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父母和解不是非做不可的事,跟自己和解才是

 张德芬空间 2020-11-12

更多音频可在喜马拉雅搜索:张德芬空间

过去,现在,未来,

每个人都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迟早是要分开的。

——《山河故人》

爸妈,你们可以多爱我一点吗?


《山河故人》

越来越多人知道了“原生家庭”这个概念,简单的说,那个我们长大的家庭中主要的抚养人,确实给了我们很多塑造性的影响。

  • 不被父母表扬的人,长大后,特别渴望能亲耳听到别人说,你很棒,你做得很好,你可以做到的。

  • 被父母打击的人,不去评估事情是否超出自己的能力,压榨剥削自己,去证明自己的实力。

  • 被父母冷漠对待的人,在人际关系中会小心翼翼,不敢确定自己对别人是不是真的重要。

如果我们从受到的挫折来看,自己真的被“祸害”了,要是父母不那样对我,要是父母对我好一点,要是父母能更照顾我的需要的话……那我现在不是没有这些烦恼了吗!

但要怪责“父母皆祸害”,对一个成年人来说,等于浪费生命。

与已经发生的事做对抗,是对我们创造力的浪费。

照顾自己的创伤固然重要,发展自己的专长却是更要去做的事。那么渴望被爱、被认可、被看到、被肯定,最终目的就是要那个独一无二的我发光发亮。

如果你已经知道了“原生家庭”这个概念,那么,还有一个概念一定不能错过,叫做“心理学头脑”,它是类似心理自知力、内省力或自我觉察的能力,把自己的问题和内在冲突相关联,在更完整的自我形象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行为选择。

也就是说,和父母和解不是非做不可的事,关注自己的内在冲突,和自己和解才是。

请大家试着带着“心理学头脑”,来读今天要推荐的书籍《自私的父母》,作者Nina Brown是一位研究自恋的心理学专家,这本书也是从自恋型父母的出发,谈如何从童年创伤中恢复。

爱和恨无法在一个人身上统一起来


《归来》

无论你的父母是哪种类型,“自恋”的表现都会或多活多少存在,比如,有特权感,缺乏同理心,寻求别人的仰慕和认同,希望别人对自己唯命是从。

当然, 对父母的恨意是一件需要被承认的东西。

爱和恨无法在一个人身上统一起来,直接的结果是,你既不能好好爱父母,也不能好好恨父母。

书中,Nina Brown引用了一封读者来信,“现在我是一个成年人了,我依然渴望你的爱。我知道你是不会改变的,但这并不影响我渴望拥有一个更令人满足、有爱的亲子关系。

这是真实的内心写照。成年后的生活,会让人越来越明显地意识到父母对自己造成的影响,这些影响动摇着我们的自尊和自信。更稳固的自我,能保护自己免受进一步的侵蚀。

只不过,让我们难受的不再是父母,而是挫折留下来的信念。有些信念能意识到,有些隐藏在无意识中,时不时闪现,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没有这些信念,我们就不会有那些负面的感受。

那些最容易让我们对父母产生恨意的信念,也是需要我们关注的信号。

比如,很需要别人的肯定,受到肯定会觉得自信,而不被认可时,总有不安的恐惧。这种对认可的需求,也是认为自己是一个值得珍惜的人的需求;

或者,我们对自己有完美主义的倾向,尽管理性告诉自己,人无完人,却觉得自己总有做不到完美的地方。没有人告诉我们,很多事情做到“不错”就已经足够了。

还有一种经常见到的信念,是觉得自己“总有问题”,总是犯同样的错误,而且别人好像没有这样的问题,产生无助、无力的感觉。

在我们觉得自己不够好的同时,又不希望别人发现这件事,害怕被评价、疏远甚至抛弃。

面对父母造成的创伤,如何肯定自己?


1. 发展更现实的期待

我们都会幻想自己受到的伤害有一个理想的解决方式,比如,父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向自己道歉;别人认同你的看法,也觉得父母是不好的,不喜欢他们;自己变得很强,可以在父母面前争面子;完美的报复,让父母后悔自己做过的事。

这些幻想,让我们一直停留在创伤中,它们都不太可能发生,不管你多希望它们能变成现实。

过去发生的事,不会因为我们“想要”,就真的发生改变。

放弃幻想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因为幻想的动力大部分都在无意识中。最好的方式是去问问自己,我为什么在期待这样的事情发生?

有人会说,因为我小时候被不公平的对待了,所以期待啊。

这时候,内心的冲突是既渴望被尊重,但却对能给予爱的人却失去信心了,这个冲突会让我们发现, 在现在的生活中同样存在一些行为,是被这种冲突影响的。比如你可能在谈恋爱的时候,也会有类似的冲突感,自己的需要和表现出来的行为并不一致。向自己提问,带着我们一步步向无意识中的动力靠近。

2. 认识到个人责任的局限性

也许父母还把你当成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的那个人,但你却可以意识到父母一些明显的变化,比如他们正在变老,他们说话做事的方式没有变,但你可以看到他们为何这样说,而不是像孩子时,只能被动接受父母的言行。

在我们长大和父母变老的过程中,会有一个阶段,双方可以像成年人一样相处。有人的阶段来得早,有人的阶段来得迟,就在你意识到自己和父母一样是成年人时,会对父母生出同理心。

因为,我们都会有成年人的经历:

  • 有些事,看起来有更完美的解决方案,但不一定能做到;

  • 有的观念,理想、平衡、面面俱到,却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

  • 有的脾气,当场没控制住就是发作了;有的压力,自己消化不了,就会带给身边的人。

当自己正在经历一个成年人的正常生活,就会意识到,父母也是有局限的,因此他们能为孩子负责也是有局限的。

不要只从“道理”的层面去理解父母的局限性,把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对人的认识,对自己局限的认识,融合到理解中去,从体验的层面而不是仅仅是认知的层面,与父母产生共情。

3. 变得专注、脚踏实地

发展更现实的期待和认识到责任的局限性,有一个共同的作用:让我们把注意力重新聚焦到自己的专长上。

能聚焦在目前的生活上,是一个重要的能力,同样需要我们给自己一个信念“我要发展自己的专长”。这个信念让我们更容易坦然,活出自己。把精力用在重要的人和事上,对发展稳固的自我非常有帮助,不再是只关注那些自己做得不够好的地方,那些都是为了获得“外在”的关注而努力。

自己内心空虚的部分,永远无法成为你的核心力量。通过补足来发展自己,不如发展那些自己本来就擅长的部分。

很容易出现的情况是,我们对自己的缺点很敏感,而对专长的部分很少能意识到,但这并不代表自己没有专长。

  • 我们的缺点和专长有时会挨得很近,容易紧张的人,当放下对自己过度的期待后,会发现自己有敏锐的观察力;

  • 过度关注别人需要的人,将注意力放回自己身上后,会容易与人共情,包容而体贴;

  • 放下对自己完美的苛刻要求后,会从接近目标的每一步中,给予自己鼓励。

只要我们的愿望,不是速成的,不是希望一夜改变,专长就会逐渐给我们更有力的生活信心。

创伤来自那些我们永远无法改变的事,父母无法再为我们成年后的生活负责。

“父母皆祸害”是一种情绪宣泄,要做的不是去责怪父母,而是在今天这个已经成年的自己基础上,接纳弱点,发展专长。

所谓“自私的父母”,和我们一样,都是在渴望自己的需求被满足的人。

在父母给予的创伤和自己形成的反应模式之间,我们可以找到一个空间,看到自己内心的冲突,让自己不总是条件反射式的反应。

作者 | 陈禹霏
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接受精神分析训练,从事心理学应用性开发,曾参与运营百万级心理学课程项目。专业的关注点和擅长领域,儿童发展和教育问题的解决,成年后的个人成长需求解决,包括恋爱、与父母的关系处理。

主播 | 雪冬,电台主播,二级心理咨询师 ,冥想引导师 ,身心灵成长探索者。

···

今日互动

亲爱的朋友,你从自己的成长经历中,学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你又是如何肯定自己的?

欢迎在评论留言,跟我们分享你的故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