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入思考的误区!

 周公子聊娱乐 2017-03-15


好久没有更新公众号的文章了,虽然没什么人看,但陆陆续续还是有一些读者关注,见我很久没有更新文章,转身又走了。有时候觉得挺对不住他们的,但是因为最近又比较忙,而且这种忙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头,所以还是决定尽量更新,算是给自己和读者一个交代吧!

之前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写的东西对大家有没有用,或者我觉得有用的东西,别人不一定认同,但是我始终相信,只有价值,终究禁得住时间的考验。

虽然现在没办法长篇大论,但还是想写写一些学习心得,有用的就拿去用,没用的,或许以后有用,实在没用,或许觉得我说的不好,欢迎后台留言讨论。

我一直觉得这个世界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他人的事,还有就是老天的事。

后来我发现,实际上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自己的事。但是自己可以变出很多事来,让人误以为有很多事。

或者这样说,有人觉得唯心,但是在我的眼里,我已经开始摒弃唯心与唯物之说,只有尊重理性和逻辑分析,也就是说,我是个典型的实用主义者。就像钱钟书先生所说的,“假如你吃了鸡蛋,觉得好吃就行了。何必要看生蛋的鸡是什么样子?”

但是这句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误区,很多人会因此陷入没必要的事情就不用思考了,反正“好吃”就行了。这样也是不行的,关键是很多人不明白那些事情应该深入思考,那些不应该深入思考。

比如说,我非常提倡凡事多想一步,你就会比别人更进一步。比如工作的事情,有些人只会比较别人做得好不好,会不会被老板说,而从来没有想过,他做这件事情真正的受益者是谁,为什么要做好?

其实不管做什么事情,不管出发点多么冠冕堂皇的说是为别人好,一直以来,自己才是最大的受益者。好比那些学习成绩好的人,都是乐于分享的人。因为他在教别人的同时,也是不断在帮自己巩固知识。另外,脑里想的知识,跟能不能清楚地表达出来又是另一回事,当一个人可以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证明他对知识掌握得非常牢固,并且这个知识已经融入他的脑子里了。但是这一切,只有他教别人的事情,才能更好的显现出来。

就像我写作,也是在学习,因为我阐述某些观点,需要理清自己的思绪,同时又锻炼自己的逻辑能力,分析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一举多得。

就像这些事情,你深入思考,多想是有益的。可以这么说,凡是工作出色的人,都是平时比别人多问为什么,不但对别人问,更多的是对自己问,一旦有疑问,才会去思考。那么同一件事情,你花的时间比别人多,自然做的比别人好。

那么什么事情不应该深入思考的呢?我觉得就是自己以外的事情,也就是他人的事。因为我始终觉得,你周围的环境遭遇,其实是自己内在的投射,做好自己,一切事情自然迎刃而解。

就好比恋爱,看到女友跟别的异性在通电话,在乎的人都会多一个心眼,但是反观过来想,你认为你足够信任你女友吗?你是否做得足够?当你很优秀的时候,你女友没理由背叛你,除非她脑子有问题。

如果脑子真有问题,散了也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