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谭汝为:《潞河督运图》名实相符吗;“两肋插刀”释疑

 张老明 2017-03-09

谭汝为,天津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汉语修辞语用学、汉语词汇学、民俗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及天津方言与文化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任教育部汉语能力测试学术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天津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委员。另任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修辞学会常务理事、全国阅读与鉴赏研究会会长、中国民俗语言学会副会长、天津市修辞语用研究会会长、天津市语言学会顾问、天津市地名研究会顾问等学术职务。曾任天津市语言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第四届、第五届)。

————————————————————


《潞河督运图》名实相符吗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这段名言明确了学术争鸣的重心在于“名”与“实”是否相符。现存国家博物馆的所谓《潞河督运图》文题相悖、名实不符,致使迷雾缭绕、疑窦丛生。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疑问上:一、名为《潞河督运图》的长卷所画究竟是潞河还是海河?二、画中“督运”的究竟是漕粮还是长芦盐?三、画中所描摹的地域究竟是通州还是天津?四、这幅画的主题究竟是“潞河督运”还是“天津巡盐”?五、这幅画的内容与“潞河督运图”的题目名实相符吗?本文择录部分津沽学者的主要观点。


天津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二年出版的《近代天津图志》中载:“《潞河督运图》为清乾隆年间江萱所绘,图中描绘了十八世纪三岔河口一带舳舻相衔、两岸商铺林立的繁荣景象。”


历史学家、天津博物馆陈克研究员在《是通州还是天津——《潞河督运图》到底画的是哪里》(刊于《今晚报》二OO九年三月十三日)中指出:“种种考察表明所谓《潞河督运图卷》画的就是天津海河的景物,与冯应榴《自书潞河督运图后》一文的描述有很大差别,可能就不是冯应榴属江萱画的那幅图。造成舛误的过程是吴谏斋错判在先,瞿兑之、朱启钤误考在后,王永谦附和继之。”


陈克研究员原籍北京通州,对通州和天津两地的历史人文都很熟悉。近日,他进一步指出:“重新审视长卷,其主题更应当是巡盐图,画面中心突出了巡盐御史衙门,右侧盐坨地盐包装船、过浮桥的场景既专业又细致,画中官船岂非巡盐御史耶?此长卷的景物与清代天津处处相符,既是画中精品,也是一幅展示早期天津城市风貌的史诗性的作品,如果不是长期居住天津,熟悉天津,而又画工精到之人,绝难完成如此巨著。”


天津文史学者、民俗专家高伟先生以《潞河督运图画的就是天津》为名,近日在《今晚报》连续发表系列文章多篇,历数天津三岔河口以及周边景物:北浮桥与钞关、侯家后与估衣街、盐院衙门与单街子、三岔河口与玉皇阁、大口摆渡与三取书院、粮店街与天后宫、东浮桥和掣盐厅、盐坨和盐汛、炮台与皇船坞、海漕与紫竹林等,与所谓《潞河督运图》逐一比对。高伟指出:“这幅画卷最珍贵之处是记录了康乾盛世时期天津城市的历史风貌,这是迄今为止我们能够看到最早的天津三岔河口沿河两岸的城市风貌,为研究三百年前天津的社会市井、民俗民风提供了真实的画面。沿着南运河的滚滚洪流,一路上可看见钞关、巡盐御史衙门、御史出巡、掣盐厅、盐官厅、河东盐坨、芦盐春季开坨、装盐引的盐船、返程的船队等。从盐院衙门开出的官舫正载着巡盐御史开启一年一度巡查盐务的行程,盐关厅的官员们已经在厅前列队迎接钦差,盐坨的盐役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开坨。这是一幅充满灵动的、栩栩如生的《天津巡盐图》之长卷。”


天津地方文史学者、建筑历史考证专家张诚先生在《也说“潞河督运图”画的是天津》一文中别开蹊径地从“河里的船”这个角度进行辨析:此图绘有官船、民船、商船、货船、渔船等六十四条,其中不乏福船、宁船、盐船、帮摇等,唯独没有看到漕运粮食的沙船和驳船。……图画中心有以官舫为中心的船队,但它并未驶入潞河,而是顺风顺水向下游盐坨驶去。官舫里的御使大人,要“督运”的不是漕粮,而是官盐。我们在图中看到河东一派繁忙,那是春天盐坨开盐的样子。坨地里的盐工正在拆垛、倒运,他们揭开苫盖的芦席,用挠钩将盐包拽下,然后将其抬到船上。图中有七艘盐船,启程的盐船逆风逆水而上,此时盐关浮桥已经打开,纤夫和着号子匍匐向前,官盐须经验放才能销售。……图中看到制造于福建或宁波的五条尖底大海船。因潞河(北运河)水浅,海船无论如何也不会出现在通州,这是常识,也是此图所描摹并非通州的主要论据之一。


天津地方文史学者、民俗专家张显明先生在《一图尽展津门美——从所谓〈潞河督运图>中发现的津门五景》将清道光二十六年刊行的《津门保甲图说》中海河三岔河口流域的数十幅地形图扫描放大后拼接成图,从画面上恢复了裁弯取直之前天津海河两岸地形地貌概况。他把处在天津市区的海河流域分为五段(即紫竹林段、皇船坞段、东门外段、东北城角段和南运河段),突出“清代津门八景”中的“五景”(即洋艘骈津、广厦舟屯、七台环向、三水中分、浮梁驰渡),并以之与所谓《潞河督运图》所绘两岸景物一一比对。对比结果,二者大体吻合,并无二致。张显明在文末总结道:“经过这五段的两图比对,可见这幅画卷画的并不是通州。从清代的一幅《运河图》中的通州部分,我们可以看到通州东关、北关均无浮桥,通州的两座浮桥均在城外的东北,距城甚远,与《潞河图》比对,根本对不上号。这幅图既然画的不是潞河,也不应该叫《潞河督运图》。《潞河督运图》应该是另有其图,只是我们目前还没发现,希望有关部门考虑为此画重新命名以正视听。”


张诚先生在《冯应榴<自书潞河督运图后>浅释》一文中指出:冯应榴在乾隆四十一年奉调任坐粮厅官员时,确实请江萱画过一幅画,但这画遗失很久,以致后来从未有人见过。……如今,依据冯的描述还原这张图的内容……将图中故事分成几组:


第一组,冯应榴作为坐粮厅官员负责监管漕粮到通后入仓全过程。然而,在今所谓“潞河督运图”中,并没看到这个场面,画面上没有一袋粮食,也没有装载漕粮的船。


第二组,冯应榴叙述漕粮由潞河翻坝进入通惠河,再翻坝进入护城河而直至上岸。——但在今所谓“潞河督运图”中,既无石坝、土坝,更无两坝之间的浮桥。至于大光楼附近万人争运场面及楼上观阵大员等等,在画面上杳如黄鹤,不知往所。


第三组,冯氏描述:图中扬帆使舵的是我的官船。每当漕船到达通州,我都前往验看米色,然后分派各仓贮存。图中画着一条小船,飞快地划到我的面前,船上一人捧着盘子,里边盛着让我验看的粮食。漕船之后还有些散装粮船,这是杨村地方官派来的驳船。在现今所谓“潞河督运图”里,也完全看不到这个场景。


第四组,描述清理河道:图中有像架子一样的东西,用绳子系着,另一头在岸上,这东西叫刮板,牵着绳子的是纤夫,背着柳树枝的是标夫。原是北运河时有流沙淤塞,没办法挑挖疏浚,只能经常用这东西刮沙,使之顺水排入下游,以不妨碍漕运。如此精细的刮沙清淤场景,在现今所谓“潞河督运图”里,也隐然不见。


以上是江萱为冯应榴所绘《潞河督运图卷》应呈现的画面,旨在描摹康乾盛世漕粮进京的壮丽景色;而如今收藏在国家博物馆里被冠名为《潞河督运图》的图卷,却名实相悖,文题龃龉,其画面内容已客观昭示:并非江萱为冯应榴所绘的那幅《潞河督运图卷》。当然,这并不影响其“国宝”地位,但经正本清源,应恢复历史真相,不宜再将错就错、以讹传讹了。


学术界历来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术批评和学术争论是活跃学术气氛、促进科学繁荣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俗话说“事越辩越清,理越辩越明”,观点不一致的双方,只要心平气和地沟通交流,谦虚坦荡地互通有无,通过学术争鸣,探明真相,追求真理,无论争论如何激烈,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故,皆可从中受益,都应宽容接受。


近年来,在天津地方文史界已形成一支实力很强的民间研究团队,八十出头的张显明先生、七十出头的高伟先生和六十出头的张诚先生就是这个团队的中坚力量,也是笔者多年合作攻关的老友。其共同特点是:都是地地道道的天津人,对天津地方历史文化了如指掌,由衷热爱;都是退休前都不在高校或研究部门工作的民间学者;他们多年从事地方文史和民俗文化研究,得天独厚接地气,擅长考证多有成果;他们学风端正,为人宽厚,待人以诚。


二O一三年十二月三日,笔者在《赠天津民俗学者高伟先生》中写道:“高远目光气宏伟,寻根史迹硕果累。南窗青灯莹霜鬓,寒梅傲雪吐香蕊。携手与君十载情,迢迢不断如沽水。展望津门薪火传,春花烂漫秋实美。”

二O一四年十月二十一日,笔者在《贺张显明先生八十大寿》中写道:“津沽乡贤张显明,携手共话桑梓情。电波说古草根聚,侃侃而谈如流云。春月秋风八十载,腹笥才调皆无伦!祝君松柏福寿立,文思如涌笔如神。”

(本文节选自谭汝为先生《揭开“潞河督运图”神秘的面纱》序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肋插刀”释疑


俗语“为朋友两肋插刀”,字面意:危急关头,为帮朋友,不惜涉险赴难,在自己左右肋部各插入尖刀一把。但总觉得不对劲儿,两肋插刀等同自杀身亡,“出师未捷身先死”,还怎能帮朋友解难脱险呢?其实,“两肋插刀”并非真“插”,旨在强调江湖义气,表示为帮朋友而甘愿承担极大的牺牲。


“为朋友两肋插刀”这条俗语,由“秦叔宝为朋友两肋庄走岔道”的传说演变而来。隋朝末年,山东好汉秦琼(字叔宝)在县衙当差。县太爷接上峰指令缉拿境内“响马”要犯,就派秦叔宝带领众捕快实施抓捕。


所谓“响马”,指旧时抢劫旅客的强盗,因抢劫时先放响箭而得名。但在民间,这些聚啸山林劫富济贫的群体却被民间视为草莽英雄。秦叔宝结交的江湖朋友中,就有一些“响马”英雄。秦叔宝接上司抓捕令后,为搭救朋友,先派人暗中通知被缉捕的朋友躲避;在抓捕途中,故意带领众捕快走岔道,以保护这些“响马”朋友。最后,抓捕行动失败,秦叔宝遭牵连,险些丧命。后聚义瓦岗寨的“响马”朋友在登州城,奋力抢救秦叔宝,聚义瓦岗,共举义旗。隋亡后,秦叔宝成为唐朝开国功臣,名扬天下。


后来说书艺人为歌颂秦叔宝当年帮朋友脱险而故意走岔道的“千秋义举”,就将岔道口附近的村庄称作“两肋庄”,由此产生了“秦叔宝为朋友两肋庄走岔道”的神奇故事。说书故事在民间口耳相传的流程中,添枝加叶并借题生发,皆属群众的“艺术再创作”。“两肋岔道”的“岔道”谐音“插刀”,最后演化成“为朋友两肋插刀”。


此稿刊于2012年8月17日《今晚报副刊》


————————————————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