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申伯公诗《黍苗》欣赏

 老刘tdrhg 2017-03-11
                                                                  申伯公诗《黍苗》欣赏
       孔子整理的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有关申伯公的诗篇有二篇:《崧高》,《黍苗》。《黍苗》一诗是申伯公写给召穆公前期治理谢邑的诗。当时申伯公五十多岁,受周宣王封于南阳谢邑,是南申国的开国君主。从全诗内容来看作者是申伯公。诗中有“我徒我御,我师我旅。我行既集,盖云归处。”四句,根据周朝的制度规定,君行师从,卿行旅从;所以,申伯公有资格说,我师我行。另外,把悠悠南行的队伍到谢邑去称之为归处,也只有迁封到谢邑的申伯公有资格这么说。《诗经》中有关周幽王后申氏的诗有一篇《白华》。
       二干八百多年前的申伯公,不仅是一位功绩显赫的政治家,而且还是位气度非凡儒雅的文学家。尹吉甫说申伯文武是宪,是据实概括。
黍苗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悠悠南行,召伯劳之。

我任我,我车我。我行既集,云归哉。

我徒我,我师我旅。我行既集,盖云归处。

肃肃谢功,召伯营之。烈烈征师,召伯成之。

原隰既平,泉流既清。召伯有成,王心则宁。

《黍苗》诗译文:
蓬勃茁壮的黍苗,全靠着细雨的滋润。我这悠悠南迁的队伍,有赖于召伯的辛劳。
我这些背扛肩挑的,牛车马车运输忙。远征的队伍集合一起南行,好像是归家一样。
我的步兵和战车,以及威武的军旅。远征的队伍集合一起,好像是回家团聚一样。
谢城修建得气派严整,全是召伯的辛苦经营。这雄壮的南征队伍,也依靠召伯来组织。
高低不平的田地已经修平,潺潺的流水清又清。召伯完成了显赫的工程,周天子的内心就平静高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