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红楼无闲文。一诗一词皆有隐。今天我们就说一说《菊花诗》对每一位红楼儿女的命运走向。闲话少说,直接进入主题。 小说38回,红楼女儿争做《菊花诗》。共12首。 黛玉选中《咏菊》、《问菊》、《菊梦》; 宝钗选中《忆菊》、《画菊》; 湘云选中《对菊》、《供菊》《菊影》; 探春选中《簪菊》《残菊》; 宝玉选中《访菊》、《种菊》。 最后顺序分别是: 忆、访、种、对、供、咏、画、问、簪、影、梦、残 其实,此处《菊花诗》,隐喻“局化诗”,就是把每个人的结局入化到各自所做的诗里。 先从黛玉开始: 【咏菊 潇湘妃子】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此诗原意】 : 无可聊赖,自晨而昏,心绪纷扰,尽入诗中来,篱旁,石侧,徘徊,独傍,默心吟咏,月下,烛台,临对菊花,一边吟哦,一边录下诗句。满纸尽为幽怨与惆怅。自从陶渊明吟咏评说菊花之后,菊花的清风亮洁的品格,被传诵吟咏至今。 【此诗隐寓】 : 自从你走后,朝朝暮暮,暮暮朝朝,只能以诗打发时间,吟咏对你的思念。窗外月圆月缺,窗内独自吟哦,独自写下行行诗句。句句尽是幽怨我怜,谁又能读懂我的一片心思?也只好寄托千里明月,独守苦等你的归来。 【问菊 潇湘妃子】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雁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 【此诗原意】 : 秋篱,负手,轻声问你呵菊花,只有你更懂得秋的情愫。你是那样的孤傲绝世,你会和谁一起隐居这纷繁的人世间?你和众花一样开花,却为何花开的那样迟呢?晚秋,寒露,庭霜,园子一片寂寞,没有谁陪你,伴你,看那南归的秋雁,似病悲鸣的秋蛩,他们可是你的知己?寄托这凄凄秋情?休言这寂寞凄寒的世界上没有知音,只要懂得我心,不如你我寥寥数语。 【此诗隐寓】 : 寒烟漠漠,潇湘叶残,窗外秋情倍凄凉,低声喃喃自问,不知道千里之外,你的音讯。独自凝眸,还会一起和你等到最晚的花开吗?外面的世界是那样的冷漠寒冷,独卧病床,多么希望那南归的秋雁,捎去我对你的字字句句的思念。哪怕只是寥寥数语,共诉衷肠。 【菊梦 潇湘妃子】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此诗原意】 : 秋篱,秋酣,梦清幽, 和云伴月,魂梦蹁跹远飞。菊花登仙,何羡庄生梦中之蝶,不若去寻访旧年的故交,和五柳先生重温当日的盟约。而我亦睡梦中,追随秋雁,去江南,去寻觅我的知音,无奈这一霎秋梦,却被声声秋蛩的悲切惊醒,让人心恼。这一腔幽怨又向谁说去,只是那窗外潇湘叶残,漠漠寒烟, 秋情更凄寒。 【此诗隐寓】 : 秋窗秋情助秋梦,恍如和云伴月,魂梦远离,羽化登仙。梦遇知己,去重温旧年的木石前盟。迷离之间,梦随南归之雁,与他久久相随,直至永久。奈何秋梦难长久,却被窗外的吵声惊醒。梦醒时分,缘已断,幽怨依旧,凄凉依旧,更助了那窗外的衰草寒烟。 黛玉的三首《菊花诗》,字字句句飘逸清傲高洁,被李纨评为“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恼不得要推潇湘妃子为魁了!” 黛玉的三首《菊花诗》,或浓或淡,若隐若现地传达着她的情感,她的故事情节。 那就是自从宝玉离开大观园外,黛玉每日“枉凝眉”。 《咏菊》传达了宝玉走后的日日思念之情,或以诗词寄托,或对景伤情; 《问菊》更是进一步借“蛩病”说明黛玉的病情愈来愈严重,黛玉多么希望能鸿雁传书,哪怕只是只字片语,共诉衷肠; 《菊梦》直接告诉读者,黛玉已经病入膏肓,已经到了弥留之际,多次用“菊花魂梦”、“庄生梦蝶登仙羽化”、“梦中雁南飞”表达了这一含义;“病蛩”、“寒蛩”、“蛩声”都传达了凄凉、凄切、衰败的意境。 刘向《九叹·离世》:“心蛩蛩而顾兮,魂眷眷而独逝”。 《《菊梦》》直接暗喻了黛玉的病笃迷离之际,是对知己归来的希望破灭,更是对人世的幽怨,凄凄离世。 想要欲知《红楼梦》(菊花诗)宝钗专题, 记得关注【花间居士——道弘子】! 且看下回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