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案例研究证据分析的四种策略,你知道几种?

 看见也假 2017-03-14


1

依据理论假设


一个策略是遵循案例研究的理论假设。 案例研究的初衷和方案设计都是以理论假设为基础,而该理论假设反过来会帮助研究者提出一系列问题、检索文献,以及提出新的假设与理论。一般来说,在提出理论假设后,研究者通常会根据理论假设来制订资料收集方案,并据此选择合适的证据分析策略。 例如,一项对政府组织之间关系的研究,其基本假设是,联邦资助不仅起到二次分配的作用,还能导致地方政府组织机构的改革。其中心论点——在地方政府的规划部门、民政部门或其他部门中将会形成与特定的联邦资助计划“相应的”机构——同时在几个城市中接受检验。 对研究的每个城市,案例研究力求探究在相关的联邦资助方案出台之后当地机构中出现哪些新的部门,有什么样的变动。 当地机构作为政府的组成部分,面对联邦资助方案采取了哪些措施。


上述例子中的理论假设说明了案例研究中理论取向如何指导资料分析工作。 理论假设有助于研究者组织整个案例资料分析过程,明了需要描述的相关情境状况,帮助提出其他可能的解释并对之进行检验。


2

整合原始资料

与第一个完全相反,第二个策略从资料入手,而不考虑任何理论假设。 不论是前面“玩资料游戏”的结果,还是第一次就发现的资料排列形式,此时,研究者会发现一些资料指明一两个概念。 这一发现是分析路径的开端,将引导研究者深入挖掘资料,揭示其他关系这个归纳策略效果很明显,但需要注意一点。 经验丰富的研究者由于对研究领域了解更深入,头脑中可能有类似的概念,在研究初期也会遵循这种归纳策略。 但是,新手却相反,首先他们对研究问题不怎么熟悉,此外,他们在建立资料之间的有效联系方面也面临着挑战。


多年来,质性研究扎根理论的创立者为使用归纳策略进行资料分析提供了很多指导意见。 在这个过程中,对不同的资料配给不同的代码,每个代码代表一个概念或研究内容摘要。 这些指导意见,除了可以用于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也适用于所有的案例研究。


如果研究恰好需要收集量化资料,那么归纳策略还为你的研究提供了其他便利。 原因至少有两个:第一,该类资料包含你的研究所要解释的行为或事件— — 尤其是评价性案例研究中的“ 结果”;第二,该类资料与较大研究中的一个嵌入型分析单位有关。

在任何一种情况下,量化资料对于解释或验证案例研究的核心论点,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所以,设想要对一个学校、街区、组织、社区、医疗实践,或其他常见的主题进行案例研究。 评价性案例研究的结果可能分别是学生成绩(对一个学校的案例研究)、住房价格(对一个街区)、雇员薪资(对一个组织)、各种犯罪率(对一个社区)或发病率(对一次就医过程)。


这些解释性结果或嵌入型分析单位,都使研究者有机会收集到精细的量化资料。 但是,主要的案例研究问题也许涉及的是更大范围的对象:一所学校(而不是其学生)、一个街区(而不是其住户)、一家商业公司(而不是其雇员)、一个社区(而不是其居民),或一项医疗事件(而不是其病人)。 要从高层面探索、描述或解释事件,你还应收集并运用质性资料。 因此,你的案例研究要直接整合质性资料和量化资料。


区、组织、社区、医疗实践,或其他常见的主题进行案例研究。 评价性案例研究的结果可能分别是学生成绩(对一个学校的案例研究)、住房价格(对一个街区)、雇员薪资(对一个组织)、各种犯罪率(对一个社区)或发病率(对一次就医过程)。


3

进行案例描述


第三种分析策略是根据描述性框架组织案例研究。 这种策略可以单独使用;如果研究者运用前两种策略有难度,也可以选择案例描述的策略,作为替代策略。 换句话说,如果研究者还没有选定最初的一系列研究问题或研究假设(使得研究者不能使用第一种策略),就已经收集到大量的资料,并且还没有从资料中发现任何有用的概念(使得研究者难以利用第二种策略),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进行案例描述。


有时候,案例研究的最初目的本来就是描述性的。 著名的社会学研究《中镇》的目的就是如此,这是关于中西部地区一个小城市的案例研究。 《中镇》的有趣之处不仅在于它作为一个内容丰富的历史案例所具有的经典价值,还在于它的结构设计,该书的章节安排就体现了这一点:

  第一章:谋生
第二章:成家
第三章:教育下一代
第四章:享用休闲时间
第五章:参加宗教活动
第六章:参与社区活动


这些章节涵盖了 20世纪早期中型城镇中有关社区生活的一系列问题。 虽然该案例称其一开始就按照不同的话题收集资料,但请注意其描述性框架是如何有效地组织、衔接案例研究分析的。从这点来看,在决定资料收集工具之前,你就应该考虑(起码有初步的考虑)描述性框架。 通常,你的框架是基于最初所查的文献而形成的,也正是这些文献透露出以往研究的空白或是启发了你的研究兴趣,从而引起了你展开案例研究的兴致。 另一条建议是,你可以回顾已有的案例研究的结构(例如,你可以仔细阅读本书文本框中引用的案例的原著),至少要看看这些案例研究的目录,因为目录表在一定程度上含蓄地展现了不同的描述方法。

在另外一些情况下,案例研究的最初目的也可能不是描述性的,但描述策略或许有助于确定需要分析的适切的因果联系,甚至有利于开展定量分析。 一个著名的案例研究,旨在研究加利福尼亚的奥克兰地区推行、实施公共服务政策的复杂性。 研究者认为,这种复杂性可以描述成确保成功实施公共服务政策的多种决定。 这类描述随后可以发展为列举、列表决定多元性的量化资料。 在这个意义上,描述性策略可以用来确定复杂的总体模型,然后用模型来“解释”方案实施为什么会失败。 该案例研究为早期政策实施研究作出了突破性贡献


4

检验与之相反的竞争性解释


第四种总体分析策略是确立和检验竞争性解释。 这种策略与前面的三种策略可以结合起来使用:最初的理论依据(第一种策略),可能就包括了竞争性假设;对原始资料的分析(第二种策略),可能形成竞争性的归纳框架;案例描述(第三种策略)可能形成对案例的其他竞争性描述。


譬如,评估研究中的一个典型假设是:观察到的状况是计划干预的结果。 与此相反的一个简单而直接的竞争性解释是,除了这些干预之外,最终结果还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影响,而且资金投入也不一定是必需的。 如果研究者能事先意识到这样的竞争性解释,就应尝试着收集可能反映“其他影响”的资料。 同时,要尽力去做好这些资料的分析处理工作——犹如需要证明其他因素的影响是最重要的影响一样,而不是寻找理由排除这些因素的影响。 这样,如果你找不到充足的证据支持其他可能的解释,别人也就不大可能说你为了支持最初的假设而人为地“制造假证据”。直接的竞争性解释— — 在前例中,资助不是导致所观察到的结果的原因— — 是这几种竞争性解释的一种。

 

5.1 就多种竞争性解释进行分类,并详细地逐条列举。 对于每种竞争性解释,为使其主旨更明确,在正式的社会科学分类之外还有非正式的、简洁的描述(表 5.1 中括号和引号中的内容)。


5.1 提醒我们,在所有的社会科学研究中存在三类技术方面的竞争性解释(craft rival),研究者比较容易在此处犯错误,因此一些教科书对此做了大量的说明。 此外,表中还列示了六种“实际生活”中(reallife rival)的或实质性的(substantive)竞争性解释,它们在其他的教科书中几乎未被提到(大多数文章也未讨论到竞争性解释的难点和优点,以及将竞争性解释引入研究的作用)。 实际上在收集资料之前,研究者就应仔细考虑这些实际生活中存在的竞争性解释(同时也不要忽略技术方面的竞争性解释)。 有些实际生活中的竞争性解释观点可能会等到收集资料时才变得明朗,到这一步才留意到它们依然是可行的,也是值得称道的。 总之,如果分析资料时能考虑并且逐个验证、排除竞争性解释,那么所得的结论就会更有说服力和解释力。


5.1 对不同类型竞争性解释的简要描述

竞争性解释的类型

描述或实例

技术方面的竞争性解释


1.零假设

仅在偶然的外界条件下观察到的特定的结果

2.效度干扰

如:历史记录、成熟程度、不稳定性、测试、工具、
回归、选择、实验失败、择优互动

3.研究者的偏见

如:“实验者影响”、实地调查中的互动效应

实际生活中的竞争性解释


4. 直接的竞争性解释
(实践或政策)

用目标因素(“ 怀疑对象 ”) 之外的其他因素
(“怀疑 对 象
”) 来 解 释 结 果 (“ 这 是 管 家 干
的”。)

5. 混合的竞争性解释
(实践或政策)

用目标干预和其他干预一同来解释结果(“ 它不
仅仅是我。”)

6.实施中的竞争性解释

用实施中的过程性因素而不是实质性因素来解
释结果(“我们做对了吗?”)

7.竞争性理论

不采用最初的理论假设,而用其他的理论来解释
结果(“这才是最基本的,我亲爱的沃特逊。”)

8.超级竞争性解释

用更大、上一层级的因素来解释结果(“它比我们
俩都大。”)

9.社会的竞争性解释

用社会趋势而不是其他因素去解释结果(“ 时代
处于变化中。”)

在本书前述文本框引用的几个案例研究中,竞争性解释都是不容忽视的关键部分(如第 章的文本框 和第 章的文本框11)。 这些课题的研究者充分借助竞争性解释观点进行整个案例的分析。 本书的姊妹书中还有更多的例子——包括地方经济发展案例以及一个前50强企业的消亡——都有意地集中研究有关竞争性解释的证据。

5
几点提示


可以说为案例研究分析所做的最好准备就是找到一个总的分析策略。 分析策略的目的是建立案例研究资料与一些相关概念的联系,然后从这些概念中找到分析资料的方向。 研究者可以制定自己的分析策略,也可以考虑采用上文讲解的四个策略:利用理论假设、整合原始资料、进行案例描述、检验竞争性分析。使用任何一种分析策略,包括自己制定的策略时,研究者需考虑本章中提示的五个分析技巧。 这些技巧尤其适用于解决内外效度方面遇到的问题(第 章)。 这些技巧有:模式匹配;建构性解释;时间序列分析;逻辑模型;跨案例聚类分析。


本书节选自《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作者为[美]罗伯特·K.殷。重庆大学出版社,2017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