杨本”、“吴本”均作“土翁”。⑤“杨本”、“吴本”均无“以正”二字。⑥“李本”多出“肺”、“肾”、“胆”诸字,应去。失“内七情也”四字,应补上。⑦“李本”误,应为“土脾化土”。⑧“李本”误,应为“胆木化土”。

按:此文献“以心为太极之主宰”,是人身全体为太极,太极身。故练全体大用。也就是说以身体为太极,一一对应。处处合于易理象数,又合于医理脏腑,医、易、武相通。

原文:太极分文武三成解

盖言道者,非自修身无由得也①。然又分为三乘之修法。乘者成也,上乘即大成也。下乘即小成也。中乘即诚之者成也。法分三修,成功一也。文修于内,武修于外。体育内也,武事外也。其修法内外表里,成功集大成即上乘也。由体育之文而得武事之武,或由武事之武而得体育之文,即中乘也。然独知体育,不入武事,而成者,或专武事,不为体育,而成者,即小成也②。

笺注:①“吴本”为“无由得成也”。②“功夫无息法自修”,王宗岳此语与本文献同一旨趣。修道只能自已。紧紧把握文、体为内修,武事为外修,则可矣。修法有从内而外,又有从外而内,为中成。只修内或只修外,即小成,非内外双修也。

原文:太极下乘武事解

太极之武事,外操柔软,内含坚刚。而求柔软之于外,久而久之自得内之坚刚,(非有心之坚刚),实有心之柔软也①。所难者,内要含蓄坚刚,而不施外,终柔软而迎敌,以柔软而应坚刚,使坚刚尽(化)无有矣②。其功何以得乎?要非沾粘连随已成,自得运动知觉,方为懂劲,而后神(而)明之,化境极矣③。夫四两拔千斤之妙,功不及化境,将何以能?是所谓懂沾连,得其视听轻灵之功耳④。

笺注:①“李本”于“内含竖刚”后失“而求柔软”四字。“实有心之柔软也”前失“非有心之坚刚”一句,当补上。②“无有矣”前“李本”失“化”字。③“李本”“神”后失“而”字。④“杨本”、“吴本”均作“轻灵之巧耳”。

按武事为下乘,在著者言之凿凿。此与世传张三丰思想相合。太极拳“外操柔软,内含坚刚”思想,已被世人忽略。此坚刚乃积功日久而成,非急功近利可得。而一旦外柔内刚功成,则可以以柔克刚。“筋骨要松,皮毛要攻;节节贯穿,虚灵在中”(蒋发),“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能沾依,然后能灵活”(武禹襄)可参酌。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认为“四两拨千斤”之功夫还去“化境”很远

原文:太极正功解

太极者,元也。无论内外上下左右不离此元。元也者,太极也,方也,无论内外上下左右不离此方也。夫元者出入,方者进退①,随方就元之往来也。方为开展,元为紧凑,方元规矩之至,其孰能出此以外哉?如心得手应②,仰高钻坚,神乎其隐显微明。而且明生生不已,欲罢不能也。

笺注:①“杨本”之“不离此元”后失“元也者”三字。“杨本”、“吴本”均将“元者出入,方者进退”作“元之出入,方之进退”。②“其孰能”,“杨本”、“吴本”均误作“其就能”。“如得心应手”处,“杨本”、“吴本”均作“如此得心应手”。元,通圆字。

按:太极正功只在“内外上下左右不离此元”。方中寓圆,圆中寓方,随方就圆,随圆带方,开中合,合中开,太极之功在焉。

原文:太极轻重浮沉解

双重为病,干于填实,与沉不同也,双沉不为病,自尔腾虚,与重不易也。双浮为病,只如漂渺,与轻不例也①。双轻不为病,天然清灵,与浮不等也。半轻半重不为病,偏轻偏重为病。半者,半有著落也,所以不为病,偏者,偏无著落也,所以为病。偏无著落,必失方元,半有著落,岂出方元?半浮半沉为(病),失于不及也②,偏浮偏沉,失于太过也。半重偏重,滞而不正也。半轻偏轻灵而不元。半沉偏沉,虚而不正也。半浮偏浮,茫而不元也。夫双轻不近于浮则为轻灵,双沉不近(于)重则为离虚,故曰:上手。轻重半有著落,则为平手。除此三者之外,皆为病(手)③。盖内之虚灵不昧,能治于外气之清明,流行乎肢体也④。若不穷研轻重浮沉之手,徒劳掘井不及泉之叹耳。然有方元四正之手,表里精粗无不到,则太极大成⑤,又何云“四隅出方圆”矣。所谓方而圆,圆而方,超乎象外,得其寰中之上手也。

笺注:①“漂”字误,应为“飘”,②“为”后失“病”字,当补上。③“病”后失“手”字,应补上。④“李本”之“治于”应为“致于”。⑤“吴本”、“杨本”均作“则已极大成”。

按:双沉、双轻为得,双浮、双重为失。“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处虚实,处处总有此一虚实”(武禹襄)。本段文字说的都是虚实关系。主张轻灵而不滞重,但要不失沉着。陈鑫说:“拳者,权也”,权衡之微妙之不易,当局者自知。于“沉实”中求“自尔腾虚”、“离虚”,这是本文献的一大独见,也是一大贡献。郝为桢当年教孙禄堂所说的如水中立足,仿佛此意。笺注者以为“超乎象外”之“象”在人身形中求之,“得其寰中”之“寰”,则应在太极圈意上领会。

原文:太极四隅解

四正即四方也,所谓掤捋挤按也。初不知方能使元①,方圆复始之理无已,焉能出隅之手?缘人外之肢体,内之神气,弗轻灵方元,四正之功,始出轻重浮沉之病,则有隅矣。譬如半重、偏重,滞而不正,自然为采挒肘靠之隅手,或双(重填)实,亦出隅手也②。病多之手,不得已以隅扶之而归元中,方正之手,虽然至底者,肘靠亦及此,以补其所以云尔。然后功夫能致上乘者,亦须获采(挒)而仍归大中至正矣③。是四隅之所用者,因失体而补缺云。

笺注:①“杨本”之“方能使元”作“始圆”。②“李本”之“双重填实”失“重填”二字,应补上。③“杨本”、“吴本”均将“然后功夫”误为“春后”。“李本”后失“挒”字,应补上。

按:本段文字说,因四正手未做好,或不得已,才有四隅手来扶正归圆。但无论四正四隅手必归乎中正始可,此太极之大本也。

原文:太极平准腰顶解

顶如准,故云顶头悬也。两手即平左右之盘也,腰即平之根株也。立如准①,所谓轻重浮沉、分厘丝毫则偏,显然矣。有准顶头悬,腰之根株、下尾闾至囱门也②。上下一条线,全凭两手转③。变换取分毫,尺寸自己辨,车轮两命门,一纛摇又转。心令气旗使,自然随我便。满身轻利者,金刚罗汉炼。对待有往来,是早或是晚。合则即发去④,不必灵霄箭。涵养有多少,一哈而之远。口授须秘传,开门中天见⑤。

笺注:①“杨本”、“吴本”均作“立如平准”。②“杨本”、“吴本”均作“腰之根下株”。③“杨本”、“吴本”均作“两平转”。④“杨本”、“吴本”均作“合则放发去”。⑤“李本”将“凌霄箭”写作“灵宵箭”,误。“一哈而之远”,“杨本”与“吴本”均作“一气哈而远”。“中天见”,“杨本”、“吴本”均作“见中天”。

按:“立如平准,活似车轮”(王宗岳)乃是经典太极拳论,此文献与之均合。“上下一条线,全凭两手转”、“车轮两命,一互摇又转”均是太极拳准则。“涵养”乃指充实内功之养气功天,积贮愈多,则用时之“一哈”才能“而之远”。最后一句乃是过来人语,得法得诀,才能开门见天也。有种论点认为太极无秘可言,更无内功可传,是对太极拳功的一种片面见解。如是,则张三丰《内功练丹秘诀)岂非无用?关于内功,知者自知,不知者自不知。如前所述,太极拳是由拳与功、内与外、性与命内容组成的。

原文:太极四时五气解图(编者:图刊出时略)

笺注:披览此图,可见嘘(木、东)、呵(火、南)、哈(金、西)、吹(水、北)以及呼吸(土、中央)的吐纳关糸。李经梧老师说太极拳是导引术与吐纳术、内丹术的结合。笺注者曾从师友处学得道家六字诀法,与此大同小异,其异在于肺金之哈在“六字诀”中为“咽”,余全同。注意:中央脾土练时为“呼”,而吸则贯穿于诸脏与五方也。道家功法之一脉相承于此也可见一斑。而不知四日寸五气之练功者多矣,故云“去道日远”。

原文:太极血气根本解

血为营,气为卫,血流动于肉、膜、络,气流行于骨、筋、脉。筋甲为骨之余,发毛为血之余。血旺则发毛盛,气足则筋甲壮。故血气之勇力出于骨皮毛之外壮,气血之体用出于肉筋甲之内壮。气以血之盈虚,血以气之消长,(消长盈虚)周而复始,终身用之不能尽者矣。

笺注:“李本”之“周而复始”前失“消长盈虚”四字。此段文字,所言均与中医学通。其重视“内壮”之主张昭昭。拳论讲.“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武禹襄),医理讲:“气为血之帅”。郭云深谓:“将人身中散乱之气,收纳于丹田之内”,皆此之类也。气通血旺,病患悉除而内力日增矣。

原文:太极力气解

气走于膜脉筋脉①,力出于血肉皮骨。故有力者皆外壮于皮骨,形也,有气者是内壮于筋脉,象也。气血功于内壮,血气功于外壮。要之,明于气血二字之功能,(自)知力气之由来矣。(知)气力之所以然,自知之②。则能用力行气。分别行气于筋脉,用力于皮骨,大不相侔。

笺注:①“杨本”、“吴本”均作“膜络筋脉”。②“李本”“知力气”前失“自”字,应补上。“矣”后应加“知”字。“杨本”、“吴本”最后一句为“自能用力行气之。分别行气于筋脉,用力于皮骨,大不相侔也”。侔,等同之义。

按:传统学术思想尚神意,尚气象而相对轻视形质,内壮之说亦然。气前血后,则为内壮,血前气后则为外壮。太极拳练的是气走筋膜脉络。

原文:太极尺寸分毫解

功夫先炼开展,后炼紧凑。开展成而得之,才讲紧凑。紧凑得成,才讲尺寸分毫之理也。然必十寸为尺,寸必十分,分必十毫,其数在焉①。故云:对待者数也,知其数则能得尺寸分毫也。要知其数,非秘授而能量之者哉?

笺注:①“杨本”、“吴本”此段为“紧凑得成,才讲尺寸分毫,由尺住之功成,而后能寸住,分住毫住,此所谓尺寸分毫之理也明矣”。“李本”无此段文字。

按:先求开展,后炼紧凑,此太极练功步骤。而紧凑后之尺寸分毫之数,则非常态可知。知数“非秘授”不可,如何知数?必“听劲”功深始能知对方之劲力及劲力源头也。

原文:太极膜脉筋穴解

节膜、拿脉、抓筋、闭穴,此四功由尺寸分毫得之后而求之。膜若节之,血不周流,脉若拿之,气难行走,筋若抓之,身无主地,穴若闭之,神昏气暗。抓膜节之半死,单脉拿之似亡①,单筋抓之劲断,死穴闭之无生。总之,气血精神,若无身何有主也?如能节拿抓闭之动,非得真传不可能也②。

笺注:①“杨本”、“吴本”为“申脉拿之”,似错讹。②“杨本”、“吴本”均作“点传”。

按:节拿抓闭之功,乃武当、少林派均珍视之功,因其可以迅速击败敌手也。欲行此四功,当通医理。不知此功不能用,既知此功又岂可轻用?

原文:太极字字解

挫揉捶打①,按摩推拿②。开合升降③,此十二字皆用手也。屈伸动静④。起落缓急⑤,闪还撩了⑥,此十二字,于己气也,于人手也。转换进退,于己身也,于人步也。顾盼前后,于己目,于人手也。即瞻前眇后,左顾右盼也。此八字关乎神矣。断接俯仰,此四字关乎意劲也。劲断意不断.意断神可接.劲意神俱断则俯仰矣。手足无着落耳。俯为一叩,仰为一反而已矣。不使叩反,非断而复接,不可对待之字以俯仰为重,时刻在心身手足,不使断之,无接则不能俯仰也。求其断接之能,非见隐显微不可,隐微似断而未断,见显似接而来接,接接断断,断断接接,其意心神体⑦,神气极于隐显,又何虑不沾粘连随哉?

笺注:①此四字后,“杨本”、“吴本”均有“于己于人”四字。②此四字后,“杨本”、“吴本”均有“于己于人”四字。③此四字后,“杨本”、“吴本”均有“于己于人”四字。④此四字后,“杨本”、“吴本”均有“于己于人”四字。⑤此四字后,“杨本”、“吴本”均有“于己于人”四字。⑥此四字后,“杨本”、“吴本”均有“于己于人”四字。⑦“杨本”、“吴本”作“心身体”。

按:用手即对待推手时之可运用之手法。于己气,于人手,是说知己与知人。转换、顾盼之类均然。有断劲、有接劲、有俯劲、有仰劲,均神意气劲之运用也。“劲断意不断,意断神可接”,总是以神意为主。有类书法用笔之“笔断意连”、“迹断意不断”。断接劲路在隐显间求之,必于心身知觉中体会。

原文:太极节拿抓闭尺寸分毫解

对待之功,既得尺寸分毫于手,则可量之矣。节膜、拿脉、抓筋、闭穴(则难),非自尺寸分毫量之不可得也①。节不量由接而得拿②,拿不量由摩而得抓③,抓不量由推而得拿,闭不量,不能其穴,由尺盈而缩之寸分毫也。此四者虽有高授,(然)非自己功夫久者,无能贯通焉④。

笺注:①“杨本”、“吴本”于“矣”字后多如下句“然不论节拿抓闭之手易”。“李本”于“闭穴”字后失“则难”二字。②“杨本”、“吴本”作“由按而得膜”。③“杨本”、“吴本”作“由摩而得脉”。④“杨本”、“吴本”为“闭非量,而不能得穴”,“非”字不如“不”字确。“李本”之“不能其穴”应改为“不能得穴”更确。“李本”于“非自己功夫”前应加一“然”字。

按:据笺注者知,杨家、陈家旧传均有节拿抓闭之功,今已鲜见矣。此四功法有连贯次第,如“由接而得拿”是说对待之际,先接手而后有拿劲。此皆手法细腻功夫精纯者始能为之。昔太极研究家严翰秀先生曾向李经梧师请教,说手时,“能说到即能做出”,故严先生认为李师是少见的“心知身知”之名家。有传授又需自己苦练,否则不可能功夫上身。

原文:太极补泻气力解

补泻气力于自己难,补泻气力于人亦难。补自已者,知觉功亏则补,运动功过则泻,所以求诸己不易也。补于人者,气过则补之,力过则泻之,此胜彼败,所由然也。气过或泻,力过或补,其理虽一,然其有详夫过补①,为之过上加过,过泻为之缓,(他)不及他②,必更过,仍加过也。补气泻力于人之法,均为加过于人矣。补气名曰结气法,泻力名曰空 力法。

笺注:①“杨本”此句为“其理虽亦然,其有详夫过补”。②“过泻”,“杨本”、“吴本”均作“遇泻”。“李本”失一“他”字,应补上。

按:补、泻二字,传统医学用之甚多。谓补不足(正气),损(泻)有余(邪气)也。太极功之论补泻可自用可施人,是说我气我力彼气彼力之增减也。结气即充实团结其气也。“以气运身”、“气敛入骨”、“气沉丹田”,即上行气与下行气之凝聚汇合于丹田也。此谓补己。补于人者,谓对待时己内气不足则需补充之,“劲由内换”、“运气于己身,敷布彼劲之上”,继续给劲也。泻力即空力法,于己身则谓用力过则松开之意,于人则谓“引进落空”,使对方如踩空处,“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之意。空力法是中上乘功夫,所谓“妙手空空”(陈鑫)。杨禹廷师爷谓把自身练成“衣服架子”,即无处不能空也。

原文:太极空结挫揉论

有(挫)空、挫结、揉空、揉结之辨。挫空者则力隅矣。挫结者(则)气断矣。揉空者则力分矣。揉结者则气隅矣。若结揉挫则气力反,空揉挫则力气败。结挫揉则力盛于气,力在气上矣。空挫揉则气盛于力,气过力不及矣。挫结揉、揉结挫,皆气闭于力矣。挫空揉、揉空挫,皆力凿于气矣。总之,挫结揉空之法,亦必由尺寸分毫量之,不然无挫揉,平虚之灵结,空何由致于哉①?

笺注:①“杨本”、“吴本”末段为“亦必由尺寸分毫量,能如是也,不然无地之挫揉,平虚之灵结,亦何由而致于哉?”显然不如“李本”确。

按:看来挫空、挫结、揉空、揉结均为手法劲力之细腻功夫。笺注者功浅知狭,尚难一一详注。唯师传曾谓:挫功,乃对待时吃住对方劲路而揉问之使失中也。结,应当是令对手身板硬如木棍,则可发放矣。空,则应当是令对方落空也。凿,音作,通透意。

原文:懂劲先后论

夫未懂劲之先,常出顶偏丢抗之病①,既懂劲故然病易出,劲既懂可以出病手②?缘劲似懂未懂之际,正在两可,断接无准,故出病。神明及犹不及,俯仰无著,亦出病。若不出断接俯仰之病,非真懂劲,弗能不出也。胡为真懂③,因视听无由,即(未)得其确也④。知眇瞻顾盼之视,觉起落缓急之听,知闪还撩了之运,(觉)转换进退之动⑤,则为真懂劲,则能接及神明,及神明自攸往有由矣。有由者(由)于懂劲⑥,自得屈伸动静之妙。有屈伸动静之妙,开合升降又有由矣。由屈伸动静,见入则开,遇出则合,看来则降⑦,就去则升,夫而后才为真及神明也。明也,岂可日后不慎于行坐卧走、饮食溺溷之功有关也⑧。所谓及中成大成也哉。

笺注:①“杨本”、“吴本”之“常”作“长”,“偏”作“匾”,误。②“杨本”、“吴本”之“手”作“乎”。③胡为,何为。④“李本”“即”字应为“未”字。⑤“李本”“转换”前失“觉”字,应补上。⑥“李本”“者”字后应补“由”字。⑦“杨本”、“吴本”误“降”字为“详”。⑧“杨本”、“吴本”均无“有关也”三字。

按:此段文字论述懂劲之先与懂劲之后,极为清楚。关于真懂劲,王宗岳名论:“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此文谓.“见入则开,遇出则合,看来则降,就去则升”,乃是关耍,不懂开合即不懂太极。

原文:尺寸分毫在懂劲后论

在懂劲先求尺寸分毫,为之小成.不过末技武事而已。所谓尺于人者,非先懂劲也。如懂劲后,神而明之,自然能量尺寸,能量才能节拿抓闭矣。知膜脉筋穴之理.要必定明存亡之手。知存亡之手,要必明生死之穴,其穴之数安可不知乎?知生死之穴数,乌可不明闭而不生乎?闭而无生乎存亡二字,一闭之而己①。

笺注:①“杨本”、“吴本”末段为“乌可不明闭而无生平?是所谓二字之存亡,一闭之而已尽矣”。

按:此文的一贯观点是得道为上,武技末事。生死存亡之手与生死存亡之穴,乃是重点。古有大穴三十六,小穴七十二之说。既需知其闭,又需知其生,是谓懂用劲之处。

李经梧珍藏《太极拳秘宗》及其笺注之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