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肾血管性高血压病因与病理生理

 闲情漫步123 2017-03-12

   肾血管性高血压病因与病理生理

 

  造成肾动脉狭窄的原因主要有3种类型: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纤维肌肉增生和狭窄性大动脉炎。在我国则以多发性大动脉炎为最常见。

 

  1.动脉粥样硬化一般常见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病变多位于肾动脉近端2cm处,也可累及肾动脉远端或分支。病变发生于动脉内膜,形成粥样斑块,可沿血管壁蔓延使管腔狭窄和内膜破坏。

 

  2.纤维肌肉增生常见于青年人,女性多于男性,肾动脉病变比较广泛,呈串珠样改变,常累及肾动脉的分支。

 

  3.多发性大动脉炎在我国,多发性大动脉炎是肾血管性高血压最多见的病因。病变主要在主动脉,其病理变化为动脉中膜层呈弥漫性肉芽组织增生,伴淋巴细胞浸润,弹力纤维破坏或断裂,血管内膜增殖,表面肿胀、粗糙,血栓形成,使血管狭窄或闭塞。多发性大动脉炎的病因尚不明了,目前认为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发生于腹主动脉及其分支,当病变累及肾动脉时可引起肾血管性高血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