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美称的《史记》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很高的史料地位,还是二十四史之首。很多人都看过《史记》或者说看过里面其中的某个片段,在上学期间也学习过里面的故事。在《史记》的开篇就是讲的三皇五帝中的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当然在历史上关于五帝的名单有好几个版本,这个版本是《史记》记载的版本,大家都只知道这几个名字,有没有了解过这五帝之间的关系,或者了解一下他们之间时间的先后?仔细研究一下你就会发现时间有点乱,尤其是尧、舜、禹这三者的时间先后关系。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探讨探讨这个问题。首先大家先来看一下下面的图片。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这是黄帝的传承,对于少典是一个人还是一个族氏的问题咱们一会再讨论,黄带传位给了颛顼,而颛顼是皇帝的孙子,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这个传承在时间上没有什么问题,爷爷传位孙子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的例子,比如朱元璋传位给建文帝,虽然是建文帝的爹早死,但是在时间上没有什么问题。后来颛顼又传位给了帝喾,也就是高辛。颛顼崩,而玄嚣之孙高辛立,是为帝喾。从图上可以看出帝喾比颛顼低一辈,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高辛父曰蟜极,蟜极父曰玄嚣,玄嚣父曰黄帝。这样算的话,帝喾就是颛顼的本家侄子,在时间传承上也没有问题,从图上可以感觉出来,颛顼年龄应该比帝喾要大很多。后来帝喾又向下传最后帝位到了尧手里。 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勋。娶娵訾氏女,生挚。帝喾崩,而挚代立。帝挚立,不善,而弟放勋立,是为帝尧。因挚没有什么记载,所以不予谈论,可以看出它是尧的哥哥,这样帝喾传位给儿子,属于最正常的事情啦,时间上也没有任何问题。到了尧传舜,舜传禹,时间就有点乱啦,似乎对不上号。从图中可以看出来,尧和禹应该是一个辈分的,估计年龄上也差不多。而舜比尧和禹足足低了四辈,也就是舜是他们玄孙辈分的。首先来算一下尧和舜的时间关系: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於天。尧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根据记载尧活了118岁,相当长寿啊,如果在当今是个响当当的老寿星,尧在70岁的时候遇到了舜,然后二十年后因为年龄太老的原因就让舜行天子之政啦,就是98岁就退休啦或者说退居二线。然后28年后也就是118岁的时候去世啦。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尧崩,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践帝位三十九年。根据这个记载舜三十的时候遇到了尧,50岁的时候行的天子之事,58岁的时候尧去世,61岁的时候登上的帝位(三年的守丧期)在位39年。这样算的话,舜比尧小40岁,活了100岁去世的。尧与舜差了四辈,年龄差距40岁,这么算的话句望、桥牛、瞽叟这三辈子平均都是在10岁的时候有的孩子,在上古时期这似乎也有可能,但是比较乱。
再者就是少典到底是个人名还是一个族氏的问题,据《史记·秦本纪》:“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苗裔孙在这里应该指的是子孙后代,大业也就是皋陶,这样算的话皋陶和少典(如果少典是一个人)至少差了七辈,怎么会娶了他的女儿女华呢。所以在这里推算少典应该是一个族氏的名字。在上古时期很多人都是没有名字的,都是以族氏或者图腾来代称。这里就可以理解为皋陶和少典族的女子女华结婚,后来生下了大费(伯益)。这样说黄帝也是少典族的后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