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羌人入居西域

 q1338 2017-03-15
                     

    羌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时,羌人即活动于我国的西北部。相传尧舜时代,江淮、荆州一带的三苗部落迁至敦煌附近的三危山。三苗部落与当地居民逐渐融合形成了羌族。此与“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的历史甚为相合。至于羌人活动的踪迹,史书早有记载。《诗经·商颂》云:“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那么羌人何时入居西域?从相关汉籍的记载并结合考古资料推断,至晚在西汉之前,他们的足迹已踏上西域的土地。

    1976-1977年,考古工作者在帕米尔高原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城北3公里左右的香宝宝古墓区调查并发掘了40座墓葬。其中土葬墓21座,火葬墓19座。据碳十四年代测定,这批墓葬的时间相当于内陆的春秋战国时期。羌人有火葬的习俗,所以有人据此认为这批墓葬与羌人有关。若然,可将春秋战国时期作为羌人入居西域的时间依据。

    先秦时期,羌人在河西的势力相当强大,并先后向东、南、西三面迁徙。但此时秦已崛起于甘陕一带,阻塞了诸羌东迁大道,部分羌人西迁天山以南。

    两汉时期,羌人又与匈奴联合,时常切断汉王朝与西域及中亚地区的丝路贸易,这不仅使得汉朝在天山南北的军政机构孤悬塞外,而且使“丝绸之路”的陇右及河西走廊段陷于瘫痪,为此两汉王朝屡屡发兵征战叛羌,并设立河西四郡,阻绝羌胡交通。此后,西羌人经过东汉末的起义及其被镇压后,大部分人定居于甘秦地区,另一部分或西迁或南迁。此外,两汉政府多次征调羌人从事军事活动。公元前1世纪中叶,西汉征用“婼、月氏兵四千人”参加平定甘、青地区的动乱。历史上有名的公元2世纪初历时十多年的羌族人民反对东汉统治的起义斗争同样源于兵役的征发。史载:“时诸降羌布在郡县,皆为吏民豪右所徭役,积以愁怨。安帝永初元年(107年)夏,遣骑都尉王弘发金城、陇西、汉阳羌数百千骑征西域。弘迫促发遣,群羌惧远屯不还,行到酒泉,多有散叛。诸郡各发兵邀遮,或覆其庐落。于是勒姐、当煎大豪东岸等愈惊,遂同时奔溃,麻奴兄弟因此遂与种人俱西出塞。”由此可见,在两汉时期对西域的军事活动、屯田生产中,甘青地区的羌族庶民百姓是汉朝政府征发的对象之一,为反抗统治阶级的剥削、奴役,他们只得逃避“出塞”,徙居西域。

    “自近者始,曰媾羌。媾羌国王号去胡来王。去阳关千八百里,去长安六千三百里,辟在西南,不当孔道。户四百五十,口千七百五十,胜兵者五百人。西与且末接。随畜逐水草,不田作,仰鄯善,且末谷,山有铁,自作兵,兵有弓、矛、服刀、剑、甲。西北至鄯善,乃当道云。”同书又载,“小宛之东,戎卢之南。渠勒之西,于阗之南,难兜之南均与媾羌相接”。二者记载显然不符。关于这一点,清代学者徐松、王先谦等人早有考证。《三国志·魏书》载:“敦煌西城之南山中。从婼羌西至葱岭数千里,有月氏余种葱茈羌,白马、黄牛羌,各有酋豪,北与诸国接,不知其道里广狭。”徐松认为:“盖同为羌种,故传(指《汉书·西域传》)以媾羌圈之。”王先谦曰:“《西域图考》云:'媾羌西与且末接,而小宛、戎卢、渠勒、于阗、难兜皆南接媾羌'此不町能。”《十三州志》云:“媾羌国带南山,西有葱岭余种,或虏或羌,户口甚多。强则分种为豪酋,更相抄暴。是知沿山布谷种类实繁,其附近阳关止去胡来王一种......。”除媾羌国外,在《汉书·西域传》,中还记载着另外几个与羌人有关的城邦之国。史载:“蒲犁(及)依耐、无雷国皆西夜类也。西夜与胡异,其种类羌氐行国.随畜逐水草往来。”“蒲犁国......种俗与子合同”;“无雷国......衣服类乌孙,俗与子合同”,“依耐国......南与子合接,俗相与同”。“德若国......与子合相接,其俗皆同”。这几国均在今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山谷间。种羌人地域相接。因此媾羌、西夜(今新疆叶城县境内)、子合(今新疆叶城县境内)蒲犁、依耐、无雷诸国亦为羌人所建。由此看来,羌人活动的范围包括塔里木盆地东部沿阿尔金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至帕米尔这一广大区域。

     龟兹(今新疆库车)是天山南麓的一个大国,此地同样发现了羌人的行迹。位于古龟兹国境内的拜城县博者克拉格沟口处的《汉龟兹左将军刘平国作亭诵》石刻乃东汉桓帝延熹元年(158年)的作品,尽管该摩岩刻石因历年久长,风雨剥蚀,字迹漫漶不清,但它对于我们揭示羌人在龟兹地区的活动提供了非常珍贵的情报。此石刻载曰:”龟兹左将军刘平国以七月廿六日发家,从秦人孟伯山、狄虎贲、赵当卑、万阿羌、石当卑、程阿羌等六人共来作列亭,从口谷关八月一日始断岩作孔至十日止坚固万岁人民喜长寿亿年宜子孙,永寿四年八月甲戍朔十二日乙酉直建纪此东乌累关城皆将军所作也,俱披山口。”石刻中提到的“万阿羌”(万口羌)、”程阿羌”为羌人在史学家遂成定论。羌族在龟兹地区活动的史实,还得到另一件历史文物的证明,在今新疆库车沙雅县于什格提遗址内曾出土一枚“汉归义羌长印”,铜质、篆文、卧羊田。“归义羌长”是汉朝赐给羌族某个酋长的官号。这方印章的出土再次表明,塔里木盆地周缘一些绿洲,确曾有过羌人的活动。

汉归义羌长印汉归义羌长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