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析“烹”技之

 小林餐饮交流 2017-03-12
烹是制作热菜的烹调技法之一。根据原料初步熟处理的方法不同,可分为炒烹、滑烹、炸烹和煎烹等四种。本文仅以“炒烹”的方法作一浅析,以恭拜求詈。

  A. 炒烹的方法和工艺流程

  炒烹方法:即将脆嫩的蔬菜改刀成较小的丝、细条状,放在有热底油的锅中用旺火煸炒至断生,然后烹入清汁成菜的一种烹法。

  工艺流程:选择原料→刀工处理→调兑清汁→炝锅炒制→烹入清汁→翻匀出锅。

  B. 炒烹的操作关键及注意事项

  一、原料选择

  适宜炒烹的原料多为植物性的。如叶类蔬菜的洋白菜、紫甘蓝、韭菜、油菜等;根类蔬菜的红萝卜、白萝卜、莲藕等;果类蔬菜的茄子、青椒、冬瓜、黄瓜等;茎类蔬菜的土豆、洋葱、莴笋等;菌类的香菇、木耳、银耳、茶树菇等。上述原料不论是何种,都要求新鲜、质地细嫩。此外,鸡蛋、绿豆芽也是炒烹菜的常用原料。

  另外,各种调料如醋、生抽、食油等也要选上等品质的。

  二、刀工处理

  由于炒烹菜品是用旺火热油、快速制作而成,故原料的刀工处理多是较小形状的丝、细条。要求粗细均匀,长短一致,互不粘连。如切的太粗,不能在很短时间内吸收味汁的鲜美味道;若切的一头粗一头细,则会影响成菜的形态美观。

  三、调兑清汁

  在正式炒制前应兑好清汁,方法是:将鲜汤放在小碗内,依次加入适量精盐、味精、胡椒粉、香醋等调匀即可。兑味汁也应掌握以下几点:

  1. 所用鲜汤量要掌握好,过多或过少,均达不到炒烹菜的质量要求。一般是以食后盘底有少许清汁为度。

  2. 各种调味的量也要控制好。因主料不经腌渍入味,故加盐量应做到心中有数,以透出咸味为好。若像炸烹法所用汤汁一样,成菜味道肯定过淡。

  3. 炒烹菜的味型多调成咸鲜味,也可根据原料的特点,加大醋的量,做成咸酸味,或加大白糖和醋的量,调成酸甜味,制成风味各异的炸烹菜品。

  4. 所用味汁为无色清汁。即不加酱油和水淀粉,以体现炒烹菜清鲜爽口的特点。

  四、炝锅炒制

  具体方法是:炒锅上旺火,放入适量底油烧热,炸香葱、姜,投入改刀的原料翻炒至断生,倒入兑好的清汁,快速颠匀,出锅成菜。这道工序是体现炒烹菜特色的一个关键步骤,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下锅原料数量的多少与锅中油的温度有很大关系。如将很多原料一次下锅,必然会降低锅内油的温度。因此,一次下锅原料较多,那么油的温度也会略高。

  2. 原料下锅前必须沥尽水分。单一原料的可一次下锅;多种原料的应先将质老的下锅,后下质嫩的。原料下锅之后,需用手勺反复翻炒,使其在短时间内均匀受热。

  3. 原料下锅后应先加少许醋,这样可保持蔬菜内部水分不外溢,以减少营养素的流失,保证成菜脆嫩的口感。

  4. 如要突出辣味,可在炝锅时加入一些辣椒丝。

  5. 必须用旺火炒制。这样锅内不会有汤,且有干燥现象。待加入清汁烹炒,即有油润明亮的效果。如果炒时火小,原料会渗出一些水分,再加上烹入的清汁,则可使成菜后会有汤汁,达不到炒烹菜的质量要求。

  6. 炒制的时间要控制好。如青椒要求色泽鲜艳,若烹制时间过长,色泽就会变黄,口感也变得绵软;反之,则原料不熟,无法食用。一般的经验为:若是蔬菜,下锅后会发出响声,待响声停止后,就说明已基本成熟,要求脆嫩的应马上烹入清汁起锅,要求软嫩的则稍迟一会儿烹入清汁起锅。

  C. 炒烹菜的特点

  炒烹菜具有本色、鲜嫩、爽脆、利口的特点。如极鲜烹辣椒、香辣紫甘蓝、炒烹洋葱丝、泡椒烹豆芽、炒烹茄丝、香醋烹蛋、醋烹洋白菜、炒烹藕丝等都是常见菜例。

  D. 炒烹菜品代表实例

  极鲜烹辣椒

  原料:鲜青红辣椒400 g,味极鲜20 g,姜片、蒜片各5 g,精盐3 g,味精2 g,鲜汤50 g,色拉油25 g。

  制法:1. 鲜青红辣椒洗净,去蒂后横切成圆圈;用鲜汤、味极鲜、精盐和味精在小碗内兑成清汁。

  2. 炒锅上火,注入色拉油烧热,下花椒炸煳捞出,爆香姜丝和蒜丝,投入青椒丝,加少许醋,快速翻炒至断生,烹入清汁,颠匀装盘。

  特点:红绿油亮,脆爽利口,咸鲜微辣。

  泡椒烹豆芽

  原料:绿豆芽400 g,泡野山椒25 g,泡野山椒汁25 g,泡红辣椒2个,葱花、蒜片各3 g,精盐2 g,味精2 g,鲜汤25 g,花椒油25 g。

  制法:1. 绿豆芽洗净,控尽水分;泡野山椒去蒂切节;泡红辣椒去蒂,切圈;用鲜汤、泡野山椒汁、精盐和味精放在一小碗内兑成清汁。

  2. 坐锅点火,倒入花椒油烧热,下葱花和蒜片炸香,投入泡红辣椒圈和泡野山椒略炒,倒入绿豆芽翻炒至断生,烹入清汁,快速翻匀入味,出锅装盘便成。

  特点:色泽鲜亮,清脆爽口,味道酸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