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时期气候变迁与中国战争关系研究

 文明世界拼图 2017-03-12
中国的王朝发展多经历这样的一个循环:

圣人开国——子孙败国——另一圣人开国,在国际上把这个称作中国皇朝循环论Chinese Dynastic Cycle Theory,似乎包含有冥冥之中自有因果之意,历史学家多从历史、政治等社会科学角度出发,将这归结于朋党结乱、制度崩溃、贪逸荒政、帝王昏庸等等,很少或几乎不考虑自然环境的影响,但这难以解释历史为何反复重演,朝代更替频繁发生这个规律。

事实上,中国历史上气候的数次变化,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而且,生产力水平越低,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就越大,社会发展的历史时期越早,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就越大。

文献检索和研究发现,将王朝的变更与自然环境变化联系在一起的研究远不如前者丰富。

中国有5000年的文明史,共经历了夏、商、周等多次朝代更替,而这种更替往往以战争拉开演进的序幕,且战争的起因多与气候变异、灾害和环境恶化有关。

1历史时期,气候变冷期与中国各政权的衰落和分裂期的基本重合并不是偶然的:

气候变化是一个循环过程,战争数目以及朝代更替也是一个循环,气候的恶化通过对农业的影响,间接地影响着王朝的统治基础。

2气温和中国战争数目总体成负相关关系。

寒冷期,温度降低对应于战争数目增加;而暖期适宜的气候使得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得到发展,战争数目相对比冷期战争数目少。

温暖期,降温只要达到一定程度也会造成战争的爆发,如中世纪暖期,虽然处于温度距平之上时期,但两次降温仍然对应大规模的战争爆发。

事实上,暖期中的突然降温,在某种程度上对社会的压力更大,暖期激增的人口遭遇突然的灾害,往往缺乏应对措施。

3不同地区,气温变化对战争的影响不同。

西北地区战争与气温的相关性最好,战争的暴发在时间上几乎没有滞后,温度的短暂降低即会带来冲突和战争;华北及东北地区主要是民族间的战争,少数民族在暖期得到发展壮大,基于对领土的觊觎,各族间战争相对较多;华中及东部地区表现出反叛战争在暖期有所增加,推测华中及东部地区频繁的水旱灾害使得社会矛盾激化,并最终导致战争爆发;而西南和华南地区,气候对战争的影响是一个缓慢累积的过程,旱灾在战争的爆发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4从气候的干湿状态来看,中国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其气候特征表现为温暖与湿润同期,寒冷与干燥同期。

在相对温暖时期得到发展壮大的少数民族,由于气候变冷使得植被带南移,原有生存环境恶化,这对北方和西北地区,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区以游牧、狩猎为主要生产方式和生活资料来源的少数民族来说,无疑是一种致命的打击。

5由气候变迁所造成的自然灾害,对中原以及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不同于北方游牧民族对寒冷气候的敏感性,而是在冷、暖期都有所体现,由气候变迁所导致的水、旱等自然灾害诱发了战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