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陆河客家民俗风水文化:安葬

 中王 2017-03-15

陆河客家民俗风水文化:安葬

安葬,或者称:埋葬。指我们对去逝亲人入土为安的重要礼节。作为后人,切不让亲人,抛尸露骨于野外,包括为国捐躯的革命战士及功名不朽可敬之人的直接敬重事宜。华夏几年,举国上下都亦有对先人安葬的习俗,而此文,只作对陆河客家对先人安葬的习俗作一简单叙述。

     在陆河客家,安葬包括丧葬(埋丧),丧葬,指的是披麻戴孝,抬行棺木,鸣奏鼓乐为先人送行上山进行埋葬。近不久,笔者也叙述了一篇《陆河客家的重要礼俗:丧葬》。而今天叙述的是:安葬,又称为二次葬礼。这种葬礼,在陆河已不是所说的丧事了。而是以红事看待。

(图为民俗万年历~黄历 摘录《葬书》中的安葬从权法)

     曾经去逝的先人,用棺木进行选在山上临时挖个与棺材长度一样的地洞,将棺材放入地洞,用泥砖封住洞门,直至第三年春分清明之时所谓的“开青”扫墓了。因为地洞毕竟由基本的泥土而定,并无任何建筑原理与加固,纯粹靠地洞的原始土质而定。所以有些地方土质坚固可能保存时间久些,土质或遇自然灾害或野兽的侵入,那些地洞很早就会塌陷,棺木很易外露,所以,后人将会择日重新先址,再立一座由石砖或石灰水泥并有墓碑名字姓氏时间一同记载的坟墓。

        为什么会有出现打地洞的形式进行埋葬呢?埋葬应出自于隋朝时期郭璞的《葬经》:原文:盖生者,气之聚。凝结者成骨,死而独留。故葬者反气纳骨,以荫所生之道也。经云:气感而应,鬼福及人。意思是:生气生万物,人之所以生,就是因为生气的聚合所致。凝结的生气,就成为人的骨骼。这种为生气所凝结的骨骼,直到人死了,即便皮肉腐烂,而独留骨骼,因此骨骼还是原来的生气。所以葬或藏,就是使外来龙脉同类的生气反纳入独留的骨骼,以资荫骨骼生气旺盛,使之庇荫骨骼同时感应遗留的人子活体,这就是葬乘生气的道理。

又说中国遵依周易文化几千年,对于风水堪舆早已是几个朝代包括至今社会的重视一页。那么丧埋葬就有它的一面解释:如遇贫乏之家,或死于四、五、或六、七月炎蒸酷热之天,衣食尚且不足,棺木自然薄削,臭秽莫堪,岂可久停,必致败害,故不得已,从权葬之,术上宜谅。丧家稍有力者,则抬出明幽之所,掘土砂以压之,使伏土气,免致败害,另择吉日埋葬,使生人致福,死者得安,乃术士仁人之心,亦丧家子孙幸也。

       那么打地洞的形式亦为如此,对死去者快速入土,丧家免得长年累月等待所以的时间、方向进行造墓立碑了。故以形成了二次埋葬,安葬。

(图为2016年农历八月27日,笔者的祖上安葬时所拍)

     穷人遇丧事,万悲哀痛,自古形成乡村世人的同情与救助,再苦再寒或至无亲无顾,都不会导致抛尸露骨之象。那么地洞塌陷,子孙痛心,祖上无名记载,子孙无力,无论如何注谱修坟都是华夏文化的文明继承。造墓立碑,也就是宣示此处已为先人之墓,名字姓氏时间都可刻存。那么在陆河地方风俗亦为如此。也就将先人棺木弃之,将先人的骨骼放至由瓷器制品的瓷瓶,陆河人称:骨头瓶(盎)。然后在重新选址的墓碑进行二次安葬。当然有时因墓坟风水问题,重新修造,掘出骨头盎,一样重新安葬。这种安葬,它已不是所谓的丧事操办,则为红事看待。更希望先人与风水的庇佑下,子孙昌盛,从中包括:凑请风水龙神、书写财帛、先读祭拜祝文、阴府地契、富贵人家可有猪羊大祭、排子鼓参与一起,完成对先人念示,具有浓浓的陆河客家(原吉康地区)的独特民俗文化。

(图为安葬时所用的煤油灯,陆河人称为:船灯,灯上注上“丁财两旺”,意为安葬后孙子繁荣昌盛,富贵双全)

    二次安葬,也就是将“骨头盎”葬在墓顶,与墓碑的成一条直线,与墓碑高度一至。并且做到毫无偏差,这是根本周易风水学中的分金字向与罗盘宿度有关。也就是将先人骨骸受之八卦布局,来龙走水,丝毫不差。则为风水文化的中轴。如果夫妻双葬,男为中轴,女为右,自古封建社会重男轻女,如果单葬妇辈,陆河人称(祖婆),那么妇辈骨骸与中轴成一直线。双葬方有分左右。

      择好吉日,后人将吉日前一天挖好墓穴,陆河人称:金井。就不是所谓的:地洞(棺材隆)了。因为把瓷器形容为金瓶。所谓又称“金井”。然后到指定的择吉时日,骨头盎放在墓前朝上(面向墓碑)。地理先生将会在墓顶开拜龙神。龙神到座,准备安葬。安葬之前,必然会彩用“马灯”,陆河人称:船灯或煤油灯。点灯后放入金井,意味着龙穴的火传来,会像火一样红红火火。地理先生将会宣布与安葬时间对冲的生肖人员避开,以免相冲不吉。但地理先生择日一般都与子孙相合,个别逢冲,避之为吉。然后安排子孙护好骨头盎,由长辈抱起传到下一代,一代一代相传,传到墓穴的造墓师傅手中,师傅将会骨头盎放入金井,此时任何人都不得称名道姓,比较安静。地理先生与师傅将会勘测中轴红线是否与骨头盎形成一至。确定一至后,师傅先将多少泥土将骨头盎周围固定。然后叫子孙们上去敷土,敷土,必须要用手去敷,陆河人称敷为“富”,意思也就是将先人进土为安后,会大富大贵的偶意。就这样,骨头盎就在周易文化的天时地利人和之间的择日放入墓穴。

       此时,地理先生,又举动进行“呼龙”,所谓呼龙,周易学中山脉就为龙,那么龙有来还是未到,地理先生一呼就到。其中地理先生手拿一个盆子,盆子有我们知道的大米略3斤、硬币,站在墓顶进行呼龙,宣读龙神到来,同时手抓大米与硬币一挥洒出去,子孙们跪在墓前,托起衣服,承接龙米与硬币的掉入,意味着龙在吐花,粮食与金钱一起前来,富贵又荣华。接着,开始对祖辈进行祭拜了


(图为安葬前,遵依撰写的陆河吉康家礼格式中的财帛、祭拜祝文)

     祭祀要求的形式不等,决定于子孙后代的经济条件,一般都会备办有三牲酒礼、香纸宝烛,礼炮,进行对祖上的敬拜。地理先生将会在墓地左右立有后土,后土就是本山的福德龙神了,地理先生准备好的阴府地契与贯文,在后土神位中宣读与祭拜,也就是向阴府请示在墓的范围,立好契约,以免阴人之前的争执。

     在墓前,子孙可以随自己的经济条件来结合祭品的需求,简单就是三牲酒礼供奉,地理请许墓主到座,宣读祭拜祝文,祝文书写祖辈渊博,颂扬祖辈勤劳俭朴等,再祈愿祖辈庇佑裔孙繁荣昌盛、房房富贵、代代荣昌的一系列祝愿文词。然后燓烧纸钱鸣炮,地理先生到墓顶辞去龙神位。然后辞神谢土完毕。


(图为安葬后,陆河习俗的做“三朝”,圆坟之期。墓前摆设有:客家擂茶、粄果合料以及爆禄)

     遵依陆河民俗,丧事与喜事都有做“三朝”的习俗,丧葬,也就是死去的第三天,埋葬后的第二天,到埋葬地方再次对亲人的探望称:巡坟。也就是担心复土工作或野兽的侵入破坏进行巡视,又诚心备办有三朝茶的形式,用陆河客家擂茶、米子,粄果之类进行祭拜探望。对失去的亲人进入缅怀。丧葬,因地方而言,有些地方不宜动用香烟则不宜巡坟之礼。

      而二次安葬也同类似,称为:圆坟。意思指圆满完成了对祖辈墓地的任务。以后就是每年清明挂扫墓堂之俗了。圆坟的祭祖与丧葬的有点不同,安葬则为红事看待,需在墓顶像地理先生呼龙一样出四句,边出四句手中一样边挥洒、黄豆、芝麻,意思是指祖辈登上龙穴,有望子孙大富大贵,像豆子一样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到处遍地开花结果,又像豆子一样为将军,芝麻为官职,等等的一系列好言好语。


        就这样,二次的安葬习俗过程,在我们陆河(原吉康地区)已经弘扬了好几百年。同时感觉我们陆河客家人的文化底蕴,继承了深深的敬祖之仪与行为。从地理先生撰写的家礼《祝文》中,又感悟到我们祖辈勤俭持家养育子女的艰辛,以示我们现在祭拜祖上的孝敬表示微薄之力。同时结合了风水文化的实践实例,可以说,我们陆河客家文化的习俗包含了我们许多的教育礼仪之邦,我们需弘扬那种敬于先人的缅怀的心德,继承陆河客家《家礼》中的各种文书墨迹礼仪,让我们陆河客家俱有独特的客家文化区域,略去一些不必要的场合浪费,遵守世事礼俗的礼、仪、孝……使我们社会发展更有亲情之感,更有孝顺之礼仪。

来源:云舒海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