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国粹学报》 研究国学的学术性刊物。1905年2月23日(光绪三十一年正月二十日)创刊,在上海出版。革命学术团体“国学保存会”规定其为机关刊物。编辑者邓实、章炳麟、刘师培、陈去病、黄节、黄侃、田北潮、马叙伦、罗振玉等。由邓实任总纂。月刊。每期约六十页左右,售价三角。有光纸(后用连史纸)铅印,竖排,线装本。所有图版均用道林纸印刷。刊物版心上端署报名,中署栏目名称及该栏面码,下端书口外署期数。该刊前四年为三十二开本,后三年为二十五开本。 该刊声称以“发明国字,保存国粹”为宗旨。用文言文撰写稿件。主要栏目头两年设社论、政篇、史篇、文篇、丛谈、撰录,第三年增设博物篇、学术篇。第四年第一期又设藏书志:第二期开地理篇:第五期设绍介遗书。第六年起,栏目有较大更动,分通论、经篇、史篇、子篇、文篇、博物篇、美术篇、丛谈、撰录等。该刊共出八十二期,最后一期为1911年9月12日(宣统三年七月二十日)出版的第82期,连续刊行七年,从未间断。停刊之后,改名《古学汇刊》,另行出版。该刊自1911年(宣统三年)起改在北京琉璃厂土地祠内设立分社,并在全国二十四个地方的几个书庄设了代售处。 |
| 姓名 | 籍贯 | 通讯处 | 出生年代 | 参加革命团体 | 邓 实(秋枚) | 广东顺德 | 上海四马路国粹学报馆 | 1876 | | 黄 节(晦闻) | 广东顺德 | 爱尔近路本会事务所 | 1873 | 同盟会、南社 | 刘师培(光汉) | 江苏仪征 | | 1884 | 同盟会、光复会 | 陈巢南(去病) | 江苏吴江 | 吴江同里 | 1874 | 同盟会、光复会、南社 | 许宗元(贞壮) | 浙江山阴 | 上海城内道署 | 1875 | 同盟会、南社 | 恽 森(菽民) | 江苏阳湖 | 安徽提督署 | | | 马叙伦(夷初) | 浙江仁和 | 两广师范学校 | 1884 | 同盟会、南社 | 陆绍明(良丞) | 浙江仁和 | 杭州教育会 | | | 高天梅(剑公) | 江苏金山 | 上海西门外健行公学 | 1877 | 同盟会、南社 | 朱葆康(少屏) | 江苏上海 | 上海西门外健行公学 | 1881 | 同盟会、南社 | 马君武(马和) | 广西桂林 | 上海新靶子路中国大学 | 1882 | 同盟会、南社 | 文永誉(公达) | 江西萍乡 | 广东学务所 | | | 王仲麟(毓仁) | 江苏江都 | 上海汉口路18号申报馆 | | | 沈咏韶(屋庐) | 江苏吴江 | 元和县属周庄镇 | | 南社 | 柳亚子(人权) | 江苏吴江 | 上海健行公学 | 1887 | 同盟会、光复会、南社 | 吴钦廉(一青) | 江苏吴江 | 松江洙泾镇 | | 南社 | 张桂辛(坒五) | 江西金山 | 吴淞复旦公学 | | | 卢爵勋(艺亭) | 广东顺德 | 顺德城外罗氏家族学堂 | | | 胡 孛(薛宾) | 江西都昌 | 肄群小学校 | | | 黄 质(宾虹) | 安徽歙县 | | 1865 | 南社 | 蔡哲夫(寒琼) | 广东顺德 | | 1879 | 南社 | 黄 侃(季刚) | 湖北蕲春 | | 1886 | 同盟会、南社 | 胡玉韫(朴安) | 安徽泾县 | | 1878 | 南社 |
(是表录自郑师渠著《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 国学保存会藏书楼合影 
|  《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
本书第一次明确提出,晚清国粹思潮是资主阶级民主革命思潮的一部分,章太炎等国粹派一身二任,他们不仅是其时资主阶级革命派的一翼,而且是一批富有新时代诗情的国学大家。章太炎诸人的学术研究有力推致力了中国传统学术的近代化。国粹派尤其以复兴中国文化为已任,他们对于发展中国新文化的思考。富有可贵的前瞻性。 将晚清的康有为和国粹派都说成是文化保守主义者,未必准确。从表面看,康有为倡言公羊“三世”说,主张光大孔教,很像是“文化保守主义”,但是,他公然宣传“孔子改制”,“新学伪经”,欲推翻封建统治的正统学说古文经学,为维新变法提供理论根据,这在当时被顽固派视为洪水猛兽,何能激烈。辛亥时期的国粹派,主张保存国粹,反对“醉心欧化”,似乎也很“保守”,但是,他们提升诸子,贬抑孔子,章太炎甚至著有《问孔》、《订孔》的雄文,直截了当指斥孔子是中国的祸根。 | | |
| |
国学网站,版权专有;引用转载,注明出处;肆意盗用,即为侵权。
mailto:web@guoxue.com
010-68900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