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金投资现状与解惑——如何少亏钱

 昵称36696575 2017-03-13

国内公募基金资产主要投资方向是股票二级市场,基金业绩表现与二级市场股指走势具有较强相关性。A市场诞生之日起,由于资本市场制度、股票市场供需以及投资者结构等因素的长期存在和影响下,A市场呈现出明显的波动性,这决定投资者在参与A市场投资乃至公募基金投资上面临较大的波动性风险,这势必增加了投资者的参与难度和亏损的概率。不同运行形态(牛市熊市)快速切换,对于中长期投资首选标签的公募基金产品业绩带来较大不确定性,这不仅增加了基金经理在基金投资管理上的难度,同样给投资者带来其诉求相左的情况出现——亏损而且这有明显的常态化普遍性。

1最近6A市场基金走势情况

 
 

经过20发展,公募基金行业发展轨迹与二级市场兴衰有明显相关关系,牛市基金管理规模快速增长,熊市时增长缓慢,但整体来看,规模呈现明显的线性增长。截至去年底,公募基金行业产品数量已经突破4000,份额和资产净值规模双双突破9万亿投资者日益增长的资产配置需求紧密相关。仓位灵活调整、标的多样化的混合型基金数量占比近一半,风险和收益略低一个等级的债券型基金达全市场基金数量四分之一占比,但从资产规模占比上来看,货币型基金独占鳌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资者的投资偏好投诉诉求——承担较小风险的前提下获得预期的稳定收益同时也是居民储蓄存款替代性需求旺盛的充分体现。中国公募基金投资者——胆小,大多只想获得高于储蓄存款利率的收益。

从国公募基金行业发展情况来看,公募基金产品会根据不同的投资方向、投资风格、投资区域以及风险等级等方面对基金产品进行划分和归类,以从产品类型上更为直观和明显的进行区分。公募基金产品分类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货币QDII基金和另类投资基金等,不同类型基金产品的投资方向、持仓限制、风险等级、收益水平等均出现明显差异,能较为容易的满足不同投资者的个性化投资需求。

2公募基金行业各类型基金情况

基金类型

数量

占比(%)

份额(亿份)

占比(%)

资产净值(亿元)

占比(%)

股票型基金

642

15.93

6388.97

7.08

6437.29

6.94

混合型基金

1878

46.59

20131.14

22.30

21501.96

23.18

债券型基金

1017

25.23

18003.02

19.95

19033.65

20.52

货币型基金

341

8.46

44591.75

49.41

44777.24

48.28

QDII基金

126

3.13

1007.65

1.12

770.55

0.83

另类基金

27

0.67

134.38

0.15

227.00

0.24

全部基金

4031

100.00

90256.91

100.00

92747.68

100.00

   不同产品类型收益率与其所对应的投资标的或者投领域景气度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不同产品类型的整体收益率情况来看,基础市场的景气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不同产品类型的收益率。股票和混合型基金与A市场景气度紧密相关,基金产品收益率在20112013A股市场长期熊市与20142015的牛市期间的表现存在明显差异,最终也体现为投资者参与类型基金产品的收益率。债市的长期牛市去年宣告结束,债券型基金产品收益率呈现明显回落趋势,债基投资者亦有出现亏损的情况。不过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率依然能跑赢活期储蓄存款利率和通胀水平,这也是近年来货币基金获得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同基金产品类型近几年收益率表现情况来看,并结合基金投资者的投资收益情况部分投资者在牛市有一定比例盈利,但熊市时则面临较大比例的亏损,不同市场形态下的盈亏不对等成为基金投资者心理无解的痛。

3最近6各类型基金业绩表现情况

基金类型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股票型基金

-22.70

6.06

1.29

39.94

23.62

-11.40

混合型基金

-23.37

4.99

15.21

24.13

42.94

-7.08

债券型基金

-3.15

7.06

0.19

19.89

10.54

0.15

货币型基金

3.58

3.94

4.09

4.71

3.66

2.55

QDII基金

-20.04

10.37

5.02

2.82

-3.40

6.53

另类基金

N/A

N/A

N/A

1.17

3.19

4.93

    2015A市场异常波动之后金融行业去杠杆去泡沫进程持续推进,监管层对资本市场监管趋严,同时人民币大幅度贬值对市场资金面市场信心的负面影响逐步显现,市场自此进入存量博弈的震荡整理格局之中,伴随而来的是风险偏好大幅回落,公募基金行业在资产配置上对权益资产的配置热情明显降温,股票资产在公募基金资产配置上占比已出现明显回落而持有现金的意愿却在上升,与当前资产荒较为严重的市场环境有关。资产收益率下滑的同时投资风险在上升,导致了基金管理人在资产配置上趋于谨慎这也在一程度上从侧面反映了投资者的投资情绪和取向——谨慎。

4公募基金行业最新资产配置情况

 
 

公募基金行业自诞生至今已近20年历史,略比中国A市场年轻几年,A市场相似的是公募基金行业的投资者结构主要以中小投资者为主,与当前中国资本市场散户化较为严重的格局相符。统计显示,2013年至2014年间,个人投资者持有基金资产占比始终保持在70%左右,分别为73.19%68.92%,是公募基金的主要投资者。不过截至2016年中,机构投资者持有资产占比一跃攀升至52.3%,以超过五成的比例获得公募基金市场的投资主体地位。但中国资本市场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A市场和公募基金市场依然呈现出明显的散户化投资者结构特征,而其中很大一部分并具备专业的投资能力,缺乏系统的、科学的投资理论支撑,同时兼带有盲目性,追涨杀跌的投资行为特征明显,不仅加剧了基础市场波动,而且还给自身的投资带来亏损。

基于多年的基金行业从业经验以及与基金投资者的深入交流和沟通,发现基金投资者在基金投资过程中普遍存在亏损的情况,甚至相关机构出具的统计数据显示公募基金行业投资者的亏损面达到80%导致基金投资者出现亏损的原因众多我们将一一梳理。

首先中国资本市场波动性过大导致投资者未能完全把握投资节奏适应市场运行。中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相关制度欠缺未能适应市场快速发展,同时市场供需关系失衡、上市公司造假等亦会加剧市场波动,而且A市场本身带有明显的政策市色彩,市场运行本身带有较大不确定性,叠加投资者结构不合理,市场追涨杀跌成风,增加了资本市场的脆弱性,导致市场波动性风险上升,投资者难以适应剧烈波动的市场环境。

其次个人投资者缺乏应有的投资管理能力,包括成熟的理论支撑和理性的投资操作。中国大部分基金投资者对经济、政策等方面并未形成系统的认知和把握,无从根据底层逻辑去把握市场运行方向和风格转换,同时在择时和选方面缺乏理论依据,对市场、对产品本身缺乏深入了解,包括对基金产品持仓、风格和基金经理等因子并未有足够的认知和了解,基金投资上带有明显的盲目性,往往出现追涨杀跌投资行为出现。此外,基金投资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投资心理成熟,未能基于基金产品的中长期投资属性去进行相应期限的投资,而是股票投资的行为习惯来参与基金投资,投资节奏上没把握还无形中增加了投资成本,最终加剧投资亏损。

再次基金中介和投资顾问服务机构参差不齐,未能给予基金投资者提供应有的服务,也是基金投资者投资基金出现亏损的重要原因。从中国基金投资者购买基金的渠道来看,大部分投资者仍然通过银行渠道来参与基金投资,而银行和基金公司之间的利益关系会催生相关销售人员侧重于对某个基金公司产品的推介以完成销售目标,而非根据市场、基金产品和投资者本身三者结合的角度去推动销售和提供后续服务导致基金投资者购买基金后面临三不管窘境而出现亏损。公募基金销售机构兴起给基金投资者参与基金投资带来更多选择,但大部分基金销售机构侧重于销售而非投顾服务,尤其是专业的投顾服务能力跟不上,无法给予基金投资者相关投资指导服务,未能解决投资者基金投资过程中的痛点——不会买卖,也是投资者基金投资出现亏损的原因之一。

基金投资者的亏损原因分析来看,其与A市场投资者存在明显的共性,亏损主要来自于基础市场、投资者本身以及投资中介机等方面原因,而这也是中国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不合理的现实情况下出现大面积长期亏损的重要原因。

基于上述原因分析和探讨,我们也在如何解决基金投资者痛点和帮助基金投资者赚钱这个问题上作了深入思考,现将思考的相关思路作以下阐述。

对于基础市场存在的问题以及给投资者带来的伤害,我们暂时无法去改变,也没有能力去改变目前的局面,这需要监管部门推进制度性建设以及引导市场理性价值投资氛围形成去推动市场稳定健康发展进而逐步消除基础市场波动性过大对基金投资者的伤害

投资者教育工作任重道远,基金投资者的投资理论和行为形成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工作量大耗费时间久,基金投资者规模庞大,而且效果因人而异,难以通过投资者教育帮助基金投资者实现基金投资理论和行为的蜕变。

通过基金投资顾问机构的系统理论和专业能力解决痛点,以服务的形式来服务基金投资者,以点带面实现个人投资者机构化机构投资者较个人投资者的优势不仅系统的基金投资理论积累和专业择时选基能力,而且严格的风控体系支撑下能相对个人投资者更好的控制基金投资风险,而大部分基金投资者亏损就是风险控制缺失导致的。基金中介、投资顾问服务机构的投研能力明显优于个人投资者,包括对宏观经济政策、资本市场、基金产品、基金经理等影响基金投资收益的因素有深入的研究,为基金投资提供理论操作支持,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到导致基金服务机构投资机会挖掘和风险发现上先于个人投资者一步,这不仅仅能更快、更好获得收益同时能更快、更准做好风险控制,确保基金投资收益风险控制要优于个人投资者。综上,专业基金销售和投资顾问服务机构提供碎片化的个性化投资顾问服务(综合实力较强、人员储备充分)基金组合服务(优中选优、集中服务)两种方式去实现,机构个人”的基金新玩法来实现基金投资者痛点问题的解决。

基金投资者来说,形成专业的择时和选基能力难以实现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获取专业基金投资顾问机构的投资顾问服务前提下去初步形成良好的基金投资习惯,包括去除追涨杀跌的投资习惯,并遵循投资顾问机构提供的投资建议,根据基金投资策略进行投资操作。此外,通过参与基金投资顾问服务机构提供的基金组合服务来实现省心、省时、省力基金投资,将择时、基和风控交给专业人员去实现方式要明显优于自身去参与基金产品的投资管理工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