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伊犁文化旅游丛书》一张靓丽的伊犁文化名片

 谈艺说文 2017-03-14

 

  (2013-11-06 14:54:46)



(总序)王   

     都知道新疆是个好地方。而伊犁,是好地方里的好地方。它的天堂一样的草原,它的长满云杉的山麓,它的昼夜奔腾向西流的大河,它的辽阔的田野绿洲,它的历史名城与历史人物遗迹,它的丰富的多民族文化景观,它的相对比较富裕比较发达的经济状况,都令人难以忘记,都令人相信伊犁如诗如画如梦,别有天地。

    过去那个年代,我有机会在新疆生活了16年,从1963年到1979年,从我29岁到45岁,其中6年在伊犁巴彦岱乡劳动,两年在乌拉泊五七干校8年在自治区文联从事编辑翻译等打杂的工作。我与维吾尔等各族农民、与各民族知识分子,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同室而眠,同桌而餐,有酒同歌,有诗同吟。我们将心比心,相濡以沫,情同手足,感同一体。我学会了讲维吾尔语,阅读了不少维吾尔文书籍。我始终将新疆、将伊犁看做我的第二故乡。

    尤其是在伊犁劳动6年,住家8年,我努力学习维吾尔族的语言文化,我朗诵维吾尔文的领袖著作。我与各族农民一起聚会饮酒闲谈,妙语连珠,谈笑风生。我从维吾尔文本阅读了鲁迅的《呐喊》、高尔基的《在人间》,以及《纳瓦依》《圣血》《布哈拉纪事》《骆驼羔一样的眼睛》《我们时代的人们》《鲁拜集》等一大堆书籍与手抄本。我帮助过少数民族农民上房顶;我与各族农民工住在同一个地窝子里修建大湟渠;我们的大队书记阿西穆表示愿为我定居巴彦岱提供一切支持;伊宁市的维吾尔朋友帮助我料理了姨母的丧事;少数民族的女孩帮我照顾过在伊犁出生的女儿……死死生生,离不开民族的和谐与共济。多民族的团结和情谊,给我留下了最最美好与深情的记忆。

    新疆,伊犁,留给我的有艰难、有曲折、有沉重,同时也有青春、有友谊、有新鲜的知识与多彩的生活经验,尤其是从不同的民族文化与风习中获得的灵感与启示。在新疆、在伊犁的记忆令我激动,令我回忆起人生最最珍贵的一切,超过个人遭际的是真情、是善良、是质朴,也是共同的命运与共同的心田。我永远感谢新疆,我永远想念伊犁。是那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在最困难的时候给我以快乐和安慰,在最匮乏的时候给我以丰富和享受,在最软弱的时候给我以粗犷和坚强,在最迷茫的时候给我以永远的乐观和力量。

    我希望有更多的朋友走进新疆,走进伊犁。去了解新疆伊犁,亲身感受到伊犁的美好是幸福的。读一读《伊犁文化旅游丛书》,更多更深地知道伊犁的历史沿革、自然生态、天文地理,就使我们对于伊犁的了解与亲近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爱它,不等于完全理解它知道它,理解了它知道了它,你会进一步爱它保护它发展它。为此,我认为《伊犁文化旅游丛书》的出版大有意义,作为一个曾经把户口放到伊犁8年的老伊犁,我爱读这样的书,我祝贺这套书的出版。

 

                                                                      20135  

 

 

 

出版说明

 

    伊犁是祖国西部边陲的一块宝地,是亚欧大陆干旱地区的一块湿岛,素有塞外江南的美称。特克斯河、巩乃斯河、喀什河交汇而成的伊犁河,滋养了这片丰腴的土地,造就了伊犁河谷优越的生态环境和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雄伟峻拔的天山,辽阔壮美的草原,茂密葱郁的森林,幽深静谧的溪谷,碧蓝清澈的湖泊,还有世界自然遗产天山的提名地——特克斯喀拉峻和巩留库尔德宁,都使伊犁具备世界级精品旅游目的地的资源品质,吸引了上千万中外游客,不愧为中国西部边塞旅游胜地。

    伊犁是一片文化厚土,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这里是古丝绸之路北线的重要通道,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汇之地。自汉代西域归入祖国版图以来,在伊犁活动过的各部落、部族和民族,都留下了各自的历史痕迹。在伊犁多民族文化聚合融汇的历史进程中,不仅有原始氏族文化和封建文化的成分,还有东西方文化的传播与交融,更有各民族团结和睦、齐御外侮、共建家园的精神传承,历史积淀深厚,是新疆丰富多样、异彩纷呈的多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一体多元的鲜明特色也为中华文化宝库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新中国成立后,伊犁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团结一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特别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伊犁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展现出美好前景,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防巩固,各族人民安居乐业,美丽富饶的伊犁愈加展现出独有的魅力。在越来越多人渴望对这片神圣国土有更多了解的大背景下,为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打造伊犁河谷世界级旅游精品的决策部署,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宣传伊犁一体多元的特色文化,展示伊犁开放包容、文明进步的良好形象,伊犁州党委、政府决定编辑出版《伊犁文化旅游丛书》。

    《伊犁文化旅游丛书》组织一批在伊犁地方史研究和文化挖掘方面多有建树的专家学者,立足伊犁独具魅力的文化积淀,多角度反映伊犁悠久的历史文化、壮美的自然景观、瑰丽的民族风情、多彩的地方特色,集学术性、知识性、通俗性、可读性于一体,力求成为伊犁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一张文化名片。

       王蒙先生曾在伊犁劳动生活六年、住家八年,与伊犁各族人民尤其是维吾尔族群众结下了深厚情谊。数十年来,他始终牵挂伊犁这片土地和这里的各族人民。获悉《伊犁文化旅游丛书》编辑出版,他欣然为丛书撰写了总序。我们向先生致以诚挚的感谢和敬意。

    《伊犁文化旅游丛书》是集体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感谢贺灵、吴孝成、姜付炬、贺元秀、赖洪波、王林山、王博、康萍、崔松龄、杨秉新、邹学普、陈予、李耕耘、李颖超等专家学者的积极参与和辛勤付出。感谢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和新疆人民出版社的帮助和支持。伊犁州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同志、州直各县(市)党委、政府和州党委宣传部、州财政局、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旅游局、民宗委、档案局、地方志办公室、文联、文物局、摄影家协会,以及伊犁师范学院等部门和单位,对丛书出版给予了多方面的关心和支持,谨此表示衷心感谢。还有不少同志参与了丛书编辑出版各个环节的工作,请恕不能一一列出,在此一并致谢。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编者学识和能力所限,加之时间匆促,丛书在选题和编辑中难免有诸多不足,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伊犁文化旅游丛书》编辑委员会

                                                       20137   

 

 

 

 

《伊犁文化旅游丛书》编委会

     

       编委会主  任:李学军

      编委会副主任:马宁·再尼勒

              委:王建中  张新生  努尔·伊布拉音

                    木合亚提·加尔木合买提  多尔加拉

                    李新军  董永昌          王清显

                    司惠明  邱建玉  崔松龄      甄敬庭

                    巴合提  王林山    

              编:张新生

              务:董永昌  甄敬庭  赵孝林

 


 

   

贺灵,锡伯族,1956年生,新疆察布查尔人。1982年新疆大学历史系毕业。新疆人民出版社编审。长期从事锡伯族历史、文化研究,主要著作有《锡伯族史》《锡伯族历史与文化》《锡伯族习俗志》《锡伯族民族社会与民间信仰》《伊犁历史与文化》等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










   

吴孝成,安徽金寨人。伊犁师范学院原院长、教授。长期从事写作学教学和新疆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曾任新疆唐加勒克研究会会长、新疆鲁迅研究会副会长等职务。系新疆作家协会会员,《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编委,伊犁州专家顾问团成员。

 






 

   

姜付炬,山东海阳人。伊犁州文联原副主席,作家。著有反腐小说《包拉提换脑记》。《飞跃沟小传》入选1976年全国初中语文课本。《防疫》获《新疆文学》小说一等奖。《飞呀飞呀我的马》获全国报纸副刊银奖。



   

崔松龄,笔名松龄,毕业于江西财经学院,诗人。现任伊犁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新疆作家协会会员,伊犁州作协副主席,首届伊犁文艺奖获得者。在疆内外报刊发表诗歌散文约百篇(首)。著有诗集《西部回声》(合著)。散文诗《野马渡》获中央电视台首届电视诗歌散文展播三等奖。

 

杨秉新,新疆巩留人。中师毕业,伊犁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编审。长期从事地方志编辑工作和地方史研究,发表多篇论文,参与多部职务著作编辑,现为《伊犁地方志》执行主编。




 

   

李耕耘,新疆霍城人,毕业于新疆大学历史系。曾从事伊犁地方志研究和文物保护工作。现任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编著有《新疆伊犁风物志》,在疆内外报刊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




   

贺元秀,笔名西榆,新疆察布查尔人,锡伯族。研究生学历,伊犁师范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诗人。出版诗集《美是我》,发表论文18篇,主编《锡伯文学简史》《哈萨克文学研究》等著作,其中《锡伯文学简史》获首届伊犁文艺奖。




 

   

王林山,山东临清人。现任伊犁州文物局局长,文博副研究馆员《。1988年开始从事文物管理工作至今。主编有《中国阿尔泰山草原文物》《草原天马游牧人》画册和《伊犁河谷考古文集》等著作。2005年获小岛康誉新疆文化·文物事业优秀奖。


 

   

陈予,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于新疆伊犁垦区团场,毕业于新疆师范大学中文系,作家、编审。现任伊犁州作家协会副主席,《伊犁河》杂志汉文编辑部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新疆作家协会理事。出版小说集《我们走在大路上》。

 

责编的话:
2013年大半年的时间都花在了这十本书上,其中的甘甜苦辣只有图书编辑能够明白,由衷的庆贺伊犁有这样一套具有学术价值、史料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担当的文丛出版,作为一个伊犁人,责编这样的一套书既幸福又惶恐,感谢家乡人对我的信任,正如土地会长出包谷和麦子一样,长出自己的言说者。丛书中充满着爱和真诚的家乡文字,是对伊犁真实生活的一次可贵言说。热爱——是本书的精髓。我从每一本书、每一行文字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正是有了情感的传递,于是书便有了灵魂。相信每一位读者都能够从中读到不一样的伊犁,那天堂一般的伊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