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日知录·70】“太监”名称知多少?

 金色年华554 2017-03-11

  【国学日知录·66】

  “太监”名称知多少?

  陈益民/文

  太监是指外生殖器被割去的一类男人,是君主专制时代的畸形产物。这样的人不再有男人的性功能,却可以保持男性的体魄,利于在宫殿中为君王和后宫服务,而无须担心引发男女之间的糗事。这样的人是君主暴政下的悲情受害者,而因为受害,身心发生变异,这类人的性格也就可能发生变异,何况他们又接近君王、接近后宫,很容易揽得某种权力,从而借势发威,历来太监多无好名声,也就在所难免了。

  从太监的种种名称,可看出这类人的某些人生轨迹。

  “太监”一称由官名演化而来。魏晋在门下省设有殿中监,主管皇室内庭事务,地位不高;隋朝升殿中监为殿内省,地位抬高,其主官为殿内监;唐宋改殿内省为殿中省,主官为殿中监。但尚无太监一称。至明代,不设殿中监,而置“宦官二十四衙门”,其中包括司礼监、内官监、御用监等等十二监(另有四司八局,加一起为二十四衙门)。十二监各监的主官,就叫太监。由这官名,渐渐叫成了一个泛称。《明史·佞幸傳·江彬》载:“[正德]十二年八月,[帝]急装微服出幸昌平,至居庸关,为御史张钦所遮,乃还。数日,复夜出。先令太监谷大用代钦,止廷臣追谏者。”这里所称太监,并不是指十二监中的主官,而是一个泛称。因当时谷大用是在司礼监刘瑾专权时,提督“西厂”(特务机构),虽无某“监”官名却权倾天下,因而明武宗要微服远行,就让他在宫中代皇帝签字画押。

  文献所见太监最早的名称是“寺人”。寺为官衙泛称,《说文解字》说“寺,廷也”;《汉书·元帝纪》也有“城郭官寺”之语。寺人就是指官廷中侍奉君主、管理后宫的人,《周礼》描述:“寺人掌王之内人及女宫之戒令,相道其出入之事而纠之。”《左传》记载,晋惠公旧臣吕甥、郤芮“将焚公宫而弑晋侯。寺人披请见……公见之,以难告”,使晋文公避免了一次暗杀,名叫披的寺人的告密救了晋文公一命。

  周代又有“奄人”之称。《周礼》中的“守祧奄八人”,汉代郑玄注:“奄,如今之宦者。”前面提到的寺人披,《左传》还记述他自称为“刑臣”,晋代杜预注:“披,奄人,故称刑臣。”奄,实际就是后世阉割的阉字,因此,后世所见“阉人”“阉竖”“阉官”“阉寺”之类称谓,都是指这种人。男人被阉割,自是低人一等,因而这也是一种卑称,尤其“阉竖”,更表达出一种轻蔑。《梁书·羊侃传》记载:有“宦者”张僧胤要拜见羊侃,来到羊侃居所坐等。羊侃说:“我床非阉人所坐。”竟不肯前去见他。而“时论美其贞正”。可见阉人被鄙视的情形。又《明史·陆昆传》:陆昆上疏反对皇帝“宠幸奄寺,颠覆典刑”。皆此类。

  秦汉以后,又称“宦者”“宦人”“宦官”。《后汉书》设“宦者列传”,历代正史多沿袭,或称宦者,或称宦官。之所以称宦者,源于古人的天象概念。古代天象中,天空有帝星,而与帝星接近者中,有宦者星。《玉篇·宀部》:“宦,《汉书》:天有宦者星,故阉官名宦人。”《后汉书·襄楷传》载襄楷奏议,称宦官为“天刑之人”而受到皇帝陛下喜爱,“天官宦者星,……不在紫宫而在天市,明当给使主市里也。今乃反处常伯之位,实非天意”。李贤注引《山阳公载记》曰:“市垣二十二星,而帝座居其中,宦者四星唯供市买之事也。”这是说根据星象,宦者星应是市井杂务的管理者,而不应居于公侯高位。宦者称宦人,《史记·李斯列传》已有其称:如赵高,“故宦人也”。

  由于接近皇帝,也就接近权力,因而宦者往往被委以官职,委以重任,时常代表皇帝处理政务。于是除了称作宦官,还有“内官”“內侍”“内臣”“中官”“中使”“中人”“中贵”“中贵人”等称呼。这类称谓均属泛称,并非具体官名,只是包含着内廷官员的含义。《资治通鉴》载唐德宗时,“遣中使发卢龙、恒冀、易定兵万人诣魏州,讨田悦”。这是说“中使”奉命到地方调兵出征,可见被赋予了军权。清·冯甦《滇考·镇守太监》:“是时,英宗初立,阉宦弄权,始命内官张达镇守云南。”这是“内官”成为封疆大吏,兼掌一方军政。《明史·佞幸传·江彬》:“[杨]廷和密与司礼中官魏彬计,因中官温祥入白太后,请除[江]彬。”这是“中官”参与朝臣的政变。这些都反映出宦官专权时权势之盛。

  也有一些官职是专由宦者担任,从而也成为他们的一种称谓。秦汉时期皇宫之门为黄色,宫中便有黄门侍郎之类职官。汉代时,因宦者多在黄门内任职,此后便有了专由宦官担任的黄门常侍、黄门丞等职务。而且,汉以后,陆续还有小黄门、黄门令、黄门署长、中黄门等官职。《史记·李将军列传》载:“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李]广勒习兵击匈奴。”司马贞索隐引董巴《舆服志》:“黄门丞至密近,使听察天下,谓之中贵人使者。”又《后汉书·百官志三》:“小黄门,六百石。宦者,无员。掌侍左右,受尚书事。上在内宫,关通中外及中宫已下众事。”奉禄六百石,相当于汉代的州刺史。宋·曽慥《髙齋漫録》也提到“神宗皇帝数遣黄门”传令的事例,则黄门之称流传甚久。

  秦汉还有中常侍,也是内廷官职,其帽子多用貂皮,并在左侧垂着银珰。此职多由宦者担任,后世竟把“左珰”当成了宦官的代称,宋人岳珂《桯史》中就说:“市有北贾携通犀帶一,因左珰以进于内。”只是奇怪的是,《汉官仪》载:“中常侍,秦官也。汉兴,或用士人,银珰左貂。光武已后,专任宦者,右貂金珰。”东汉光武帝以宦官担任中常侍,为右貂金珰。而后世并不称宦官为右珰。用帽饰作代称,也是趣事,并且还简称为“珰”,或以地位高低分别称作大珰、小珰。宋人文莹《湘山野录》载:真宗想找既有武功又是状元的陈尧咨陪自己射箭玩,陈尧咨身为状元,有理由不从命。真宗只好请晏殊去说服。过了几天没动静,“真宗遣小珰以方寸小纸细书问晏[殊]曰:‘主皮之议如何?’”“主皮”指乡射礼中的射箭。而那张小纸条,“小珰误送中书”。中书省宰相看到纸条后莫名其妙,去问真宗,真宗方知小珰送错地方,极为尴尬,越不想让人知道的事,却偏偏让大臣知道了。

  由上面的梳理,可知太监的名目甚多,有寺人、奄寺、阉人、阉竖、阉官、阉寺、宦者、宦人、宦官、内官、內侍、内臣、中官、中使、中人、中贵、中贵人、中常侍、黄门常侍、黄门丞、小黄门、黄门令、黄门署长、中黄门、珰、左珰、小珰、大珰……名称应在三十个以上。

  日知君曰:太监因自幼阉割,身心受到极大伤害,其心理生理理所当然异于常人。世论对这个群体多持鄙视态度,且多以史上出现一些祸国殃民的大太监而对此群体大加挞伐。然而,历史上太监群体庞大,真正出人头地的人是极少数,绝大多数太监是在孤独自卑、煎熬痛苦中度过了自己的一生。这是古代戕害人性的恶劣文化传统之一,实为不堪回首的悲惨一页。

  

  天津市国学研究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