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是孩子成长的启蒙期,这个阶段教育的重点主要是对孩子的学习习惯和性格的培养。父母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孩子养成一些重要的好习惯,有了好习惯,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就会表现出良好的行为品质,并逐渐形成健康的人格,可以让孩子将来的路走得更加畅通和顺利。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一个人养成了好习惯之后,他的那些自觉行为渐渐成为他的品德,并在学习做人做事方面表现出来,逐渐形成健康的人格。” 1,教养,教养,教养 重要的事说三遍 教养是一种习惯,它能让孩子更加的自信。 家长要从小就教导孩子做个有礼貌的小朋友,如早上起来和爸爸妈妈道一声早安,见到长辈要主动问好,接受别人的帮助后要说谢谢。 有礼貌和尊重别人是分不开的,有礼貌也是尊重别人的一个体现。 细节决定成败,生活中的小细节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如果一个孩子生的体面,长得漂亮,但是被人所讨厌,那一定是因为她/他还不够有教养。 没规矩会给别人带来的种种困扰问题。一个有教养的人却能让人如沐春风,引起别人的好感。 2,爱读书,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 也许不是每个孩子都喜欢读书,但是家长可以当作培养孩子的兴趣。阅读能够让孩子学会思考,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逻辑能力。 在孩子还没懂字时,可以给孩子读一下绘本。把绘本里图案与生活中可以接触的实物结合,加深孩子的记忆印象。 当孩子开始认字了,父母可以提些问题让孩子回答,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 如果在“行千里路”和“读万卷书”之间选择一项,那最容易实现的就是读万卷书了。 不爱阅读的孩子聪明与否我们不懂,但那些习惯阅读的孩子,普遍情商都高。 3自己的事,自己做 首先父母必须把决定权交还给孩子,相信孩子有能力去做自己的主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生在做事的过程中增强了自理能力,培养了责任心。让我们把成长的机会还给孩子,支持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自己包书皮、自己书包自己背、自己整理学习用品等小事做起,做一个有爱心、讲诚信、敢担当的好孩子。而且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尝试,使得他们有信心且相信自己能够有能力把事情做好。 身为父母,我们要努力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先从自身做起,给孩子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让孩子知道应该怎么立足现实和发展自我;让孩子知道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自己先必须学会尊重他人;让孩子知道自己动手达成目标比直接获取更能获得喜悦感;让孩子知道读书不是为了父母,而是为了获取知识、为了将来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
|
来自: 肖卫勇idc4ndlz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