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判断一件事好不好,首先看能力范围

 HAINABAICHIAN 2022-01-14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做判断大概率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要么,患得患失,焦虑丛生,下不了决定;

要么,痴心妄想,情绪狂热,以为找对路了。

一个陷在原地,一个死不回头。

识别不出一件事的好坏,也不知道怎么去判断未知的事情。


1

谨慎乐观

淹死的都是会水的。

人生的风险,大多来源于盲目乐观,在兴奋的时刻,掉入陷进。

招架不住的贪婪与欲望。

如同赌徒一般,总爱一把梭,不给自己留点余地和腾挪的空间。

本来就缺少,还爱 All in。

只有真正饿过的人,才会时时想着留点,以备不时之需。

前期的克制,为的是后期的储备。

路还长着,老想着一次定胜负,高估自己?低估环境?

成长的道路,还得不断折腾。

《诗经》:“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谨慎乐观。

社会复杂多变,没有一定之规,天时、地利、人和,不确定性因素非常多。

影视剧里多,“损人利己”的人;

现实生活多,“损人不利己”的人。

荒诞,却又非常真诚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中,没有一点逻辑。

明明知晓前方有陷阱,该跳的还是会跳,拦都拦不住。

只为短暂逃离现状片刻。

极端行径之后,滋生那种虚幻的盲目的乐观,进行自欺欺人的假把戏。


2

多想一道

乔舒亚·雷诺兹:“只要有可能,人类都会避免进行真正的思考。”

所以,思考从来都是少数人的福利。

没脑子不是没脑子,而是不动脑子,被伤害后表现出无辜的模样:我很善良。

不要活在象牙塔。

这个社会的底色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灰色的,尽早树立这个观念。

大多我们见到的事物,

往往第一印象都是虚假的,被一层伪装的光环遮掩着。

不能急着下结论。

缓一缓,稍微想想,就做个初步的判断。

错过就错过,不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再好的机会,放到手里也把握不住。

很多东西都是双刃剑。

利益与责任对等,顾了这头,可能牺牲那头;顾了那头,可能牺牲这头。

哪能尽善尽美。

做任何事情都有代价,不想清楚代价的决策,都充满未知的风险。

随时可能炸雷。

能做到延迟满足,本质上克制了自己的欲望,后面的动作也更从容。


3

反求诸己

凡事反求诸己。

不要自己骗自己,也不能轻易抱怨指责,解决不了问题。

一件事失败,卡壳,

往往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做事的能力,一个是做事的意愿。

能力不足,容易焦虑抱怨。

而意愿不强烈,大概率遇到点挫折,立马打退堂鼓。

不会尽力的。

不尽力,自然做不成事情,也没有好讲的。

想做什么事情,得不停地尝试,不停地往前推进,“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大部分情况下,能力问题也属于意愿。

不会可以学,不懂可以问,做不了继续做,熟能生巧,很少需要天赋的。

推进不下去,一定有地方卡住了。

抱怨是没有用的,应该去找到那个卡住的地方,想办法补齐。

反求诸己。

不在于责怪自己,也不责怪于人,而是从自身盲点出发,把视野拓宽。


今天是持续写作的第 266/300 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