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快速理清中国历史脉络?

 网摘文苑 2017-03-10

记得在上小学的时候,有一门课叫做“社会”,还有专门的课本。这门课主要是以人为对象,内容涵盖了历史、人文、科学等方面,在当时来说,是一本挺有趣的读物。如何快速理清中国历史脉络?

既然有历史,那中国的历史必定是排在第一位来阐述的。里面有一段歌谣,我至今记忆犹新:

夏商和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王朝至此完。

这一段歌谣简单的描述了中国古代王朝的更替史,对于理清历史的脉络有一定的作用。

以上是相对粗略的,只有更深的描述,就要用我们小时候学过的《三字经》来说了。

在我的印象中,我学过的三字经部分是: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这两段两段中间运用的孟母和窦燕山的典故之所以没有加进去,可能是因为当时年纪小,还不懂得这些。如何快速理清中国历史脉络?

其实《三字经》远远不止这些,后面有一段,也是说中国历史的。

原文如下:

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蠃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

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

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

舆图广,超前代,九十载,国祚废。

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

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

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

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

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

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

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殁。

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

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以上便是《三字经》中关于历史的部分。原版《三字经》的作者是南宋的王应麟,所以他记载的历史只到宋朝“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流传至今的关于宋之后的历史是由清代道光年间的贺心思增补的。

《三字经》中的记载较之歌谣的记载详实很多,可以大致的摸清楚历史的脉络。难怪有句话说“书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