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捧着你的脸颊轻轻一吻----克里姆特

 秦缘情 2017-03-10






《吻》是克里姆特的代表作品,现藏维也纳奥地利美术馆


《吻》几乎用的全是金色调,除了脸部、手部和某些细节与花纹外,其余空间全用金色作装饰,成为一幅工艺性极强的装饰画。这种表现形式已超出了油画的范围,差不多让位于工艺了。

《吻》上的图案纹样也很独特,有一种介乎日本趣味与拜占庭趣味之间的混合味。画家长期来一直在色块、图案、装饰线等方面不断地探索,转变手法,也从不满足于所获得的,但其探索的方向主要是东方的。画上一对情侣的侧部形象差不多就是日本浮世绘式的,使用了重彩与线描。 有人根据克里姆特一贯对性爱主题的关切,断定他的《吻》上表现的是"色情内容",并说,弗洛伊德的性心理研究,被画家用可视的形象符号描绘出来了。"人类创造的最早图案--十字形纹样就源于色情。……假如我们现代人出于内心冲动,而用色情的形象把墙壁涂画得乱七八糟,那他就是罪犯或是一个道德堕落分子。"(见1908年维也纳一位反对装饰主义,主张表现主义的画家阿道尔夫·鲁斯对克里姆特的艺术的公开批评)又说,他的《吻》之所以被检查官通过,并为观众所接受,乃是被画上布满的金、银的装饰色彩所迷惑了。

《吻》是一幅美得让人窒息的画作,这是一个洋溢着浓郁的爱恋的境地,这是一个永恒在所有人记忆中的曼妙时刻。画面上两位忘我地拥抱在一起的男女,在金色背影的映衬下,情感交融,衣饰交织,在缀满鲜花的大地上,并射出令所有观者面热心跳的爱欲。

  女子的脸上泛着娇嫩的红霞,弯月般微闭的双眸依然能清晰地展现出她沉醉于拥抱的甜美之中。男子的脸侧面向画面,他的痴迷被执着的双手和弯颈表现无遗。作者把寓意描绘在了服饰上,女子的衣服犹如溪水般蜿蜒曲折,把女性的肢体曲线勾勒得清晰而朦胧,圆形的图案不仅把女性的温柔隐在其中,更有性的意味藏在里边。男子的衣服宽大挺括,把男人威猛的气概和大海般的胸怀凸现出来。而上面的黑色,白色的纵向长方形图案,同样是性的象征,令观者可以在此处产生联想和演绎,并深化了画面主题。




克里姆特《阿德勒·布罗赫-鲍尔夫人》


克里姆特的艺术的复杂性就在于此。不可否认,画家在表现女性的主题上有性的课题,但如果把装饰纹样也牵强地比作"色情"符号,把十字符、方形、螺旋形等带有始前人类的性神秘意义的符号,用于现实生活,这在19世纪末是否符合实际,是值得怀疑的。尽管弗洛伊德也把十字形的"直"看作男性符号,"横"象征女性符号,可是这种符号在现代人的心理反映中,即便学问再深的人,也不会联想到"性"。它已不存在实际的心理效果,因而也没有这种感染力。克里姆特使用这些抽象符号,完全采自东方艺术。这和他一贯喜爱东方美术的质朴性有关,决不意味着代表什么"性"与"色情"。




克里姆特画作《女人的三个阶段》


另外,人们习惯把克里姆特在画上大量使用金、银箔作装饰的作品,集中称之为"金色时期"。这个时期,他的一些作品上的图案装饰越来越多,以致妨碍了油画本身的性能,如他于1914年画的那幅肖像《伊丽莎白像》,在富有变形趣味的、以线条为主的妇女全身肖像的背景上,画上了许多从中国18世纪景德镇彩绘瓷瓶上摹下的古代历史人物(这一类瓷器尤以乾隆时期最多产,并出口到欧洲各国),显然是一种无理性的拼凑。




克里姆特画作《莎乐美》


克里姆特的绘画天赋在学校的专业训练中得到了显现的提高。当他在学校完成老师的绘画作业时,老师常会感叹他的技艺已经超越了自己。1879年,仍然在校学习的克里姆特名声已经传到了校外,一些富人常把装饰壁画的工作交由他完成,1883年,他刚从学校毕业,便于弟弟在维也纳建立了自己的画室,而“神童”称号的传播令他走出校门便有了大批的客户。当时,恰逢维也纳建筑的高峰时期,各种新建大厦内都要由壁画来装饰。自1886年起,维也纳城堡剧院和维也纳美术博物馆曾先后邀请克里姆特来承担天花板及墙壁的装饰工作,而他也以精美,生动的画面回馈了人们的信赖,并给他带来了优厚的报酬和日隆的声望。

  尽管传统装饰画让克里姆特获得了成功,但他却没有因此停止自己艺术探索的脚步,特别是他从展览会中了解到印象派,象征主义等艺术流派的作品后,他逐渐认识到奥地利美术的狭隘性。1897年,他摒弃了原有的艺术观点,在维也纳建立了“分离会”,并任会长,这是他探索“个人风格”的标志,并以《哲学》《医学》《法律》三大作品表现了他的艺术思想。作品的深沉与神秘,受到了大学教授们的批评,认为他是在用“难以理喻的线条在混乱大众的思考”,使用“裸体来展示淫秽”。

  克里姆特在一片抨击中保持着沉默,并坚持着自己的做法。但他自1900年之后,没有再接受大型作品,转为创作一些能带来巨大收入的肖像画,尤其是女性肖像画。《吻》也是在这次事件之后绘制的。克里姆特的财富虽然越聚越多,他的生活却十分简朴,而且一生没有结婚。




克里姆特画作《达娜厄》


  1911年,在威尼斯国际现代美术展览上,组织者极为尊敬这位奥地利的伟大巨匠,专门为他辟出了一个单间展室。克里姆特在无比荣誉中没有停下挥舞画笔的手,直到1918年病倒。1919年2月6日,年仅55岁的克里姆特在维也纳病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