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城根下 老北京的外城有七座城门,永定门是其中最大的城门。 永定门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当时只修建了城门楼。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增建了箭楼。永定门城楼是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式建筑,城楼是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顶,面阔五间,通宽24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0.50米;楼连台通高26米。 箭楼为单檐歇山式灰筒瓦顶;面阔三间,连城台通高15.85米;南、东、西三面各辟箭窗二层,南面每层七孔,东西每层3孔。 上图为1902—1905年间在城外护城河南岸向北拍摄的永定门城楼、瓮城、箭楼。显得非常漂亮。 这是1954年拍摄的永定门全貌,照片上还能看到“当当车”的样子。这可能是它被拆除前的最后影像。 三年后的1957年永定门城楼、箭楼被整体拆除。 经过半个世纪的思考,2004年上级决定复建永定门城楼(箭楼不复建)。 这是2010年拍摄的永定门鸟瞰图。 以下的照片是2016年8月拍摄的。 宣传照片翻拍,当时的御路露在外面。现在全部由玻璃砖“保护”起来,看不见了。 永定门复建完成后,我去看过几次,虽然建筑专家说这是根据1957年拆除老城楼时的实测图,按原材料、原形制、原结构复建的,但我总感觉复建后的永定门比我小时候看到的老城楼要小得多。心理学专家解释这是因为现在永定门城楼周边建筑少、视野空旷而导致的视觉误差。 不管建筑学家和心理学家如何信誓旦旦的表态,我还是觉得当年老的永定门城楼高大雄伟。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北京范儿 beijingfan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