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向大家推荐一款健脾益气的——归脾汤。 归脾汤 歌诀 归脾汤用术参芪,归草茯神远志齐,酸枣木香龙眼肉,兼加姜枣益心脾 组成 白术、人参、黄芪、当归、甘草、茯苓、远志、酸枣仁、木香、龙眼肉、生姜、大枣 用量 白术、当归、白茯苓、黄耆(炒)、龙眼肉、远志、酸枣仁(炒)、人参3g,木香1.5g,甘草(炙)1g 用法 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配伍特点 一是心脾同治,重点在脾,使脾旺则气血生化有源,方名归脾,意在于此;二是气血并补,但重在补气,意即气为血之帅,气旺血自生,血足则心有所养;三是补气养血药中佐以木香理气醒脾,补而不滞 主治 1、心脾气血两虚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2、脾不统血证。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弱 辨证要点 本方为补益心脾之常用方。以气短乏力,心悸失眠,便血或崩漏,舌淡,脉细弱为辨证要点。 加减化裁 崩漏下血偏寒者,可加艾叶炭、炮姜炭,以温经止血;偏热者,加生地炭、阿胶珠、棕榈炭,以清热止血 故事一则 一位家长带着八岁的儿子去医院治疗肾病,医生看到这个孩子的脸色,呈现出一种枯萎的黄色,中医叫萎黄,当时这个孩子是肾小球肾炎,尿检蛋白很高,在西医医院住院,用了激素以后,稍微控制了一些,但是改善不大。 后来医生和一位老中医说了这个孩子的情况,老中医说道:病了这么久了,应该不是实证啊。这句话点醒了梦中人,医生回到医院给孩子细细诊脉,重按无力,再看脸色,分明的萎黄啊,这是脾血亏虚之极啊。那么,什么药物可以滋养脾血呢?于是医生就想到了归脾汤,他告诉家长,现在服用中药汤剂的同时,服用归脾汤,同时开始撤激素,每撤一次激素,服用的归脾汤的药量就随之增加一点。 结果,孩子再次来的时候,他整个的脸色萎黄已经基本消失了! 这都是就是这个小小的归脾汤的功劳。 ⊙注:本文内容仅为普及中医常识,不做为处方,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