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己搞不明白的事情,千万不要喊得太大声

 mandy53wiuq5i6 2022-04-04

我平时最烦一种人,就是特别没有学习习惯的人,他们脑子好像随时随地有一道对新知识的防火墙。

比如,你有时好心好意跟他提醒一件事,你正在用心地说着这个事的来龙去脉,他还没听两句就不停地说“这事我不知道啊,”或者3“我没听说过啊”。

可能这种反应是大多数人的习惯性反应,但是对我而言就属于脑子不准备随时开放来接受新资讯和新知识的,因为在我看来,既然我觉得有必要告诉你的事,肯定是大概率你之前不知道的啊,现在告诉你你就好好听着不就知道了吗?

但是他们不,他们就宁可使劲澄清自己不知道啊不知道啊,反而打断了你跟他科普这件事的积极性。

这样的后果就是,别人就特别不乐意主动再告诉他们什么新知识新资讯,长此以往,他们不知道的事情就会越来越多。

这种还算是轻的,因为他们使劲强调自己“不知道”“没听说”,主要是习惯了撇清责任,老是怕自己承担知情不报或者明知故犯的责任,所以只能说他们懦弱、没担当已成常态。

还有另一种是更可恶的,就是明明他们对一件事其实不太了解,半桶水那种,但是他们偏爱当自己啥事说了算,不管自己是不是对这个事很在行,总之就是一定要突出自己的意见才是最厉害的。

这种人就经常会出洋相,因为他们在自己拿不准的时候也习惯性地大声宣称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生怕满世界有人没听到。

而且,这些人的声音这么大,并不是因为他们一贯都判断特别准确,或者他们是特别擅长学习新知识、掌握新事物规律的人,而是他们长期以来被惯坏了。

有时,他们明知道自己说的不一定是对的,或者就真的觉得自己的意见有多么靠谱,但是他们习惯了自己在任何时候任何事情上都得让别人俯首帖耳地听着,所以,他们不在乎自己说的对不对,而是最在乎别人是否会一如既往地盲从。

但是这样的后果往往也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就是在对自己搞不懂的事情上越发地斩钉截铁铿锵有力,事后就被打脸得更红肿,这都不是一次两次了,但是只要小车不倒尽管推,只要还有足够多习惯了盲从、习惯了不使用自己脑子思考的人存在,就足以支撑他们每一次都没羞没臊地大声胡说,把蠢事干得地动山摇,威震四方。

这一点上我就佩服像张文宏这样的知识分子,人家已经是在专业上很有学术造诣的了,按理说对医学领域他是可以随时都很大声地说这说那,但是他就不这样,他总是带着一种随时要学习新知识、随时准备迎接质疑和改进的可能性的姿态谨慎地发表一些见解。

而且,他也表现得很谦和,不断地和世界上最新最精准的其他专家的思路进行融合与调整,更重要的是,他尊重每个人生命健康和正常生活的自由空间,这才是他作为医学专家的大家风范。

其实,稍有点阅历的人,都能见过社会上那些曾经喧嚣一时的大声犯蠢和不久之后的折戟沉沙,可是为什么还是会有人前赴后继地自以为是呢?

这就是人性的弱点之一——侥幸,当侥幸心理被浅薄的脑子加持之后,就容易赤裸裸地展现自己的无知与不好学。

所幸的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脚步其实是在加快了,比如像马斯克这种人都已经成为智慧与技术的主流了,那么反智与野蛮的翻车速度必然也相应地加快。

所以,悲观是一时的,放开眼界地看,更值得乐观。

每个人多用一点独立思考,多多放开脑子去接受世界最新的知识和观念,也是有效抵挡无知的大声对自己生活侵扰的手段,不要小瞧自己的微弱声音,因为星星点灯,可以光明整个夜空。

请点击关注我的公众号:

作者微信:xssss07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