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在的人为什么总是充满焦虑?

 鹩歌 2017-03-15

现在的人为什么总是充满焦虑?

在最近流传的一篇文章中,作者说:那些年的北京,对我的北漂朋友们也真是友好。我不记得他们为了什么事情真正焦虑过。一开始自然都没有房子,但是他们不担心没地方住,也不担心未来房价涨上天。他们享受这个城市,有一位嚷嚷着要去吃莫斯科餐厅,还有一位跟我说,昨天他吃了十碗牛肉。这真不是水浒传里的情节,就是十碗牛肉,那哥们一个人干下去了。还有一位跟我说,李老师,我总记得你带我们去公司楼下星巴克,一人一杯咖啡一块芝士蛋糕,讨论半下午选题。不管后来取得多大成就,他们总有一些美好的回忆留给了那个年代的北京。我很自豪,也为这个城市自豪。它的包容和友好,就像那位同事经历的,你只要带一条毛巾被来,你可以晚上从三截沙发睡掉到地上,这个城市都接住你。 但是今天,还是那条毛巾被,同事把它收进后备箱,像带着一个老朋友,返回家乡:“和朋友告别聊天的时候,大家不约而同地聊到了焦虑,似乎这已经成为了目下的一种流行病,每个人都在不停地焦虑着,每个人都被不同的欲望所催促着,各种媒体和信息汇集到脑子里的,永远是那句:你要得到最好的,你需要不断努力……听起来这似乎快成了一个无解的死循环,然而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

7个回答

我们总是认为是外在的噪音,在打破我们的平静;我们总是认为是外在的他人在给我们带来痛苦,于是我们遇事就烦恼痛苦,失去平静,我们只会向外寻找原因,看他人毛病,并惯于据理力争地去怪责他人。【不曾经过训练的心就是这样,总是充满着焦虑,愤怒,哀怨与指责。】


而事实上我们才是那个在干扰自己,让自己痛苦的人。车子的轰鸣,人声的嘈杂,自然界的蝉叫蛙声,鸡鸣狗吠,这一切的声音只是自然罢了;人与人之间因为某个阶段欠缺良好的沟通与交流,从而形成矛盾与障碍,是因缘所生法,是会生会灭会变化的,这也只是自然罢了,是一时因缘所生的临时的麻烦而已,它称不上是痛苦更称不上是伤害!痛苦与伤害来自于我们自己停不下的念头,执着的心,伤害着自己,把自己拽入痛苦的深渊。

【不要总想立刻去改变他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的就是认识自然的过程去反省自己,摆平自己,改善自己,而不是试图改善他人,改变别人。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顺其自然,将一切都看作没有怎么样,那么我们的心就进入清明而不执著,就可以做到自然的离苦!】

我们要懂得,是我们透过错误的观念认为干扰与伤害是来自于外在的,于是生起烦躁厌恶,从而更加深了自我对他人的评判与执着。

我们妄想并执取着能够长久保持自我舒适的感觉;我们贪恋执着着自我,固化着自我保护的观念。就是这种错误的观念在让我们苦! 我们应去学习去了解并不是事物在干扰我们,而是自己在干扰自己!是我们一个紧接着一个的念头在让我们吃尽苦头! 一旦你真正认识到这一点每一刻你都可以成长,而且每一个经验也终将带来领悟,显现真理。

希望对大家喜欢哟!欢迎大家多多关注哟!

我最近读了一篇叫做《可怜的中国男人,没有“男人节”》的文章,里面提到了有关一线城市很多男性的共同特点,我姑且摘抄下来:

· 他们发现自己越来越容易患上流感和各种呼吸系统疾病,频率逐年增加,而且持续时间越来越长;

· 他们下午有时会不自觉的手发抖;有时光坐着就会心悸;

· 他们欲望日益低迷,对女人越来越打不起精神;

· 他们由坐或卧姿突然站起时容易头昏;

· 他们开始变得很难记住几天前的事情;

· 他们在早晨和下午三到五点这段时间精神不振;有些人饭后短暂一段时间感觉好些,但更多人饭后更糟;需要茶碱和咖啡因这类兴奋剂提神;

· 他们晚上不到九点就感到疲倦想睡,但是上床根本没法睡着;

· 他们完成日常工作开始吃力;处理压力的能力日益下降;

· 他们皮肤比起读书时候变薄;

· 他们消化不良。吃一点点刺激性东西就会腹泻,而以前完全不会;

· 他们越来越嗜咸;

· 他们背部或颈部毫无症状就会开始疼痛;

· 他们开始掉头发;

以上,这个被称为是肾上腺疲劳。恐怕看到这儿,很多人会觉得自己中枪了吧?其实我也中枪了。而标题当中的焦虑,也跟这样的现象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的。

之所以会焦虑,我认为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原因上:

一、工作压力大。二三线以上的城市,往往存在着非常惨烈的竞争。也许你的公司去年刚融资B轮,今年就要大裁员关门了。这是很常见的事情。在高节奏下,如果你不想被淘汰,那么就只有拼命努力工作才行。否则一旦被炒鱿鱼,尤其是34岁以上的话,接下来的人生简直不堪设想。

二、家庭压力大。还是建立在二三线以上的城市,高额的房价已经让很多人喘不过气来。以北京为例,如果你是一名北漂的话,那么即便月工资能够达到5万(这个估计1%的人都做不到),面对动辄7、8万还是三环外的房价,你都依然会有无力的感觉。

即便是二三线城市,目前房价在1万+的也不是少数吧?以我所在的合肥为例,从前年下半年就开始快速增长。

再看工资待遇,我在招聘网站上搜了下“文员”,基本是4000不到的水准(这样的一般都是2000出头)。

其他随便搜一些据称有五险一金的岗位,大概也就5000不到的水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家里不能提供“无房贷的现房”,那么感到焦虑也就不奇怪了。前几天听到一个例子,就是某个小伙子外地的,来合肥一家银行上班,看起来挺好了是吧,起码工资5000块钱得有。但是找了个女朋友,结果一时脑热买了套将近200万的房子。月供起码是3000多,以后房贷就足够压垮他了。

不光如此,一旦成家之后,买车(起码10万起步吧,每年养车又得2、3万左右,好车就翻倍),育儿(奶粉尿不湿玩具,看病幼儿园保险等)等,都是非常大的负担。近年来,网络上出现了一种“没钱生什么孩子”的论调,结果不少人跳出来怒斥“穷有穷的养法”。但问题在于,如果你在城市当中生活,你怎么忍心用穷的方式来育儿呢?

三、攀比的压力大

因为如今是一个信息特别发达的时代,所以说我们的生活也经常会受到舆论的左右。这也是目前自媒体大行其道的原因。

而这样的局面会导致什么结果呢?就是女性将越来越“自由”,男性会越来越“苦逼”。我身边的很多女性,生活除了上班之外,就是健身、旅游、买买买。而男性的话,一般都得为了买房买车而苦恼,看起来屌丝气质十足。因为舆论告诉我们:女性就该活得漂亮,而男性就该努力挣钱。

不过在结婚之后,无论男女都会非常苦逼。我前面说为啥孩子不能穷养。你想啊,孩子上了幼儿园,哪怕是一个普通的幼儿园,班里的小朋友今天我去哪里玩了,明天她买了个新积木。那么你的孩子是否会羡慕呢?羡慕的话,一定会要求你去买。这种时候,如果你说“家里没钱,不买”——未来就将对孩子的成长构成极大的挫伤。具体大家可以看看知乎上有关“穷养”的帖子。

可是如果买了,那么家里的负担就会更加沉重。这就是一个死循环,如果你身处于围城,就必须去面对。

并且不光是孩子啊,我合肥现在这两年都已经是BBA、沃尔沃、林肯、雷克萨斯、英菲尼迪之类烂大街了,像是保时捷之类,每天出门都能看到。这些车最少也要25万吧?多的上百万也不奇怪。如果你是本地人,那么当你参加同学聚会,看到其他人都是30万车起步,你自己却只能骑电瓶车……不好意思,这就是家庭矛盾的开始。

四、赡养父母的压力大

我们这一代人,很多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意味着什么呢?我们上面有4个老人,下面还有至少1个孩子。尤其是在40岁左右的时期,孩子要忙着中考高考,而父母基本70岁朝上了,身体状况肯定大不如前。一旦其中某个老人生病了,我们真的抽不出人手去帮忙。如果是花钱请护理。你看,这又是开支。

这个事情我自己深有体会。丈母娘去年突然重病,光是半夜送医院都有过2、3次,差点就以为快不行了。这一期间反复住院,哪怕有医保,也得有人去照顾。于是老丈人工作也没办法干了,天天陪护,我老婆带着孩子,还得没事儿就往医院跑。后来开始吃中药,两周就要去一次,然后我也要每次抽时间开车去送药。而来回看病的路费、吃药的费用非常高。所以,我压力很大。万幸的是,毕竟老婆家还在农村,邻里邻居都能帮帮忙,如果是城市里的话,恐怕就没这种待遇了。

OK,现代人的焦虑基本就集中在上述这几点了吧?但是最后我想说的是,以上的情况都建立在“二三线城市以上”的地方。实际上如果是比较偏远的小城镇之类,依然有着非常悠哉的生活。真正感到焦虑的人也并不多。但他们获得了心灵的自由,就放弃了大城市相对公平的环境以及配套设置,所以很难说就真的完美。

那么,你们是选择焦虑,还是选择低水平的生活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