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腊肉炒菜薹与熏肉炒藜蒿

 圆角望 2017-03-13
已故老作家姚雪垠先生是河南邓州人,但在湖北生活多年,晚年居住在京华。姚老在世时,每逢有文友或晚辈进京看望,问他需要湖北的什么土特产时,如果是冬春时节,他总会说:就带几把红菜薹和一挂腊肉来吧。见到从湖北带来的新鲜菜薹,姚老喜笑颜开,连声对老伴儿说:“真带劲,真带劲!又能吃到湖北的腊肉炒菜薹了!”由此可见,老作家对湖北红菜薹的喜爱。

  红菜薹,别名芸薹、芸薹菜、油菜、油菜薹,因其茎叶紫红,又名紫菜薹。这种红菜薹别的省份好像很少见。红菜薹又以洪山红菜薹最为有名,因出产自武昌洪山一带,故有此称。它与武昌鱼一道,被誉为荆楚两大“名菜”。红菜薹可以清炒,但用较为肥厚的腊肉切片炒出的红菜薹,则味道殊佳。带有肥肉的腊肉,炒出来油亮而不腻,是炒红菜薹的“标配”。

  东汉和三国时,就有芸薹“乃人间所噉菜”的记载。贾思勰《齐民要术》中有言:“蜀芥、芸薹取叶者,皆七月半种。”《本草纲目》说:“此菜易起薹,须采其薹食,则分枝必多,故名芸薹。九月、十月下种,叶形似白菜,冬春采薹必为茹,三月则老不可食。开小黄花,四瓣如芥花,结荚收子,灰赤色,可炒熟榨油。”这写得十分准确和优美。顺便说一句,《本草纲目》在描述某些植物时,实在是既准确,又生动简洁,可做自然小品和散文文笔来欣赏。清时汉阳徐鹄庭的《汉口竹枝词》里也说道:“不须考究食单方,冬月人家食品良,米酒归元宵夜好,鳊鱼肥美菜薹香。”可见,红菜薹在清季已普遍栽培,为武汉市民所喜食。

  红菜薹的“发源地”洪山一带,古称“东山”,南宋端平年间(1234—1236),著名佛寺宝通禅寺由随州大洪山大慈恩寺迁来此处,作为大慈恩寺的下院,当时名“崇宁万寿禅寺”。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改为“宝通禅寺”。据原住洪山杏花村的张洪老人回忆,他家先辈从江西过籍到此,都种过红菜薹,到他这一辈已是第十一代。洪山之南原有两座小山,一名“白芋山”,一名“吴家山”,两座小山丘之间有一垄田,因属公产学田,古人称“学田垄”。真正的洪山红菜薹,就出产在学田垄。学田垄系梯田,约二百亩,每年两季,粮菜兼收。杏花村在宝通寺对面,离村不到二百米的白芋山边有口水塘,内有泉水,因而附近的两块田里生长的红菜薹最早、最好。民间传说,以宝通寺钟声所波及的范围内种的红菜薹最好,即白芋山、吴家山、郭家山、石牌岭、小洪山、马房山、桂子山、珞珈山等范围之内;其中又以洪山宝塔落影之地的白芋山下学田垄出产的为正宗极品。

  历代留下了不少关于洪山红菜薹的佳话。据说,苏轼携其妹游览黄鹤楼后,很想一尝洪山菜薹,但因当年天寒地冻,菜薹推迟抽薹,他们便特意滞留武昌,直到吃上红菜薹才惬意而去。清光绪初年,合肥李勤恪督湖广时,酷嗜此品,曾携带菜籽回乡种植,可是味道总不及洪山的好吃。勤恪乃掘洪山山丘之土,船载以归,于是楚人有传言曰:“合肥制军刮湖北地皮去也,亦可哂也。”光绪三十三年(1897),徐毓华撰写的湖北乡土地理教科书里,有马鞍山之煤、宝通寺之菜、黄鹄矶头之鲤,均“优胜之物”的说法。

  荆楚是千湖之省,河网密布,湖岸连江,因此春夏两季也盛产蒌蒿。蒌蒿是湖北人皆喜食用的乡土野菜,老武汉人称为“藜蒿”或“泥蒿”。《诗经·汉广》:“翘翘错薪,言其刈蒌。”此“蒌”即秋后变老的蒌蒿。民间有“二月蒌蒿三月草”的说法。可见蒌蒿在二三月间吃时最为鲜嫩,到三四月变老了,就成了野草,名为“蒿子”。《诗经·采蘩》:“于以采蘩,于沼于池”;“于以采蘩,于涧之中”。“采蘩”即是采摘蒌蒿。采蒌蒿要去哪里?在沼泽里,在沙洲地,在山间清清的小溪边。《尔雅·释草》里称:蘩是白蒿的统称,白蒿在陆地生的,为“皤蒿”,即艾蒿;在水里长的,为“由胡”,就是蒌蒿。

  如今,蒌蒿更是荆楚儿女喜食的乡土野菜。蒌蒿可清炒(素炒),亦可配以熏肉薄片,湖北人称为“熏肉炒藜蒿”。正如炒红菜薹须配以腊肉,炒藜蒿配以熏肉为最佳,据说熏肉可以激活藜蒿的草药之味,更加可口。每年早春季节,汉阳古太白湖一带农民,在沼泽地里大量采摘肥美鲜嫩的蒌蒿,人驮车运,源源不断运往武汉和其他城镇,成为这一带春季一项可观的农业收入。我年轻时工作过的鄂南阳新县富水两岸,还有湖网密集的宝塔湖一带,如今也成了湖北知名的蒌蒿出产基地,当地人称“蒌蒿经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