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意、象、境与诗词主题的表达

 WENxinHANmo 2017-03-14

        诗歌作为语言的一种存在方式,它的魅力就包涵在语言结构系统之中。诗人化意为象、炼意成境,以明象设境来明心达旨,传情表意。那么,究竟什么是“意”?究竟什么是“象”?什么是“境”呢?它们与诗词的主题表达又存在何种关系呢?

        “意”比较好理解。简单地说,“意”就是诗词中表达的思想情感。“意”是诗歌中先入为主的东西,是创作诗歌的源动力。诗人因“意”而动、而取象造境,表达思想感情。可以说,“意”是诗歌的本初和终结。
        什么是“象”呢?简单地说,“象”就是诗词中诗人感情外显的客观对应物,它是构成诗词形象性的最主要的因素,也是理解和欣赏古典诗词的基本对象。诗人以“象”抒发情感;读者以“象”体味作者的情感,并经过深思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和共鸣。这一点对于以抒情为主要功能和目的的中国古典诗词来说尤为重要。
        什么是“境”呢?“境”是由象构造的一种场景、描绘的一种环境、营造的一种气氛或渲染的一种氛围。境包括物境和情境。
        刘禹锡在《董氏式陵·集记》中说“境生于象外”,指出了意境所具有的“象(实)”与“境(虚)”的两个不同层次。通过“象”这一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外部形象去传达“境”这一象外之旨,从而调动读者的想像力,由实入虚、再由虚悟实,形成一个具有意中之境,“飞动之趣”的艺术空间。
        牛明月先生在《因情立体以象兴境――中国文论的话语系统刍议》一文中说:“情是艺境的动力结构,体是艺境的整体呈现,立是艺境的创造手段,象是艺境的存在条件,兴是艺境的激活过程,境是艺境的最终效果。”他还说“以‘因情立体、以象兴境’为结构系统的艺境论,能够将中国的言志、缘情说,明道、理趣说、兴象、神韵、境界说与西方的模仿论、表现论、情感形式论、典型论、象征论、接受论、审美论等对接起来,突破言述文本中心的局限,把间接形象创造与直接形象创造(绘画、雕塑、影视、录像等媒体形式)合二为一,将审美与审丑都涵蕴于‘以象兴境’的过程中。”由此可见“象”与“境”在诗歌表达中的重要作用。换句话来说,没有“象”和“境”的诗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诗歌。
        我们在初步了解了意、象、境的一般念后,再以王维的《山居秋暝》这首诗,具体谈谈意、象、境与诗词主题表达之间的关系。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中用了哪些意象呢?空山、新雨、天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归浣女、莲、渔舟、春芳等等。作者通过对这些“象”的分布组合,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宁静悠远、清澄透明的意境,如一幅山水画卷,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的开头,诗人以大手笔勾勒了一幅雨后山村的自然画卷。其清新、宁静,淡远之境如在目前。一个“空”字,渲染出天高云淡,万物空灵之美。
        二联是名句,与首联不同的是它从细节上对首联造境进行深化,营造出一个雅致脱俗、明媚空灵的迷人世界:山雨初霁,幽静清新,被雨水洗涤后的松林,一尘不染,青翠欲滴;山石显得格外晶莹、剔透新亮;就连月光也像被洗过一样,极其明亮皎洁;山雨汇成的股股清泉顿时流淌于拾级而上的石板上,又顺着山涧蜿蜒而下,发出淙淙的清脆悦耳的欢唱。“照”与“流”,一上一下,一静一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仿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脉搏在跳动。
        三联再进一步,由物及人,结伴同行嬉戏欢笑的归浣少女、犁开莲叶满载星辉的归港渔船。称托在这青松明月之下,翠竹青莲之中,反映了诗人追求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的厌恶。
        尾联巧用《楚辞·招隐士》之典。《招隐士》末句云:“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作者反用其意,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这也是本诗的主旨。
        下面我们再对这首诗从意、象、境等方面重新作个梳理。前面我们说过“意”是一首诗先入为主的东西,是诗的本初。“立象以尽意”,作者本诗之意是什么呢,是“归隐山林、洁身自好”;为了表达这一意所取之象有哪些呢?“空山、新雨、天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归浣女、莲、渔舟、春芳”等;以这些“象”兴的“境”是什么呢?是“清新、宁静,淡远”、是“雅致脱俗、明媚空灵”、是“天真纯净、安静纯朴”。 既然诗人是那样地高洁,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个如此称心的“世外桃源”,也就很自然地引出结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以寄托其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