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郊·织妇辞

 我爱林志玲 2017-03-13

2

26

Happy birthday to my best friend!

织妇辞

孟郊(唐朝)

夫是田中郎①,妾是田中女②。

当年嫁得君,为君秉机杼③。

筋力日已疲④,不息窗下机⑤。

如何织纨素⑥,自著蓝缕衣⑦。

官家榜村路⑧,更索栽桑树⑨。

注释:

①田中郎:从事农业劳动的男子。

②妾:古代妇女的自我谦称。田中女:农村的劳动妇女。

③秉:执持,操持。《尔雅·释诂下》:“秉,执也。”《广雅·释诂下》 :“秉,持也。”机杼:泛指织布的工具。机:织具也。《集韵·微韵》:“机,织具也。”杼(zhù):织布的梭子。《说文·木部》:“杼,机之持纬者。”

④日:每天。疲:衰竭。

⑤息:停止。

⑥纨素:精致洁白之细绢。《文选·班婕妤·怨歌行》:“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⑦著:穿。蓝缕:破敝衣裳。《左传·宣公二年》:“荜路蓝缕,以启山林。”

⑧官家:指地方政府。一说官家谓帝王之家。《湘山野录》:“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 ,故曰官家。”榜:布告,告示,此作动词,张贴告示。

⑨索:要求。栽桑树:指栽种桑树养蚕取丝。夏注:“言民间种桑养蚕,所出之丝,尚不足以供官家之用也。”陈注:“《晋书·五行志》:‘初,童谣曰:官家养芦化成荻。’此又言力役之苦。”

翻译:

丈夫是农民,我是农妇。当年我嫁给丈夫,便开始在夫家从事纺织劳动。我一天天疲劳下去,越来越没有气力,却一刻也不能停止纺织。为什么我织出来的是细白的丝绢,自己穿的却是破烂衣服。官府在村中的道路上张贴告示,要农民广栽桑树养蚕缫丝。

锦然说:

①郊寒岛瘦并非夸赞之语。

语出自苏轼《祭柳子玉文》: 元轻白俗,郊寒岛瘦。

寒指清寒枯槁,瘦指孤峭瘦硬,两者含义相似。郊、岛之诗风格清奇悲凄,幽峭枯寂,格局狭隘窄小,破碎迫促,且讲究苦吟推敲,锤字炼句,往往给人以寒瘦窘迫之感,故称。

②我很怀疑这个“杼”并不是梭子,而是指织布机上的筘。

在河北一带梭子就叫做“梭”,而“杼”这个名称很明确地指另一种零件,查资料说名字是“筘”,样子有些像古代的篦梳,有非常细密的齿,很长,不算宽,四边都封住,作用是界开一根一根的经线,再把把纬线推到织口。

同一个机器上面,总不能有两个作用截然不同的零件叫相同的名字吧?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官方解释“不闻机杼声”,是指别人听不到梭子的声音了,所以知道木兰停了下来。不过我总觉得这么说有点牵强,织布的时候最大声响的确实是梭子凿来凿去的声音,可是跟随着人手脚并起的活动,其他地方也并非一动不动,多少也会发出些声响。机杼声,应该指的是这所有的声音。因此也许“杼”就是一个代名词,和“机”合起来代指织布机。



再看看对于“杼”字的解析:“杼,形声。从木,从予,予亦声。‘予’本义为‘击刺中的矛’,引申义为‘向前投送’。‘木’与‘予’联合起来表示‘木制的向两头投送纬线的织布工具’。”

这么看来,描绘的确实是梭子。不过我们换个方式看,木没有问题,杼也是木制的。“予”本义为“击刺中的矛”,引申义为“向前投送”,这个也没有问题,因为梭子每次穿过经线之后,都需要杼往前推,才能将纬线送到正确的位置。“木“与”予“联合起来,也可以表示木制的、向前推送纬线的织布工具,妥妥的没问题。

当然这只是“窃以为”,大家有什么意见,可以说说啊。

③古代讲“士农工商”,搞得农的地位很高一样,其实有什么用啊,照样起的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吃不饱穿不暖。

之所以将农民地位抬那么高了,说白了就是因为我们是农耕民族,确切来说,当年的“周部落”是农耕为主的。种地的管着这么多人的口粮,谁也不会跟自己肚皮过不去啊。商朝可是以

不过我很好奇,如果周朝在先,商朝在后,那么是不是就是“士商工农”了?



最后,别问我为什么对织布机那么熟。有个爱织布的妈,伤不起啊伤不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