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落日余晖——追忆红色帝国的暴力美学(三)——砸碎在拜科努尔的月球梦想(上)

 cat1208 2017-03-12
记忆的前提是遗忘,成功的前提是失败。

今天看到有人纪念美国人登月40周年,本朱却由此想到当年的老大哥曾经的努力



砸碎在拜科努尔的月球梦想——没有科罗廖夫的未尽篇章
   
  
  如果你足够暴虐,也就是尚未被眼前这个上半身长满疥疮,下半身穿着超短裙、身高100多米,臀围20多米、体重近3000吨的、推力4000多吨的、纯金属的、已经充分膨胀的避孕套所吓倒,那么,就请先服用一剂三硝酸甘油脂制剂(注释:三硝酸甘油脂,黄色液体,极不稳定的烈性炸药,先后因为有过直接炸穿诺贝尔的耳膜、在好莱坞大片《垂直极限》中将男主角连续炸得人仰马翻的出色表现,而两战成名——同时,它用于制造早期的心脏病药物:)),以防你的心脏击断肋骨或击穿胸腔。服药后,就可拉动鼠标跟我继续——这是我的诚实忠告。
  
  这个避孕套的真实名字,叫做“N1登月火箭”,它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强悍的火箭,差点就被淹没在历史的故纸堆中——本篇将用来自前苏联的档案资料共计180余张图片,为你揭开N1的秘密。
1961年,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苏联人在与美国人那场旷日持久的冷战足球赛的上半场,一脚冷射,将一个布满棱角、扎着马尾巴、会唱歌和放音乐的哥萨克美女铁球踢向了太空——这场球赛,从此找到了新的G点或是Hi点,这就是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太空从此不再是人类的处女,第一滴血流向了苏维埃的温床,整个人类也就此开始触碰一个崭新的领域,苏维埃用这血红的成就,宣告了太空时代的来临,一股来自一个更大的石球——也就是整个地球的顶礼膜拜和崇敬,让苏联人自成年后,第一次体验到了那种从脚跟涌向脑门然后又喷出体外的强烈快感——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苏联人自从初尝之后,覆水再难收,新的G点一再被强壮的苏联人触碰:人类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第一次太空行走、第一个女性宇航员、第一个空间站…凡此种种,每一次都将太空G点推向新的高潮,而每个高潮总是以红色苏维埃的名字开头,他们被各种光环笼罩,以至于那段时期赫鲁晓夫的光头总是在联合国大会的讲台上泛着耀眼的光芒。
  
   我们必须承认,在太空G点这一领域及其对应的这一时期,美国人和苏联人的feeling完全相反,作为另一个男人,也就是美国人,眼看着苏联人一次次的彻夜狂欢,自己却门前冷落车马稀,整天忍受着来自北约盟国充满疑惑的、目光朝向腰部以下三角区的怀疑目光——他们感到了一种作为男人最难以忍受的侮辱,被自己人打死的肯尼迪仰天长叹:“这些都是对美国民族的侮辱。”非常符合逻辑的,美国人开始在自己家里,卧薪尝“哥”——也就是日以继夜的吞服伟哥,以期迅速变得和对手一样强壮——他们打算越过已经被苏联人临幸过的地球G点,通向更深处——美国终于直接宣布了他们的登月计划,他们希望嫦娥这个地球Fans的第一次,能够顺理成章的纳入自己跨下。
  
   躺在地球温床上的苏联人,很快看到了美国人那颗“登月伟哥”绚丽的外包装,以及药丸所蕴含的巨大能量,他们决意开始吞服——1964年,苏联的登月伟哥“H1-N3计划”开始实验室制造,并广泛用于针对苏联政界和航天界的临床医学试验。
  
   苏联的登月计划在当时是最高机密,甚至该计划结束后,这个秘密依然被紧紧捂住,直到苏联解体后的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才被揭开。如果这是一场赌局,并且如果世人在当时能够知道苏联的红色计划,那么,所有赌徒都会压注给苏联:在辉煌的过去面前,没有人会怀疑苏联人会第一个登上月球。但是,对于已经足够强壮的苏联人而言,登月伟哥的威力其实已经在悄然发挥着相反的副作用,那条通往G点更深处的通道,对心脏已经过度跳动的苏联而言,也许一开始就是致命的心脏痉挛剂。
  
   围绕苏联登月伟哥的核心,就是鲜为人知的N1登月火箭——我们熟悉苏联的能源号、质子号等等火箭,但是我们多数人都不知道N1,它是一个秘密。它是人类有史以来尺寸最大、重量最重、推力最强的多级并联、五级串联超级火箭,真正的火箭霸王——建议你再看一下本篇开头对他庞大尺寸和丑陋外表的粗略描述,这一宝座至今无人超越——这也是符合逻辑的,因为这枚火箭的设计初衷并不是被用于登月,而是飞向火星。
  
   如果说登月是苏联人的伟哥,那么N1这个霸王,则是这颗红色药丸中包裹的核心有效成分,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N1命运,从一开始就将注定苏联那登月计划的命运。
1、恢宏的苏维埃N1火箭登月梦想
  
   照片中的这个人,是苏联功勋科学家、苏联科学院院士科罗廖夫——准确的说,他不仅属于苏联,还属于全人类,他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有限的几位太空科学家之一。他是N1火箭的总设计师。看得出来,他很忙,两个耳朵同时听电话似乎已经习惯,的确是“起得比鸡早、干得比驴多”(绝无不敬之意),他早早的来到这个世界,是苏联的幸运,让苏联的航天毫无悬念的走在了冷战的前端,然而,也因为他过早的来到这个世界,他也将不得不过早的离开——这是达尔文所安排的定律。
  
   作为N1火箭的总设计师,科罗廖夫却在N1火箭真正开始设计制造前的1966年溘然长逝,他的逝世,是整个N1火箭发展中的灾难性损失,在这关键的时刻,他身后只留下了一个构想中的设计框架,却把重要的经验、创造、才干、领导能力永远的深埋到了地下。用我们熟悉的一句话来形容就是:“…..科罗廖夫同志的逝世,是我dang,我军、我国人民的重大损失…….”——这句话在此时此刻是严肃的。
  
   当我们现在回望这段历史,则科罗廖夫的离去,是整个登月计划中难以估量的损失。
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有限的几位太空科学家之一,科罗廖夫
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有限的几位太空科学家之一,科罗廖夫
苏联登月计划的部分核心科学家,中间为科罗廖夫,他是核心的人物,照相当然坐在主席台。
科罗廖夫去世后,其第一助手瓦西里.巴甫洛维奇.米申接替他的岗位,继续领导N1火箭设计工作。从照片中显示的火箭喷管来看,他应该是站在一枚“质子”号的火箭发动机后面,他似乎很帅:)
瓦西里.巴甫洛维奇.米申
瓦西里.巴甫洛维奇.米申
 这是恢宏的苏维埃登月计划构想图,整个计划由两枚火箭完成,一枚是质子号,另一枚就是N1火箭,图中略去了质子火箭的作用,它负责运送载有两名宇航员的宇宙飞船,与霸王火箭N1运送的、最核心、也是最沉重的登月舱和月球轨道舱,在绕地轨道上会合,宇航员从宇宙飞船进入N1火箭运载的月球登陆舱,然后N1将载着这两名宇航员正式开始登月之旅。
  
  苏维埃“H1-N3”登月计划的图解说明如下:
  
  1、N1火箭运载着的登月舱和月球轨道舱从战略火箭军所属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发射
  
  2、N1火箭进入绕地轨道后,第1、2、3级脱落,进行绕地飞行,此步骤中图中省略了质子号火箭运载的宇宙飞船与N1火箭对接送来两名宇航员的过程。
  
  3、N1火箭第4级点火,脱离地球飞向月球
  
  4、N1火箭第4级脱落,第5级点火,转向后进入绕月轨道
  
  5、N1火箭第5级脱落,有效载荷舱进行绕月飞行
  
  6、同上
  
  7、N1火箭有效载荷舱释放出登月舱,而月球轨道舱继续绕着月球转圈
  
  8、登月舱进入登月轨道
  
  9、登月舱在月球着陆
  
  10、登月舱在月球进行各种苏联人才知道的活动,比如埋下地雷留给随后赶来的美国宇航员——赫鲁晓夫H-bomb是埋不了的,太重了,一个人不行
  
  11、登月大概4小时后,登月舱飞离月球地面,再次进入绕月轨道:一道月球快餐
  
  12、登月舱与一直绕着月球转圈的月球轨道舱重新对接汇合
  
  13、同上
  
  14、登月舱脱落,月球轨道舱点火脱离月球,飞回地球
  
  15、月球轨道舱开始反向制动
  
  16、月球轨道舱进入绕地轨道,发动机脱落,只剩下着陆舱
  
  17、着陆舱进入着陆轨道
  
  18、着陆舱着陆,两名宇航员返回地球
N1霸王火箭承载在苏联人恢宏的登月梦想,即将启航,一段悲壮的历史将拉开序幕。
2、登月舱的研制和无人探测器发射
  
  
   作为的登月伟哥的一部分,也就是N1霸王火箭最终要在月球上生下的那猪仔——即登月舱,其研制必定将在N1火箭研制之前就开始了。苏联人使用早已驾轻就熟的“联盟”宇宙飞船直接改造完成轨道舱和登月舱——成熟的男人最可靠,谁也不想两个去月球埋地雷的宇航员买一张有去无回的单程车票。这是登月舱,一幅找打的长相。
再看看这个狭窄的单人登月通道:装下一个人的确是够拥挤的,厕所别指望了,顶多配个痰盂。按照计划,宇航员仅仅在月球上呆四小时,因此他长达38万公里行程的旅行箱将会很小,这个舱不需要多大。
正在进行设备测试的登月舱
这是登月专用的宇航服,右图中那块胸前的方形物体是一个可收放的控制台,需要时可以展开,用于方便的调整宇航服的各种工作参数——宇航服就是营造一个小地球,让宇航员在里面泰然处之的蹂躏嫦娥。左图是宇航服的背面,红色的是氧气瓶,背箱下方是一个类似坐垫的东西,这个设计还是很人性化的。
宇航员登上登月舱进行测试
宇航员登上登月舱进行测试
登月舱内部,装修简单
登月舱内部,装修简单
登月舱的反推力火箭试验,这个动作估计是为了着陆瞬间将登月舱牢牢钉入月球表面
这是另一个重要部分——轨道舱的释放试验,轨道舱将一直绕月飞行,当登月舱完成任务从月面返回月球轨道后,与这个轨道舱会合,然后返回地球。
  
  这个试验,模拟N1火箭释放轨道舱到绕月轨道的过程,小推力火箭互相反向工作,分开N1火箭的轨道舱整流罩。
N1火箭的轨道舱整流罩打开
N1火箭的轨道舱整流罩打开
N1火箭的轨道舱整流罩被抛弃,轨道舱释放完成
N1火箭的轨道舱整流罩被抛弃,轨道舱释放完成
登月舱研制进展顺利,同时,对于月球的提前环境探测也随之展开,对于即将到来的登月计划而言,预先的数据准备工作是必须的。这是无人探测器的降落方案试验,按照方案,探测器被包裹在一个充气皮囊中,抛向月面。
充气皮囊砸落到地面,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月面着陆
充气皮囊砸落到地面,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月面着陆
充气皮囊稳定后,自动爆裂,以这种方式释放出其内的探测器
充气皮囊稳定后,自动爆裂,以这种方式释放出其内的探测器
随后,蜘蛛般的探测器展开,开始环境探测——例如射线、温度、湿度等等,并将探测结果发回地球。
3、 N1火箭发射场建设
  
  
  既然准备养猪,当然要先修好猪圈——N1霸王火箭的发射场同步开始了设计施工工作。理所当然的,发射场被选在了战略火箭军下辖的面积数百平方公里的拜科努尔宇宙航天发射场,在这个位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的航天圣地内,将新建一片N1霸王火箭这头肥猪的专用猪圈,只因他太大太重。这是世纪人员在研究发射场的局部模型,也就是核心的发射塔架部分。
设计很快完成,浩大的猪圈土木施工开始了。这是N1霸王火箭的专用猪圈正在紧张施工中。整个发射场一共有两个固定发射架,两个固定避雷塔,一个可以在两个固定发射架之间移动的工作勤务塔——猪圈很高级,猪在里面不怕雷击的。
这是施工中的N1火箭的巨大一号发射井,其周围有三个导流槽——火箭发射时排出的、能量巨大的高温高压燃气将从这三个导流槽中被导出,最上方的那一个导流槽两侧是火箭运载车的专用轨道,组装好的火箭将沿着这条轨道被安放到发射井上。图中的密密麻麻的小黑点是施工人员。这个大小同在的场面,类似于一个蚁窝中忙碌的工蚁。
这是美国军事卫星当时拍摄的N1火箭发射场一角,当偷窥成为双方的习惯,就变得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没有关系,也无关双方都很高的教养
4、火箭发动机研制
  
  按照五级串联的设计要求,N1火箭一共要使用多达5种不同型号、共计43台的液体燃料主发动机,以及一台固体燃料的逃逸发动机,加上若干小型姿态控制发动机——这头肥猪的肚子里一共有超过60个会吐火的猪仔。要让这么多发动机在一起协同可靠的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今天,我们已经可以直接使用单台的大推力火箭发动加上数量有限助推器,可靠性与当时不可同日而语,但在当时,由于单个燃烧室输出大推力的问题还没有解决之道,也只能采用在这种方案————此时,科罗廖夫又浮现在脑海里,如果他在世,则也许有研制单燃烧室大推力发动机的可能。这是火箭发动机正在图纸设计中。
发动机的全部研制工作也很快完成了。这是设计师骄傲的和最重要的第一级火箭发动机合影——型号nk-33。此时此刻,他没有想到,紧迫的设计时间、仓促的测试实验,成为困扰N1霸王火箭的心脏病。
5、N1火箭研制
  
  
  从一开始,N1火箭的设计、甚至整个登月计划都和苏联红军战略火箭军紧密相连——在那个年代,航天航空的几乎每一个重大计划都是出于军事目的,同时,得到军方的支持也就意味着强大的政治、资金保证。这是科罗廖夫去世之前,与战略火箭军的将军们一起散步,就N1火箭的研制进行沟通。
这是N1霸王火箭的总体结构设计图,,这枚火箭是唯一种使用多达五级窜联的火箭,同时,其第一级的30级并联设计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说明如下。
  
  左图:外部结构图
  
  1、总高度:105米
  
  2、最大直径:23米
  
  3、起飞重量:2825吨
  
  4、最大起飞推力4620吨
  
  5、第一级高度:30米
  
  6、第二级高度:20米
  
  7、第三级高度:12米
  
  8、第四级、第五级、有效载荷舱高度:43米
  
  右图:内部结构图
  
  1、第一级使用30台NK-33发动机并联同时工作,单台推力154吨,总推力4620吨,这一推力让N1座上火箭推力之王的宝座至今无人超越——粗浅的理解,也就是可以推动超过3000吨的总重量垂直飞天。
  
  2、第二级使用8台NK-43液体燃料发动机并联同时工作,单台推力180吨,总推力1434吨
  
  3、第三级使用4台NK-39液体燃料发动机并联同时工作,单台推力40吨,总推力160吨
  
  4、第四级使用1台NK-31液体燃料发动机并联同时工作,推力41吨
  
  5、第五级使用1台RD-58液体燃料发动机
  
  6、绿色部分的有效载荷舱分为两层,下层装载登月舱,上层装载轨道舱,舱顶是一个宇航员紧急逃逸塔,类似于我们发射神舟飞船的运载火箭的逃逸塔,由数台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推动。
  
  7、图中蓝色圆球为液氧箱,红色圆球为煤油箱——这枚火箭的全部液体火箭发动机都使用这些燃料和氧化剂,在今天看来,这种燃料是非常环保的,而且无毒,不同于以前的剧毒肼基火箭燃料,这在当时是较为超前的设计。甚至在科罗廖夫去世前的最初方案中,还计划谁用推力更大、更超前的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
  
  很清楚,N1火箭的设计指标即便在今天看来,也是是惊人的,它是当之无愧的火箭之王。
在没有计算机设计技术的年代,完成这枚霸王火箭所需的设计图纸数以万计,人海战术是不可避免的,在常人眼中特殊的精英科学家,在这里显得平常,因为太多了。这是一组设计师的工作组图,第一幅是设计师们在集体工作,后两幅是制图员们的工作场景——她们一般都是女性,因为细心。
下图上部是测试中的微型姿态控制发动机,姿态控制发动机用于调整火箭的飞行姿态,例如飞行方向等。
下部是N1的风洞模型试验,风洞试验主要用于火箭的气动外形设计——不过结果还是很丑
以下是一组N1火箭模型的试验组图。1967年, N1火箭设计工作全部完成,此时拜科努尔的火箭发射场也基本建设完成,发动机研制结束,登月舱、轨道舱、宇航服研制进展顺利,似乎万事具备了——N1霸王火箭正式开始制造,一枚令人激动的霸王火箭即将诞生。


下接
http://www.douban.com/note/3938487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