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的演化

 诗书之华 2017-03-14
汉字的起源
  
  现在发现最早的、能够部分确认的汉字是商朝盘庚时期的甲骨文,距今3500多年。那时甲骨文已经出现了大量的词汇(2000以上),已经出现了会意字、形声字、假借字和转注字等比较复杂的文字,还出现了用甲骨文进行记事的作品。这些都说明在盘庚以前,汉字已经经历过一定时期的发展。
   
  汉字改革是指人们有意识地、主动地治理汉字的过程,而汉字的自然流变是指汉字自然的变化过程。汉字的改革一般是非连续的、剧烈的、短期内完成的;而汉字的自然流变是连续的、缓慢的、长期的。汉字的自然流变有时间上的因素,也有地理上的因素,它使得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多样化,造成异体字越来越多,字音读法不同,字义发生变化,导致了汉字不统一、不规范。因此,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演变后,人们必须对汉字进行改革,使得汉字规范化、统一化。此外,汉字不可能一产生就很完美,就能满足各个时期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因此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也会主动地改革汉字,使得汉字满足生产力继续发展的需要。而当改革的措施推广之后,汉字又开始新一轮的自然流变。
  
  汉字的变化好像路的变化一样。路是人们走出来的;路走出来之后,人们隔一段时间就得修缮一次;修缮之后,路又渐渐发生一些变化,如变宽、变直、损毁,或者出现新的分支,需要再次修缮。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前的路渐渐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需要建设新的道路,如铁路、高速公路等等。修路相当于汉字的改革,而路渐渐自然变宽、变直、损毁、分支等变化,相当于汉字的自然流变。这两种变化过程有着不同的性质、趋势、规律和作用,因此过去我们笼统地把这两种变化放在一起讨论汉字的历史演变,得出的一些结论,如“汉字的发展趋势是由繁到简”,难免模棱两可,似是而非!

 

    一种新书体,在经过了一定时期的实际使用之后,成熟并被官方认定为“新体”,但原来的“旧体”并不会立即“失宠”,即便官方要求推广,由于社会中个体的书写习惯,书体的交接仍会表现出一段“惯性期”。汉末魏晋之交,之所以可视为书体演变的重要转捩点,有其特殊性,它是书体发生的“截止期”,截止到此,篆、隶、章草、行书、楷书、今草等几种独立意义的书体开始齐备:如建大厦,已然“封顶”交工,只待后来局总“扫尾”或者“装修”了。此后,历代书全的变化,均被涵盖在内,只是在此基础上的接续与“组装”罢了,倘若结构有所侧重,便称作“风格”了。比如晋唐有名的“经生体”,便是隶书与楷书的组装;唐楷,是魏碑、隶楷与行书的组装;怀素、张旭狂草,是行书、今草的接续;至于宋江元明清各家各体,更是无足多论了。书体走到“截止期”,众体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分流”,从此以后,一种书体占据垄断地位的历史宣告结束。篆书在秦时曾垄断,隶书在汉时曾垄断,章草呢,它还没有取得垄断地位,其他诸体比如今草、行书、楷书就相结而起,各自开宗立派。章草书体之所以不曾真正兴盛,甚至在唐时几近绝根,有此缘由存在。基本格局已定,再怎么“装修”,也不可能大变动。自从书体“截止期”以后,除了唐人楷书稍辟蹊径、崭露头角外,其他各家各派悉为笼罩。后来出现的书体,可以直接继承它的“父辈”基因,也可以远隔数代继承“先祖”,成为一种“杂合体”。各种书体,是不会死的。某种书体,虽然可以被搁置不用、暂时忘却、久不流行,但它随时可能复活,成为新时尚的宠儿。

 

    一种新书体的产生,动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客观的,如书写工具材料的变更(毛笔的使用与钟鼎、简帛、砖石、纸张不同,对书体的演变都起过催化剂的作用);主观的,如使用场合、服务对象、书写心态等等。实用性与艺术性的交叠作用,力量最原始、也最大,可以说文字及书体一产生,它就开始了。书体每前进一步,靠的都是实用性与艺术性这“两足”,光照顾实用性或者单考虑艺术性的书体演变,是不可想象的。汉简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书写时,主要目的是实用;但是,无论是木简还是竹简,使用起来虽都不如纸张方便,但书写者似乎并没有节约材料的意识,在一枚简上,有时只写一行字(多时可达五六行),而且字距相当大,表现出强烈的装饰趣味和艺术表现欲望。

 

    书体之间的遗传关系,不是独传的,而是交又叠的。认为书体演变遵循甲骨——大篆——小篆——隶书或者篆——隶——草的模式,就失之绝对化了。例如,在秦李斯小篆一统天下以前,秦隶(亦可称“篆隶”)早已面世,这可以由《云梦睡虎地秦简》(图1)得到证实,这是隶书“队伍”先行于篆书“队伍”的一个环节。再如,汉末与魏晋之交,隶书、章草、今草、行书和楷书等几种书体并存,甚至不少书体形貌介乎二者(如今草与章草、行书与今草、行书与楷书、隶书与楷书)之间。


三次改革: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1)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
  
    甲骨文
    古代用写或刻的方式,在龟甲、兽骨上所留下的文字。现在发现最早的甲骨文是商朝盘庚时期的甲骨文,其内容多为“卜辞”,也有少数为“记事辞”。甲骨文大部分也是象形字或会意字,形声字只占20%左右。甲骨文象形程度高,且一字多体,笔画不定。这说明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

汉字的演化


 
  金文
    古代称铜为金,故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又叫钟鼎文、铭文。金文始见于商代二里岗的青铜器,不过商代二里岗发现的青铜器有金文的只有少数几件。殷墟出土的青铜器上金文增多;至西周时,青铜器上金文已经较为普遍。商代金文多为象形字以及由象形字合成的会意字。这些字像一幅幅图画,生动逼真,浑厚自然,有的呈团块状。

汉字的演化


       
  大篆
    据传为周朝史籀所创,故又称籀文、籀篆、籀书等。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大篆散见于《说文解字》和后人所收集的各种钟鼎彝器中,其中以周宣王时所作石鼓文最为著名。大篆是古字向小篆过渡的一种汉字字体。汉字的演化
 
  
  小篆
    战国时期,中国被划分为七个诸侯国,各国的文字差异很大,图画性强,形状不定,难以识别。就像古老的密码,很难破译。秦国以外的国家所用的文字统称为“六国文字”。
楚国文字的铜节:汉字的演化
   
   
    小篆是由大篆简化而成。相对于大篆而言,小篆的形体结构简明、规正、协调,笔势匀圆整齐,偏旁也发生一定的变异和合并。与大篆相比,小篆的图画性已经大大减弱,每个字的结构已经比较固定,奠定了汉字"方块形"的基础。
  
  秦统一六国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下令规定以小篆为统一书体在全国推行,并“罢其不与秦文合者”的各种文字。为推行小篆,秦始皇命令李斯、赵高等人编写了《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等书文,作为标准的文字范本。由于皇帝的高度重视以及皇权巨大的影响,小篆迅速在全国推行开来,而纷繁复杂的“六国文字”也随即退出历史的舞台。
 
秦李斯的《峄山刻石》: 

汉字的演化

 
秦虎符 汉字的演化

  
 
(2)小篆→隶书→楷书
  
  小篆通行不久,民间又创造一种比小篆更为简便、更为定型的新书体——“隶书”。隶书开始时是写得比较草率的和不够规范的小篆,最早流行于秦代下层人物中间。后来隶书形成一种固定的、规范的字体,一改篆书一味圆转的线条为方折的笔画,顺应了社会对书写方便和规范的需要。
  
  隶书相传由有一位名叫程邈的犯人发明,程邈在狱中把民间流行的隶书整理出三千个字,传给秦始皇。秦始皇大为赏识,并破格提拔程邈为御史,并准许其字用于小民之间。此后,隶书不仅仅在秦朝民间广泛流行,政府文件一般也都用隶书书写,但重要的诏书仍用小篆书写,所以隶书在秦代又称“佐书”。汉字的演化
  
  隶书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隶书以前的汉字是用绘画式的线条书写的,而隶书以后的汉字是用横竖撇点折等笔画构成的。自隶书出现后,汉字的结构基本上固定了下来,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
  
  随着秦王朝的覆灭,小篆迅速退出历史舞台,隶书成为社会首要书写方式和书法的典范,隶书在汉代得到了很大发展,变无规则的线条为有规则的笔画,奠定了现代汉字字形结构的基础。
 
汉隶
汉字的演化
 
    东汉时一种新的汉字字体——楷书出现了,相传楷书的创始人为钟繇。楷书笔画平直,字形方正,书写简便。直至今天,楷书仍是汉字的标准字体。汉以后楷书占据了正统地位。
 
钟繇作品《宣示表》
汉字的演化
 
(3)行书、草书
    古代的中国人还创造出了两种可以快速书写的字体:行书和草书。
 
    行书是一种实用与审美价值兼具的书体,魏晋时开始流行。最擅长写行书的是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王羲之所书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汉字的演化

 
《兰亭集序》唐摹本
汉字的演化
 
   
    “草化”概指书写时的简便快捷的草写,而不去具体分析是什么书体的草写。“草化”,尤其是非正式场合,就“草化”。“草化”虽然是一种简单的实践活动,但它对书法的演变,却起了相当大的作用。篆书草化,形成篆草(或日缪篆、草隶、古隶),无形当中促进了篆书向隶书的转化;隶书草化,形成隶草,进一步定型为章草。
 
    草书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下笔时“草化心态”。战将前线吃紧,急率真而不等一笔一画,所以草;文人书斋闲暇,能认真规整但为求笔墨意趣,为别人赏或自赏所以草;匠工干活,忘记笔画而胡乱简省,所以草。这些情况,不管客观情况怎样,都不外乎下笔落墨瞬间的“草化”,都源于主观的“草化心态”。出土于山西春秋晚期晋国都城侯马古遗址的书写于公元前五世纪的《侯马盟书》(图2),是大篆,但已不像金文线条那般刻板,而是充分体现了用笔的变化,起笔重而收笔轻,使转灵活而有弹性,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已经有了连笔意识,这则是书写时的“草化心态”使然;“盟书”尚且如此,其他用途之书可想而知。几乎同时期的简书如《河南信阳楚简》与《长沙仰天湖楚简》,字距疏朗,用笔圆劲,其圆拱形结体显示出用笔的熟练与书写速度的快捷,已透露由篆而隶的消息;这种书风,我们还可以在占国《楚王感鼎铭》(图3)中观察到,其环状用笔和收笔的潇洒,完全显示了书写者的“草化心态”。再如秦《苏解为陶盖》(图4),“苏解为”三字虽是篆书,但笔画是“草化”了的,如此新颖别致的刻画,完全依赖陶器工匠的随意心态;另外应注意,此例足可说明,篆书的草写,即篆草,不一定就是草隶(隶书的雏型)形态,它可以有行书的意味,或者说它正在直接向草书接近。南宋江著名学者张轼《南轩集》云:“草书不必近代有之,必自笔札以来便有之;但写得不谨,便成草书。”张轼这话说得很痛快,什么时候开始了写字,什么时候就有了草书(此“草书”与现行概念不一样,其实指的就是“草化”了的当时书体)。清孙星衍《〈急就章〉考异序》云:“草书之始,盖出于篆。或以为‘解散隶体粗书之’,非也。”孙氏此方的“草书”,当然不是指成熟悉了的章草,而是指章草的萌芽,他的意思是说章草,而是指章草的萌芽,他的意思是说章草在篆书仍在流行、隶书尚未成熟之时,就已经开始了萌芽,不会等到隶书“熟悉透”之后再加以变化发生。书写的物质条件随时代而变迁,但书写活动的主观心态却是基本固定的,起码,在实用中以求便捷的“草化心态”是这样。诚如张轼所说:“必自笔札以来便有之;”但是,是否只要书写时“不谨”,就一定可以称为草书呢?不是,只能称为”草化“。书法艺术所谓的草书,是有一定规矩和法度,而不是那些杂乱无章、不合草法、完全以实用为目的的随意的草写。
 
    其实,在一种整肃规矩的书体的流行中,以适用为目的的相应的草书一直伴随着,它是新一种书体的雏型,当它的模样越来越明显,最终定型时,一种新书体就这样诞生了。我们观察《战国青川木牍》、《云梦秦简》、《西汉马王堆帛书》、《临沂汉简》、《居延汉简》等实物,会从这一系列的演变中发现隶变的真正足迹,其间贯彻了“草化”思想。清人王鸣盛《峨述编》云:“草与隶同时而起,非有先后。即如‘阝’字、‘乡’字,‘阝’字凡隶书中带草者甚多。无草则无隶,草与隶相为表里也。”这话即说明了由篆草(草隶)到隶书的“草化”过程。“草化”,越来越抽掉文字起初具有的象形成分,所以可以认为,“草化”即是文字书写日益“符号化”的过程。“符事情化”产生的心理基础是:只要不误读、能代表原字、说明问题就是了,何必再一笔一画地麻烦呢?
 
    草书,简单地说就是“草写的书本”,其内涵很宽泛。包括章草、今草、狂草,广义还可以包括篆草、隶草、行书、行楷等。由于不同时代、不同书体和不同标准,草书被越分越细,概念越来越狭义,尚有稿(藁)草、大草(连绵草、一笔草)、小草等等称谓。但是,也不能因此以为草书的概念不可捉摸,实际上,草书有它一整套约定俗成的草未能(即省变法则和符号),章草尤为如此。唐以前,书论中提及“草书”,一般指“章草“;唐以后,不同时代所指有所差导师,可以是篆草、章草,也可以是今草、狂草。
 
    章草
 
    汉张芝(伯英)“下笔有楷则,常曰‘匆匆不暇草书’”(卫恒《四体书势在必行》),此言颇引人思,既然写草书以求便捷,怎么又不能太草;草书笔画虽少,但有严谨的楷则,情急也写不好;闲暇时可以慢慢写草,则纯属艺术活动了。张怀瓘《六体书论》说:“草书者,张芝造也……然草法贵在简易,而此公伤于太简也。”此批评则又站在了实用性角度一方。章草的产生,虽然也许主要出于实用性的目的——“趋急应速”,但它事实上已经兼顾了艺术性(美观)。章草能从众多书体中一下子被认出来,是因为它有一个明显的特征:“燕尾”。章草出现的时代许慎《说文解字·叙》云:“汉兴有草书”,卫恒《四体书势》云:“汉兴有草书,不知作者姓名。”。这里的“草书”指“章草”,汉时,若云“草书”,当指章草。章草是汉字书体史上重要的转捩点。至于“章草”之称谓起于何时,不能确知。
 
    关于章草名称的由来,有好几种说法,且各都有其根据和道理。
 
    其一:史游作草书《急就章》(本名《急就篇》),后来省去“急就”二字,但呼“章”。
 
    其二:因汉章帝喜好这种书体,并命杜度等奏事用之,故得名。如唐韦续《篡五十六种书》云:“章草书,汉齐相杜伯度援藁所作,因章帝所好,名焉。”
 
    其三:此种书体,用以上事章奏,因而得名。
 
    其四:取“章程书”意,意即其草法规范化、法则化、程式化。唐张怀瓘《书断》说:“章草者,汉黄门令史游所作也”、“王    云:汉元帝时史游作《急就章》,解散隶体粗书之,汉俗简惰,渐以行之是也。此乃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建初中,杜度善草,见称于章帝,上贵其迹,诏使草书上事。魏文帝亦令刘广通草书上事。盖因章奏,后世谓之章草”;又说:“章草之书,字字区别;张芝变为今草,如流水速,拔茅边茹,上下牵连”,“呼史游草为章,因张伯英草而谓也”;“章草即隶书之捷,草亦章草之捷也。”张怀瓘的这些话,基本勾勒出了章草书体的来龙去脉。
 
章草书写的汉木简
汉字的演化
 
    今草   
 
    “今草”亦称“小草”,由东汉张芝所创,张芝(?——约190至193年),字伯莫,敦煌酒泉人。他敢于创新,省略章草的繁难之处,在运笔上使用了流利的笔锋,显示出的奋逸的力量,打破了章草 的常规,从而创造了“今草”这种书法体。今草行笔自然,刚柔相济,疏密相宜,后世将张芝列为“草圣”。连后世“书圣”王羲之也说自己的草书不如张芝。

    “今草”是对章草的革新。适应隶书向楷、行体发展趋势和形体上的变化,进一步省减了章草的点划波磔,成为更加自由便略的草体。笔画连绵回绕,文字之间有联缀,书写简约方便便,东晋王羲之发扬完善。唐代张怀瓘《书断》载:“(王)献之尝对父云:古之章草,未能宏逸,顿异真体,合穷伪略之理,极草踪之致,不若藁行之间,于往法固殊,大人宜改体。”“狂草”是唐代张旭所创。狂草极难辨认,但却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张芝写的草书

汉字的演化

 

 

    狂草

 

    "狂草"是唐代张旭所创。"狂草"极难辨认,但却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在中国古代书论中,不论是对篆、隶、行、楷,还是对草书的论述,大多是以自然景观或某些现象作比,加以形容和描述,读者要靠一种生活感受、生活经验去领悟,才能欣赏和理解。书法实在是一种很玄奥的艺术,尤其狂草,书写者往往是充满激情,处在一种亢奋的状态下完成的,读者从墨迹中隐隐地感受到某种情绪。这其实正是一种表现主义艺术的特点,狂草产生于唐代,当时的绘画基本上属于工笔重彩的表现形式,范山模水,描眉涂目,都须凭藉理性在较长时间里才能完成的。即使如吴道子那种带有表现主义成分的画法,也终归要受到物形的限制,并不是能够完全放开来的。在这种情况下,从书法中出现了狂草,则可以借用来比较充分地表现情感或情绪。

 

    张旭字伯高、苏州吴人,闻名于玄宗开元、天宝间,和贺知章是好朋友,颜真卿少年时曾拜他为师。官至长史,世称「张长史」,任性豪放,不拘细节,好酒嗜书,大醉时呼叫狂走,甚至「以颅墨而书」,时称「张颠」。唐文宗时,以李白歌诗,斐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可明白他的造诣。

  张旭的草书自成一格,而奠基精楷,得欧、虞、褚之精,取法初唐诸家,故其书狂纵而不踰法度,古劲绝伦,为世所叹服,兼能取众美,以楷书为本,更出已意,乃有空前之成就。

    自张旭以来名家辈出,如怀素、郑度、邬彤、释高闲、释亚栖等,而以怀素最为出色。

   释怀素,字藏真,俗姓钱,长沙人,后徙家京兆,为玄奘三藏之门人,生于玄宗开元年间,卒年不详。生性放纵,精意翰墨,独能继伯高之绪,与之并称一代狂草之冠冕。书风遍取当代名家人,而得于张旭,二王独多,尤能独创新意,临池之工精深,遂与张旭齐名,以自叙帖,小草千字文为代表。

     在张旭和怀素以后,历代都有草书大家出现,如宋代黄庭坚、明代祝允明、徐谓、王铎,清代傅山,现代林散之等。每一书家在继承前人的同时,又融进了自己的个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