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记得上次写文章是看到音乐大师闫肃和表演大师葛存壮老爷子因为脑梗死离开我们,有感而发,写了文章提醒大家注意脑梗死的预防。 又有一段时间没有写文章了,原因很多。 一来是文章都是我自己亲自写,研究生们帮不上忙。二来是忙,真忙,没时间。三来是累,真累,回家后就想躺着,动都不想动。 本来说上个周末一定要写一篇,结果外出会诊,周天晚上才回家。没想到回家后翻微信就看到一条令人堵心的消息。 “北京301医院骨科副主任、脊柱外科主任张永刚教授,星期天晚上从上海参加由上海长征医院主办的“2015长征脊柱畸形高峰论坛”返回北京的途中,突发心脏骤停,一直抢救至今晨4点未成功……离开了我们,享年51岁”。 一时感慨万千,唏嘘不已。 星期一早上调整心情,重新投入到工作岗位。刚走到医院门口,接到一个好朋友电话,正想开玩笑说这么早星期一打电话给我有什么好事,那边那个四十几岁的老男人已经哭了出来:***走了。我一时没有缓过神来,顿时哽咽了:怎么可能?什么时候?答:早上五点,原因不明。 心情顿时跌落到冰点。 这位三十多年的好兄弟、好哥们,正值壮年,房地产老板,成功人士,星期一就是他的生日,兄弟们早就约好晚上一起聚聚,没想到生日竟成了忌日。 星期一晚上众多兄弟聚到殡仪馆陪他走完最后一程。这位兄弟虽多年前即投身商海,但却是中文系毕业,资深记者,绝对的性情中人。回忆往昔,曾经一起把酒论剑,一起感慨李寻欢和林诗音、阿飞和林仙儿,一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如今居然转瞬间阴阳相隔,一群老男人不禁老泪纵横。 昨天中午接到一个会诊电话,一个地方上的领导干部,50岁左右,突然发生脑干出血,差点当场就挂了。于是收拾心情,化悲痛为力量,驱车数小时赶过去。脑干出血死亡率超过70%,好在病人运气好,出血量不大,还有机会,会诊结束后回家已经晚上12点过了。 猝死、猝死、又是猝死。 今天忍不住又把星期天的微信文章翻出来,一看标题:“301医院骨科专家今晨猝死,死亡面前,谁都没有免死金牌,预防保健更重要!”。 写得真好呀!一语中的! 人到中年,多事之秋! 为什么呢?通俗一点讲,虽然人到中年,但大家都还不服老,所谓人老心不老,其实身体已经出现状况了,如果再象十年前一样,拼命工作、熬夜、喝酒、打麻将、卡拉OK,可能就要出事,而且是出大事。 人到中年身体的危险信号: 身体发福 红光满面 血脂增高 脂肪肝 高血压 头昏或者头晕 面部或者肢体麻木 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 抽烟、喝酒 具体机制我上一期已经讲过了,不再啰嗦,这些都是发生脑梗塞、高血压脑出血、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危险信号。 再次提醒大家,预防比治疗更重要,一旦发病,死亡率和致残率都很高,可能神仙也救不了你。 拜托各位大侠,各位领导,一定要引起重视,不要放松警惕,尽早到医院就医。 本文由“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本文由“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何朝晖(左)在四川雅安芦山地震灾区为伤员手术 神经外科学博士,留美博士后,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共党员。 任职情况: 重庆市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脑血管外科手术学组委员。 临床工作方向: 擅长手术: 如颅内动脉瘤瘤颈夹闭术、脑血管畸形切除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颅内外血管搭桥术、脑深部肿瘤切除术等。 门诊时间: 每周五下午 END 何朝晖脑科 分享和宣传医疗健康知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